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紀峰
摘要:初中是一個學生成長和學習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學生要能健康的應對這些高速發展,就必須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持續的進行體育運動,才能確保中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然而,目前大多數的中學還只注重于文化成績的提高而忽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所以,為了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中學將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關鍵詞:運動訓練;初中體育教學;關系
伴隨著各大中學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與發展,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有計劃的教學中變得越來越好。但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對于初升高的壓力逐漸加大,心理負擔也隨之而來。初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還不夠完善。所以在正式的體育教學中,將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相結合,不僅能夠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使他們具備克服困難的勇氣。初中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積極性,讓學生擁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同時不斷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 運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的聯系性
在我國體育發展的道路上,很容易就能發現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是緊密相連的,因為它們倆具有鮮明的系統性與主導性。我國中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體質健康,而且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發展,對此很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增加綜合素質的訓練。這種訓練教學方法相對穩定,使它們在管理與控制方面占有相當大的優勢,這讓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在中學生發展價值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時運動訓練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中學生的興趣。例如,體育教師在教授運動訓練的重要性時,在上室內課的時候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了一些關于體育競賽的視頻,像北京申奧成功、劉翔獲得110米跨欄奧運冠軍、中國多次獲得跳水和體操奧運冠軍等類似體育視頻。這大大培養了中學生的體育興趣,使他們能夠了解運動訓練的意義,從情感層面上豐富了對生活態度的理解,也可以讓他們明白體育定義里所包含的內容,對于體育的知識、技能和訓練的掌握是通過身體操作和思維操作緊密結合所實現的。教師能對針對不同體質的學生來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方針來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 運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的互補關系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將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課程交互結合,教師會根據基本流程來進行訓練。第一點流程:引導,引導是最基礎的一個流程。教師做好相應的訓練準備工作,根據教學目標讓學生對自身的身體機能有全面的了解,并知道關于運動訓練的方方面面。第二點流程:體驗,在教師完成對學生的準備工作后,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去體驗運動訓練。例如,在教師教授球類運動一課時,將籃球、排球和足球等傳統球類運動與乒乓球、羽毛球或者是手球等新式球類運動相結合,這樣既改變了當前體育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又可以讓學生積極的融入到運動訓練中去,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和態度,中學生對此也能產生濃厚的樂趣。體育教育不僅是讓學生能夠強身健體,同時也幫助學生對思維和活動全方面的發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主體。
第三點流程就是:感悟,學生通過親自體驗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會對此感觸頗多,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學生的完成情況,注重情感的滲透,幫助學生理解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關系。例如,體育教師在教授足球運動時,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并行的舉措,先開展了足球知識小競賽,讓對足球不是那么了解的學生也能產生興趣,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熏陶;然后又組織舉辦了足球賽,這更能讓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主動參與到這種對抗性和競爭性強的比賽中來。這些活動能使學生心理上出現轉變,了解到體育運動對個人發展的有利性。第四點流程:總結,中學生要時刻學會總結,教師帶領學生提高認知水平,明白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的直觀性、啟發性、活動性原則,同時也實現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最后一個流程:分享,在運動訓練中,回顧與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在引導學生回顧整個課程后,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心得感受,這樣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同學友誼,也能讓中學生從思想轉變為實際操作。
3 運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的矛盾關系
把運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結合起來,要注意兩者之間的取舍關系,因為它們之間并非同一事物,訓練與教育之間原本就是互相排斥的概念,但在互補的原理中卻能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待體育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運動訓練,有些中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對待比賽訓練一定要力爭第一名而不顧自身的身體條件,還有些中學生可能具有先天疾病,教師應當關注好這些學生,避免他們參加過于激烈的活動。同時,安全問題也是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對于體育場地和體育活動的選擇應該著重注意,所有運動訓練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是不容置喙的。運動訓練的項目比普通運動的負荷量更大,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自己身體的強度,掌握合理的運動方式,更好的發展身心健康和強健體魄。
4 結語
運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兩者既為矛盾關系卻又互相互補融合,在學生素質教育發展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為中學生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保證他們的全面綜合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最困難的就是教學,如何達到育人和運動之間的平衡是教師困擾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發展與逐步培養的過程,運動訓練卻能在此之間巧妙地化解矛盾,它能對人體機能不斷挖掘,為初中體育教學提供知識和經驗,豐富教育教學模式,使中學生能突破自我,逐漸掌握體育技能中的相關知識。當然,體育教學的安全方面學校也應該納入考慮范圍之中,這樣中學生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慕洪平.體育運動訓練原則及對體育教學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8(10).
[2] 李振宇.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5).
[3] 馬龍翰,黃秀霞.淺談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田徑,2018(05).
[4] 潘佳.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理性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8(10).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龍王李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