馮耀軍
初中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在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明確自身的管理職責,結合農村初中生當前的心理特點以及生活習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教育,并且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真正和學生做朋友,不僅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時,也會及時和教師進行溝通,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一、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重點
教師在對農村初中班級進行管理時,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明確農村初中班級管理重點,這樣才可以保證后續工作的有序進行。教師需要對各個資源進行協調和控制,提高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級管理屬于一種組織性的活動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因此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由傳統主導性的班級管理理念轉變為引導性的班級管理理念,從而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另外教師在進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時,要將學生全面發展育人目標和學生管理工作進行融合,構成完善的班級管理活動,教師所開展的班級管理活動要涉及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還可以凸顯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當前,班主任在進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時要樹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從學生當前的個性需求以及年齡特點入手,提高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科學性,將班級管理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現狀
(一)農村家庭教育的不足
教師在對農村初中班級進行管理時,要對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不足。例如,一些學生的家長常年到城市中打工,使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和爺爺奶奶生活,但是爺爺、奶奶并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甚至一些老人對孩子是非常溺愛的,盡自己所能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需要,并且在進行教育和引導時,并沒有關注孩子思想道德水平的變化,使得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學生由于自我約束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有待提高,養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甚至使一些學生無法提起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這給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問題。另外,由于一些學生很少受到父母的關懷以及陪伴,所以這部分學生在心理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太過內向和走極端,給學生后續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二)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
由于不同農村初中生的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對農村初中生進行班級管理時,教師要對學生當前的年齡特征和思想動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這樣才可以提高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針對性,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例如,一些學生存在著厭學心理和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并不熱愛集體,有時上課也不認真聽講,班主任進行糾正和引導時,這部分學生也沒有以積極的態度來給予回應,甚至還會出現頂撞班主任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效率的提高。
以上就是存在于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問題,班主任在進行日常學生管理工作時要采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從這些現象入手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以及交流,從而提高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效果以及質量,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方法
(一)深入了解學生動態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相對來說較為活躍,并且這部分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好奇心較重,假如一些學生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話,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和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分析,提高后續學生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經常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更加關心和體貼學生,從而為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仔細地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思想變化,對掌握的信息進行研究,從而使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更加有序地進行。其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教師要有責任心以及責任意識,了解有關學生家庭和成長環境方面的信息,教師可以定期深入學生家中進行家訪,一方面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監護人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時存在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二)加強班干部的培訓
良好的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班干部的幫助以及支持,因此教師在對農村初中班級進行管理時,要加強班干部的培訓力度,在班級中打造責任心較強并且熱心班級事務的班干部隊伍,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可以更加熱情和認真地為大家服務,輔助教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在加強班干部培訓的過程中,要讓這部分學生對自身的生活行為和學習行為進行嚴格的約束,這樣才可以對其他同學起到帶頭作用。對于表現優異的班干部,教師要進行及時的表揚以及獎勵,提高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時,要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結合學生當前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點,對班級管理的細節性問題進行良好的處理以及優化,教師要為學生打造公平公正的成長環境,更多地關注學生內心的需求,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注:本文系2019年天水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方法的探索”(課題批號:TS〔2019〕LX188)研究成果。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