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院麗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強化其閱讀能力呢?這就需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相關分析,試圖找出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閱讀興趣的培養,不是單純地追求形式主義,更不是搞什么“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以及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更好地獲得知識,提升能力,發展智力。
一、打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校園的學習生活是孩子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閱讀氣氛對于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有著積極作用。小學的孩子還處于懵懂發展的過程中,大都有模仿他人做法的行為,因此,良好的閱讀氛圍很大程度上能夠讓孩子靜下心,投入閱讀中。以往有位教師在談論自己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講述道:“孩子的成長是很受環境影響的”,因此他在班級設立了圖書角,閱讀角上擺放了學生家長贈送的書本或是從二手書店淘來的書,其課余時間經常帶領學生一起來到圖書角一起取書,一起閱讀。游戲教學法是指勞逸結合的教學方法適當地進行教學,把握教學的效度,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插入游戲教學,使學生在用腦之余感受到輕松,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語文閱讀教學更為高效化。往往教師和家長經過觀察都會發現,孩子自己一個人根本看不下書,但是當這個規模擴展到兩個或是一群時,利用游戲元素,這樣孩子往往能夠相互促進,一起沉迷在書本中。例如我校設計了圖書角,每個樓層都有圖書角,這樣學生可以一有時間就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看一看,讓閱讀慢慢地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課余時間中去。學校還開設了一個書吧,讓那些閱讀興趣濃厚的學生有更多、更好的環境去閱讀等,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利用競爭心理,激發積極性
“好勝心”是每一位孩子都具備的先天特性,懵懂的小學生在各個方面都不想落后于人,因此,我往往都會采用競賽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部分,然后要求學生在閱讀故事時,從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愛的部分,然后將之進行合作表演,并且進行異組競爭。學生往往不想落后于人,且合作的方式讓有些羞澀的孩子也能夠在同伴的陪伴下勇敢地進行表演。顯然,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漸漸在課上有了樂趣,從而對下一次表演有了期待,從而就會與同伴一起去進行閱讀故事,去挑選自己的素材,漸漸地感受到了閱讀的興趣,從而樂于閱讀,勤于閱讀,只為更好地表現自己。
還可以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時,采用學生自我推薦書籍這樣一種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我在每節課都會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來給同學們推薦自己最近或是最喜歡的書籍或是文章,要求學生將自己為什么要推薦這本書或是文章的理由告訴同學們,并且描述自己在閱讀這本書或者文章時得到了什么啟發,有著什么樣的感受。
三、融入繪本元素,設計趣味活動計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分享性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考慮使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實現知識的遷移和連貫,比如說采用談話的方法、比賽的方法、通話的方法,都會有良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夸張性并從多個角度嘗試多種方法鍛煉小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和閱讀習慣,激發小學生對于閱讀的故事和內容文本進行深思,使教材上的閱讀文本能夠成為更加形象化的,容易感知的閱讀教學內容。
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設置問題和傳授語文知識時,需要注意教學程序的問題,繪本讀物是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工具,當學生清楚地理解并掌握好教材上的內容以后,教師才可以根據繪本內容去對現有的教材知識進行一個適當的補充和拓展,也要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和文字,去猜想陌生生字詞的意思,在學生對話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他們不正確的發音和語法進行及時的糾正,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并提高他們的閱讀技巧。在閱讀教學活動結束以后,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下繼續展開語文對話的練習,可以讓高年級的學生自己去添加一些對話內容,最終對相關的知識語法加強理解和鞏固。
四、結語
書籍是人類歷史的傳承和人類進步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從小培養學生的個人精神素養和綜合能力,積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樂于閱讀、勤于閱讀,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因此課堂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扮演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真正要學習的還只能是學生。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教學方法,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比較喜歡,那么,這一節語文課便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升閱讀的興趣和參與性,對于后期的學習有很大的裨益。
參考文獻:
[1]王瓊.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