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敏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地利用互聯網平臺對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應該要認真研究目前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析當下的現狀,并且結合實際案例,不斷地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并且把新的管理模式應用到實際中,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不斷的優化教育管理環節,最終提高教育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本文將結合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對“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優化途徑展開討論。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教育管理? 現狀? 途徑
中圖分類號:D6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b)-0211-02
互聯網+指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社會行業和信息技術的相融合,形成一種新的社會形態。互聯網+時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為了提高質量和效率,可以利用當下互聯網平臺對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并且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開展相關的工作,不斷地優化過程,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1? “互聯網+”時代高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提高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深入,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尤其在校園生活中學生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就可以獲取到非常多的信息,有時候并不需要老師們的講授,這時候他就可以接觸到其他不同的人,也可以學習到許多不同的思想。在這種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渠道變多,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多,思想也就和傳統相比變得比較復雜。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聯網上存在著一些負面的內容,如果學生沒有把控好自己就會被這些內容所影響,一些不好的信息就會對學生進行腐蝕,例如黃,賭,毒等內容。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工作難度不斷地提高,面對學生的時候,學生的思想越來越復雜,這時候如果采用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這個工作難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對于教育學生的效果也達不到理想的目標[1]。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這一現實問題。
1.2 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問題
在互聯網+環境中,高校的互聯網體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目前已經將移動互聯網終端引入到了這個體系中,而且在服務平臺上也不斷地建立專門的學校工作服務平臺或者是開發一站式服務網站等等平臺,出現了很多便于學校開展教育管理的網絡項目,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隨著新環境的改變和出現的新的教育工作問題,它已經很難適應這種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應該要進行新的變化,對這些不足要進行彌補,最終實現的就是通過新的理念和以互聯網應用為基礎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并且把這種新理念和新模式在實際中廣泛地利用起來,貫徹落實學生拉近距離,互聯網平臺化,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2]。教育管理工作者們必須要認識到新的教育環境,已經對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挑戰。
1.3 傳統授課模式受到挑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在網絡的幫助下有了更多的獲得知識的途徑,而且他們獲得知識的方式也越來越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傳統課堂上老師進行傳統的講授已經不再適應當下互聯網的發展要求。在互聯網技術和知識內容融合發展中,出現了很多知識網絡平臺,例如數字圖書館,慕課等等平臺。學生在手機,在電腦上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在這種背景下,老師在課堂上的傳統模式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對老師的講課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 ?“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優化途徑
2.1 創新教育管理理念,積極融合互聯網+時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代替了傳統的媒體,成為了當下最具有活力和創新的平臺,它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影響產業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它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在不同的專業上發揮著自己的價值,它推動著管理理念要做出創新,模式要做出變革。高校管理者和教職員工們必須要認識到互聯網+的優勢,而當下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還沒有認識到當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也沒有認真地對互聯網進行相關的研究和分析,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互聯網在生活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和價值,而只是把互聯網當作在企業中的一種銷售手段而已,其實互聯網+對于高校的教育管理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和價值。高校管理者們應該抓住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機會,積極地將互聯網應用到教育管理中,把它作為高校教育管理進行改革的機會,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要不斷地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互聯網+相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教育管理理念,那就是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管理理念。當下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所以要重視這種發展趨勢,而且要加強研究,要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各種管理模式和手段進行研究,并且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積極的創新和改革,并且要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和模式。在推動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主要的推動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高校的老師們,是當下新時期知識發展和技術進一步的重要力量支撐,同時他們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變化。這是在互聯網時代發展下,對高校教師們提出的信息素養的要求。老師們應該熟練地應用各種互聯網平臺以及信息化工具,能夠讓它們輔助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教學效率,深入研究科研,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上不斷的提高質量和水平。
2.2 完善教育管理組織系統
要落實教育管理新理念,必須要進一步地完善教育管理組織系,重點推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優化組織結構。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不同部門之間應該要建立起一條通過互聯網的交流通道,能夠及時地傳遞相關的信息,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隨著工作不斷智能化的發展,應該要對管理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完善相關的考核機制,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從而在互聯網+時代下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2.3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推進高校教育管理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最終依靠的還是管理人員隊伍,這就需要高校要進一步的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加強建設。對于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素養要加強培養,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下要根據相關的教育管理要求加大培訓的力度,例如,定期開展一些相關的專題座談會,另一方面要讓管理人員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學習,不斷地對自己的管理理念進行調整,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工作要求。
3?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要認識到當下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同時要加強創新和改革的意識,要根據新的教育環境積極的轉變自己的管理思維,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對自己的教育工作進行優化,從而更好地推動教育管理工作實現新的變化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邵一杰.“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優化途徑[J].黑龍江科學,2019,10(21):92-93.
[2] 趙亮.變與不變:“互聯網+”時代學校效率管理的體系構建與實現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9(11):34-40.
[3] 邱興波,武亮,馮國艷.基于“互聯網+”的高校教育管理協同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