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佩珊
摘 要: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學前階段是教育活動的最初階段,在這個階段滲透嶺南文化有其必要性。主要闡述嶺南傳統文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探索嶺南傳統文化應如何滲透到幼兒的學前教育中。
關鍵詞:嶺南傳統文化;學前教育;影響
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基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與西方文化不斷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文化,即嶺南文化。
一、嶺南文化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
細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可以發現文化在學前教育中有重要意義。而我們身處廣州,嶺南文化更為濃厚,更應該將優秀的嶺南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一)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增添嶺南文化的元素,可以豐富幼兒生活,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在一日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地增添嶺南文化的元素,能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身生活環境的文化知識,更好地感受嶺南文化中豐富的文化底蘊。例如,一些特殊的民俗節日“波羅誕”、一些特殊的慶典活動“沙灣飄色”,以及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童謠、戲劇等,往往會包含濃厚的民俗文化元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幼兒不同程度地接觸這些民俗文化,幫助幼兒更好地擴張已有的認知體系,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社會、理解生活。
(二)嶺南文化的藝術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
嶺南文化的藝術展現形式是多樣的,讓我們與孩子們一起發現嶺南藝術之美。在磚雕、粵繡、剪紙等傳統嶺南手工藝術,騎樓、西關大屋、鑊耳屋等嶺南特色建筑,以及獨具特色的粵曲、粵劇中,雖然藝術的表現形式不一,形態各異,但它們都結合了嶺南的藝術元素以及嶺南特有的人文精神,幼兒園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幼兒對嶺南藝術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幼兒對嶺南文化的興趣和喜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嶺南文化兼容創新,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
嶺南文化有兼容和創新等多個特點,我們可以借助嶺南藝術的不同展現形式,讓幼兒進行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讓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藝術的想象和創造。
二、將嶺南文化滲透到一日生活中
嶺南文化絢麗多彩,能讓幼兒更好地感知自己所處的社會,體驗生活的意義,在面對多種文化沖擊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將嶺南文化有機融合到幼兒教育教學的一日生活中,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究。
(一)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文化的傳承中,教師處于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教師的態度、素養以及教學行為都影響著幼兒學習的程度。讓嶺南文化植根于幼兒教學,幼兒教師必須擁有強有力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才能將自己所掌握的資源使用恰當的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隨時隨地地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引導幼兒對身邊事物進行觀察、探索,無形中將嶺南文化滲透到幼兒的認知中。
(二)在幼兒的活動和教學環境中滲透嶺南文化
1.環境布置
嶺南文化精彩紛呈,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幼兒園的每個空間,如教室里或走廊過道中裝飾各種嶺南風格的藝術作品(如嶺南名勝建筑畫、粵繡、粵劇臉譜等),利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增強幼兒對嶺南文化特色藝術的感知。
2.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活動形式之一。教師可以恰當地在區域活動材料中滲透嶺南文化,如增添故事盒、繪本等用精彩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嶺南的人文風情,感受嶺南文化的點點滴滴,同時也可以在美工區增添各種陶塑、年畫、刺繡等多種操作用具,供幼兒觀察、探索,感受美甚至是創造美。在表演區中,我們可以增添醒獅、粵劇服裝等多種類型的道具,增添多樣的粵劇、粵曲、童謠等供幼兒感知、欣賞、學習等,讓孩子們通過這些豐富的區域活動材料進行自主探索,進一步加深對嶺南文化的認識。
3.教學游戲
在日常的教學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增添一些富含嶺南文化的童謠、粵曲等有趣的音樂活動,豐富的主題剪紙、繪畫等手工教學,以及趣味性十足的嶺南文化知識,讓幼兒更進一步地認識家鄉,感受傳統的嶺南文化。
(三)家園結合,讓嶺南之花綻放
嶺南文化無處不在,走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和幼兒一起觀察西關大屋、騎樓、鑊耳屋等嶺南特色建筑,感受廣州歷史的變遷;跟幼兒一起哼唱趣味十足的童謠、和幼兒一起聆聽優美的粵劇名曲,感受嶺南藝術的魅力所在。通過家園結合,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多彩的嶺南文化,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在學前教育中,教師應該滲透更多的嶺南傳統文化,幫助幼兒獲得更強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學會感受美、創造美,通過多種多樣的嶺南傳統活動,豐富幼兒的童年生活!
參考文獻:
[1]裴娟.傳承嶺南文化弘揚本土精粹:佛山市禪城區嶺南文化傳承弘揚的思路研究[J].神州民族,2010(4).
[2]朱桂顏.基于嶺南文化傳承視角下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