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娜
摘 要:為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針對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方法進行了研究。首先闡述了此類學生的口語交際特征,其次分析了口語教育能力的影響因素。最后,重點從課上與課下兩方面出發,從教師的角度入手,總結了提升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同時也是當前社會與教育領域對學生培養所提出的主要要求。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中學雖較為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理論素質,但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容易阻礙全能型人才的形成。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調整教學方式。
一、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特征及影響因素
1.口語交際的特征
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主要體現出羞于表達、不懂表達兩方面的特征。通過觀察發現,農村初中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生,雖內心想法眾多、思維活躍,但卻難以利用語言表達自身的觀點[1]。上述現象是導致語文課堂氛圍壓抑、師生配合情況差的主要原因。從長遠的角度看,此情況如持續存在,極容易增加語文教師的教學壓力,且會導致教師缺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從而難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的長遠發展均不利。
2.口語交際的影響因素
導致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弱的原因,主要有家庭與學校兩方面。農村家庭的生活狀態以及親子關系,與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異,家庭成員中,父母文化水平均不高,交流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導致難以與子女進行良好溝通[2]。長期在此種環境中生活,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樣會受到負面影響。就學校因素而言,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理論能力,容易忽略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故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樣難以得到提升。
二、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方法
(一)課上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1.組織演講
教師可通過在課堂中組織演講的方式,為學生的自我表達提供空間,同時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與親情有關的課文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以“我和我的家庭”為題,準備一篇演講稿。教師可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進行演講。抽到演講簽的學生,需要在講臺前描述自己與自己的家庭。上述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有準備的前提下更加良好地表達。隨著演講次數的增加,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均會增強。
2.課堂鍛煉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學生與學生缺少交流,同樣會導致農村初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下降。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強課堂鍛煉。例如,教師可在課程開始后,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溝通。提問時,需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使其能夠逐漸善于交流、敢于交流。另外,教師還可將小組教學法應用到教學中,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機會,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支持。
3.能力評價
將口語交際能力納入教學評價的范圍內,有助于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從而有意識地配合教師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傳統的初中語文能力評價方式以總結性評價為主,語文總分120分。教師可在此分數的基礎上,增加20分作為口語交際能力分。此得分可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形成性評價,學生的得分可計入最終得分中。如,某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為84分,口語交際能力得分為18分,則最終成績為102分。
(二)課下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1.舉辦活動
教師可在課下舉辦活動,使學生獲得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機會,達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例如,農村初中教師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組織學生在國慶節幫助周圍居民收割玉米。收割期間,教師可鼓勵學生詢問當地農民收割技巧。另外,每日收割完成后,教師還需對每個小組的收割成果進行總結。收割最多的小組,可獲得小紅花,小組的每位成員還需口頭向其他學生分享經驗。采用上述方法舉辦活動,既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又可使學生接觸更多的陌生人,提升其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2.家長參與
除了教師外,家長同樣需要參與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主動與子女溝通,了解子女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狀態,不斷對子女進行鼓勵,增強其口語交際的信心,為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另外,教師還可鼓勵家長帶領子女“走親戚”,增加學生與他人接觸的時間與機會,為其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學生全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本文對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方法的研究,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了參考,有助于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的人才。未來,各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需意識到培養學生語文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在課上積極組織演講,加強課堂鍛煉,將此能力納入學生的學習評價過程中,并在課下通過舉辦活動等方式,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提升人才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正明.在新教改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農村教育,2019(23):108.
[2]張創先.立足本土資源,探索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J].華夏教師,2017(18):76.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