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對學前科學領域研究的深入,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實施策略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幼兒園生活化數學活動的實施,主要從數學活動目標、數學活動內容和數學活動形式三方面進行深度探究,旨在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活動提升幼兒園數學活動的效果,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生活化;數學活動;實施策略
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是將學前教育的數學活動實施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師可以將生活化作為實施幼兒數學活動的模式。生活化的數學活動既能激活幼兒進行數學活動的興趣,又能在活動中凸顯數學學習的實用性。
一、幼兒園數學活動目標生活化
(一)依托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幼兒已有數學知識與經驗和幼兒在數學活動中應獲取的數學經驗二者之間的聯系,即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應成為教師制訂幼兒園數學生活化活動的根本性目標。幼兒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目標便于教師將數學活動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有利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對所蘊含的數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提升,促進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發展。
(二)圍繞根本有序展開
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涉及對幼兒數學認知、數學情感以及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教師應明確,幼兒園數學活動目標生活化應以促進幼兒數學能力全面發展為根本進而有序開展。在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目標的制訂中,教師要將活動的三維目標有機融入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之中。例如,在小班點數數學活動中,教師不但要依托幼兒的實際生活開展趣味化的活動,而且要在所創設的活動中圍繞三維目標落實提升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活動目的。
二、幼兒園數學活動內容生活化
(一)幼兒園數學活動選材
在幼兒園數學活動選材方面,教師要依托幼兒的實際生活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在數字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內容,如引導幼兒根據面包包裝紙上的生產日期來理解數學與他們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教師對幼兒數學活動材料生活化的選擇可以有效激活幼兒對相關內容活動的積極性,進而實現通過生活化提升幼兒數學活動教與學的效果。
(二)深度挖掘與元素分析
針對幼兒園數學活動內容的生活化,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內容深度挖掘幼兒實際生活中有價值的數學經驗,以生成幼兒園數學生活化活動內容。如在玩具整理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分類數學活動,使幼兒能在體驗中形成對數學的感知。另一方面,教師要分析幼兒實際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元素,使幼兒能通過形象化思維對數學的抽象內容進行認知,實現幼兒數學內容的生活化。
三、幼兒園數學活動形式生活化
(一)創設生活化的活動情境
教師應認識到幼兒數學要源于生活。教師要對生活化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進而為幼兒的數學活動創設生活化的活動情境。例如,教師可以依托繪本內容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活動情境,引導幼兒將具象化的實物與抽象化的數學內容相融合。如在“找一找”的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實際生活情境為幼兒在尋找、表達事物的過程中掌握表示方位的數學知識。
(二)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幼兒園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活動形式要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以對幼兒數學活動形式進行創新。例如,在“相鄰數”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幼兒提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者情境,如幾名小伙伴圍坐的圖片。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向幼兒動態地展示出4的相鄰數為3和5,以便于幼兒對相鄰數知識的掌握。信息技術應為教師創設生活化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提供教學手段的支持。
(三)生活化的活動材料
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幼兒主要是通過操作活動材料來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為幼兒的數學活動提供生活化的活動材料,以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中落實幼兒園數學活動目標。例如,蠟筆是幼兒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師可以將蠟筆作為數學排序活動的材料。幼兒會根據蠟筆的顏色排列出紅色黃色紅色黃色,即ABAB的模式。生活化的活動材料既能調動幼兒進行數學活動的興趣,便于幼兒對數學形成感知,又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使幼兒生成親近數學之感。
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的活動策略,既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數學教育理念,以適應生活化數學活動的客觀需要,又需要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孜孜以求地進行探索,以實現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促進幼兒數學能力全面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巧玲.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要體現“生活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
[2]王曉雪.幼兒數學學習在生活中的融合與應用[J].知識窗(教師版),2019(2).
[3]繆麗芬.學中玩 玩中學:談“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
[4]馬莉.創設生活化數學環境 促進幼兒數學學習活動[J].科普童話,2019(44).
[5]李莉.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生活化的方法與途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8(Z6).
作者簡介:劉邵君(1994—),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本科學歷,幼兒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