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民辦高校要正視自身在領導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統性以及師資力量薄弱方面的特殊性,努力探索一條具有形成合力作用的領導機制、穩定而堅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發揮內部整合機制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路,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簡介]劉爽(1989-),女,土家族,湖南龍山人,廣東科技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06-0065-02
以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為契機,民辦高校得以快速發展。截止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民辦高校750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3所。普通本??普猩?83.94萬人,比上年增加8.57萬人,增長4.89%;在校生649.60萬人,比上年增加21.14萬人,增長3.36%。①可見,民辦高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在十九大上對中國現階段做出了歷史性的深刻判定,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②意味著,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同時也表明民辦高校也進入了新時代。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新時代新形勢……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③這就給民辦高校如何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給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點亮了明燈,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辦高校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肩負新時代歷史使命和責任,提升民辦高校辦學實效性,推動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使得民辦高校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一、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及原因分析
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與公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些共同點之外,他們還有著自身的特點:
(一)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足夠重視,但并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民辦院校嚴格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織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06]31號)的要求,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上進行改革,并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年度計劃和年終考核。但由于辦學體制和組織機制運行的特殊性,使得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的作用有限。民辦高校在投資主體、管理方式和組織機制上不同于公辦學校,公辦高校實行的是“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民辦高校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也就從源頭決定了民辦高校的決策機構不是黨組織。民辦高校黨組織的主要職能是引導和監督學校遵守法律法規,參加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學校決策機構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督促其依法治教、規范管理。④這就要求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與董事會、行政部門建立聯系,相互協作溝通。這從客觀上限制了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動性的發揮,使其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統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民辦高校由于自身在辦學經費、機構設置方面的特殊性,未能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的長效機制”⑤,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通過主渠道——思想政治課老師和輔導員來完成,學校其他管理人員未能參與其中,未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加之民辦高校在培養人才方面重視務實性,多注重學生的技能培訓,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錘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無用論”或“不必要論”影響著大部分師生,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舉步維艱,效果不顯著。
(三)師資力量薄弱,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⑥可見,教師在學生成長成才、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民辦高校辦學是自籌經費,教師和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也由民辦高校自己解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備。即使配備充足,也由于民辦高校實行聘任制,最初聘任期限一般為一年,這樣,使得專職教師缺乏“職業安全感”,在心理上沒有“歸屬感”,會出現專職思政教師流失的現象,從而導致了民辦高校難以組建一支穩定而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也就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續有效性。從長遠上看,不利于民辦高校的發展。
二、新時代廣東科技學院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探索
廣東科技學院是一所由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立足本校實際,針對本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適應本校思政工作的新方法,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
(一)協調校黨委和董事會的關系,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形成領導合力作用
廣東科技學院立足新時代民辦高校發展實際,適應民辦高校發展的需要,實行董事會和校黨委委員交叉任職領導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黨組織負責人相當于擺設的現象,實現校黨委和董事會共同學習領會黨的政策精神,共同為學院的發展謀出路,共同解決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問題,積極相互協調,在實踐中增進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逐步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領導合力,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建立內部整合育人機制,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統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⑦廣東科技學院在實踐中探索,教書育人、生活育人、實踐育人的內部整合育人機制初現雛形。
教書的載體是課程。廣東科技學院不僅鼓勵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積極參加省級課程比賽,打造精品課程,而且還注重各個課程之間的協同,使各類課程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
生活育人是重要手段。廣東科技學院積極利用學生公寓這一載體,讓輔導員走訪宿舍,參與學生生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參與的過程中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實踐育人是重要補充。廣東科技學院多年來始終堅持通過系列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新時代,學院利用這個平臺,組織契合時代發展的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三)優化教師隊伍,鞏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堅實基礎
教師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生命線。廣東科技學院自升為本科院校以來,就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力量的培養與建設。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的要求,學校聘用了一些優秀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的博士和研究生,要求是中共黨員,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扎實的馬列理論基礎、較高的責任感及敬業精神的師資隊伍。為了留住這些人才,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學校通過提高待遇、提升教師發展空間,關心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個人成長,努力做到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讓思想政治教育在院校能夠持久穩定的有效開展。
總之,在新時代,民辦高校要立足高校發展實際,抓住契機,把握民辦高校的發展規律,穩扎穩打,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辦學質量,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注釋]
①教育部: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DB/0L].http://www.gov.cn/shuju/2019-07/24/content_5414053.htm.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DB/0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④姜福全.獨立學院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⑤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⑥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