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茹
摘要:根據《國際貿易融資》課程自身的特點與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對國際貿易人才的要求,分析了《國際貿易融資》課程進行全英文教學的意義,從課程培養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確定、全英文教學的成績考核、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探討了《國際貿易融資》全英文教學的優化設計。
關鍵詞:國際貿易融資;全英文教學;設計
1 《國際貿易融資》課程開展全英文教學的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所涉及的商品范疇日益繁多,所涉及的市場范圍日益廣闊。而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上運用最廣的語言,已在當今的國際商務活動中成為一種必備的工具。因此,就業市場對既擁有外貿業務知識又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國際貿易融資》是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知識課,其專業性、實踐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本課程闡述傳統及新興國際貿易融資手段和結算方式的基本理論、具體運用及選擇,結算單據的制作及審核,金融票據的主要特征以及各方當事人面臨的風險和防范等內容。國際貿易融資實際業務領域中涉及的各項環節以及各種文件單據多為英文,將該課程設計為全英文課,使學生不僅掌握操作性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能夠準確、流利地用英語表達相關內容,從而為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提供知識儲備。
2 《國際貿易融資》課程全英文教學的優化設計
2.1 課程培養目標的確定
設置全英教學課程目標首先要明確全英文教學不是英語語言教學,全英文教學不能等同于強化英語教學,更不能把全英文課開成簡單的英語語言提高課。語言教學是指通過學校教育體系學習語言課程,其目的是幫助和訓練學生掌握目的語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全英文教學是把英語作為教學媒介的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是以英語作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向學生傳道授業,讓學生在領會學科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
《國際貿易融資》課程培養目標確定為以傳授國際貿易融資環節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為主,同時擴大學生的國際貿易融資領域的英語詞匯量,提高學生英文閱讀能力,并適當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為將來與外國客戶打交道,從事相關的國際商務工作打下基礎。
2.2 課程內容的確定
課程重點學習匯付、信用證、托收、銀行保函、福費廷、保理等結算方式和貿易融資手段的特征、流程與機理,以及有關金融票據和結算單據的制作與審核;學習進出口商如何選擇以及如何有效運用不同貿易融資方式以爭取客戶、增加銷售;學習融資銀行如何利用各種融資便利吸引顧客,如何對各種融資手段下的風險進行識別與轉移。
2.3 全英文教學的成績考核
為了靈活考察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應該摒除傳統的主要以期末考試決定成績的方式。這種形式過于平面化,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一定損害,探索靈活可行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系統中,要時刻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測試。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開卷與閉卷、筆試與口試、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閉卷考試與平時成績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成績評定將平時課堂提問回答情況、課堂參與程度及效果、作業完成情況及質量、期末考卷成績等進行綜合匯總。
2.4 教材的選擇
很多學校在全英文課程的時候會規定采用國外的英文教材,因為是母語為英語的人編寫的教材在英語運用上更為專業和流暢。但是國外的英文教材對于《國際貿易融資》課程卻并不合適。《國際貿易融資》課程要適應我國對外貿易商品買賣中的融資需要,而外國的英文教材與我國的國情不符。本課程的課程特點決定了外國的英文教材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建議選擇我國專家學者編寫的英文教材,比如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趙薇編著的《國際結算與融資(雙語版)》。
2.5 班級人數的控制
教學內容設計中有課堂提問、案例討論分析和小組項目成果展示等互動內容,如果班級人數太多,不利于時間和課堂的把控,這些互動內容可能無法完成或者效果較差。而班級人數控制在三十人以內或者二十人以內的小班化教學,這些互動教學的完成效果可以得到保障。
2.6 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的優化,并不意味著放棄傳統的教師課堂教授知識要點,而是在教師講授知識要點的基礎上,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豐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任務驅動教學在能力培養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生尋找完成“任務”的各種可能的方案,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了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和“任務組”相結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互相討論,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比如在信用證章節中,讓學生分別擔任開證申請人、受益人、開證行、通知行和議付行等角色,給予學生任務,讓學生熟悉了解信用證的流程和各個當事人的職責。
案例教學優勢在于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學生置身于案例情景中,激發學習欲望,提升深度思考和主動探究能力。在比如在承兌交單章節中,為學生提供一個某出口公司因為采用承兌交單這一付款方式最后未能收到貨款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加深對于承兌交單方式下出口方風險的理解。
2.7 學生學習習慣的要求
專業課程的全英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因此學生需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堂認真參與、課后復習,這樣才能全面理解教學內容,融會貫通。任務驅動教學和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重點在于學生做,在“做”中學,師生互動討論交流。這些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課中參與、課后總結復習。學生的主動性就成為該教學方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 王中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物流商品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儲運,2008(09).
[2] 唐磊,許良,宋新. 基于建構主義的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以大連理工大學域市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2019(05).
[3] 侯方淼,李浩爽.國際商務碩士研究生專業全英文教學的探索——以“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課程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7(09).
[4] 繆海榮.從《國際結算》雙語教學到《國際貿易融資》全英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9).
(作者單位: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