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 要:德育是培養人德行的教育,是基礎教學的核心部分。幼兒德育不僅關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還關乎社會的未來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階段,我國幼兒德育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重點探討幼兒德育的現狀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幼兒德育;現狀;對策
一、幼兒德育現狀
(一)注重德育灌輸,忽視情感與行動培養
雖然我國幼兒園教育也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德育仍然以說教為主。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幼師在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單向傳遞或灌輸知識、規范,并要求幼兒無條件接受和踐行這些內容,忽視了情感與行動培養,導致幼兒性格唯唯諾諾,限制幼兒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能力,更無法滿足幼兒思維發展需求,也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幼兒年齡小、心智尚未完全發育,以形象思維為主,灌輸、說教教育模式下,幼兒難以聽懂,喪失了學習興趣與熱情,降低了德育效率與水平。
(二)品德評價流于形式,忽視幼兒內心真實感受
我國幼兒道德表現多種多樣,有的幼兒講文明、懂禮貌、有愛心;有的幼兒自私、不講禮貌,對他人的事情漠不關心,也不懂付出;有的幼兒心理素質差、任性、自尊心強。但是,幼師在開展德育時,多直接評判幼兒的對錯,直接告訴幼兒這樣做不對,忽視了幼兒內心的感受,很多時候會傷及幼兒的自尊和自信心,品德評價形式大過內容,不利于德育的有效開展。
二、幼兒德育對策
(一)明確幼兒德育工作范圍和職責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應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能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基于此,《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規定,明確德育工作的范圍和職責,并結合大中小班的不同特征來制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培養內容。如針對小班幼兒,重點培養幼兒講文明、懂禮貌,教會他們正確判斷自身行為的好壞,并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應該做什么;針對中班幼兒,重點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切身示范教會幼兒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督促幼兒自己完成。還要培養幼兒團隊合作、互幫互助的意識和能力,進而培養責任感。針對大班幼兒,培養他們學會愛,從愛父母、愛老師和同學做起,進一步愛家鄉、愛祖國,以此奠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前提。
幼兒德育不是幼師一方的責任,社會、幼兒園、家庭都應兼具不同的職責。幼兒園教育應具有專業性,定期組織家長會活動,將最新、最有效的德育知識和教育方法傳遞給家長,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品行的重要性。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德育態度,響應幼兒園教育號召,改變教育行為,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行為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是幼兒成長的大環境,對幼兒的品德觀念樹立具有極大的影響,幼師應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組織各行業精英人士共同研究德育方法,如和社區醫院合作,引導幼兒熟悉醫院看病流程,并養成懂禮貌、自覺排隊、守時等行為。又如,組織幼兒去養老院、孤兒院做義工,培養他們的慈善之心。
(二)提升幼兒德育工作隊伍的素質
幼師自身素質、教育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德育成效。作為幼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注重學習德育新知識、新技能及優秀的教育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中積極樹立榜樣,激發幼兒的上進心。幼兒園應提高幼師準入門檻,招聘一些知識水平高、道德素養高、工作經驗豐富的幼師,為德育注入新鮮血液,最終提高德育質量。
(三)創新幼兒德育工作方法
第一,在幼兒德育過程中,應注重教育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結合幼兒智力開發水平、成長環境和現實需求來明確教育目標、設計德育活動。除了做好德育課堂教學以外,教師還要在幼兒的飲食、睡眠和游戲等活動中滲透德育,引導幼兒了解生活的真諦。如,在吃飯時,有的幼兒喜歡說話、喜歡挑食,甚至有的幼兒喜歡噴飯等,幼師要學會觀察,引導幼兒去觀察那些吃飯行為得體的幼兒,意識到自身問題,進而靜下心來好好吃飯。在午睡時,幼師可組織“看誰睡得快”等活動,引導幼兒快速入睡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修養。
第二,在德育過程中,幼師應注重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切忌過分關注德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應注重幼兒內心感受,注重情感和行為培養,切忌德育形式大過內容。如,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有的幼兒想要其他人的玩具,但卻遭到了拒絕,非常難過。基于此,幼師可對擁有玩具的幼兒進行開導、協商,得到允許后讓他們一起玩樂,或者讓幼兒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換等,傳授幼兒和諧交際的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德育素養,健康成長、成才。
綜上所述,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幼兒的德育越來越重要。作為幼師,應正確認識到現階段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創新幼兒德育對策,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幼兒德育質量,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慧萍,黃丹鳳.幼兒德育[J].藝術科技,2012(4):23-24.
[2]李紅麗.淺談幼兒德育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7(40):275-276.
[3]李文菊.淺談幼兒德育的途徑[J].科技資訊,2014,12(22):15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