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琪
摘要:社區管理代表著國家的基層管控力、動員力、組織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治理模式中,社區的常規管理以及面對緊急事件的應急管理都受到了巨大的考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武漢市城市交通暫時關閉,為市民做好健康保障,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成為了全市社區治理的重難點。武漢市新老社區積極應對,基層社區防控民生兩不誤。社區大方向上均采取網格化管理,但由于新式社區與老式社區的社區環境、物業條件、居民類型等均有差異,不同社區依照各自特性進行個性化管理。本文通過新老社區管理模式進行比較,介紹了武漢市漢陽區的漢沙社區以及硚口區的建國社區的疫情期間的防控管理模式,兩個社區防控工作模式結合各自特點,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的堅持和配合下,守住了社區這道防線。
關鍵詞:疫情防控 社區治理 應急管控 網格化管理 差異化治理
一、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關鍵防線,要推動防控資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在疫情防控中“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增強仁愛之心,當好人民群眾貼心人,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
自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封城以來,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近兩個月,市民居家生活避免外出,以社區為單位的防控治理,始終是密切接觸居民的第一線,對于市民的健康保障和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尤為重要。
二、社區網格化管控模式
武漢封城后,社區與居民之間開始建立緊密聯系,社區通過“武漢微鄰里”小程序、微信群和電話,對居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全覆蓋。社區以網格為單位,安排工作給網格工作人員,一個網格負責幾個樓棟,對負責范圍的居民做到心中有數,每天要進行日常公共區域嚴格消毒、生活垃圾及時清理、接聽電話回答居民疑問或安撫居民情緒、解決居民困難、送醫送藥。社區工作人員和機關下沉干部們挨家挨戶拉網式排查發熱居民,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科學分類分級安排就醫,統計幫扶困難家庭。
隨著疫情發展,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為切斷傳染源,社區對各個住宅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對進出人員車輛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盤查、測溫,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持證通行外,其他人員無特殊事由一律不得出入。社區大量的工作,就是為居民解決日常所需,以剛需食物藥品為主。社區推進團購和配送工作,減少群眾外出采購和人員集聚的傳染風險,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居民所需生活供應。
社區工作量比常規情況下增大很多,而人員有限,為此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通告,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招募志愿者,主要在小區內為居民提供食品藥品代購代送服務,很多黨員和年輕人報名加入社區的團隊,在疫情中展現擔當。社區將下沉干部、物業人員及志愿者編在網格工作人員中,再成立崗亭值守組、衛生消毒組、生活保障組等。
三、新老社區個性化管理模式
社區大方向上均采取網格化管理,但由于新式社區與老式社區的社區環境、物業條件、居民類型等均有差異,武漢市依照社區特性進行個性化管理。
位于武漢市漢陽區的漢沙社區以及硚口區的建國社區,其社區健康排查、普及健康碼、為居民代買食物藥物、煤氣圈存等社區防疫工作的管理措施就實施差異化管理。
1.新式小區管理模式
漢陽漢沙社區管轄的生活區,是年輕精英業主聚集的新小區,多數是新樓盤,有物業管理團隊,社區工作進行很順利,購房時物業都留有業主信息數據,工作交流比較暢通,微信群里隨時上報信息、交流需求,為健康排查提供了極大便利,物業群里通知后,居民每天群里上報健康,效率極高。普及武漢健康碼時,年輕居民為日后復工復產出行便利,接到物業線上通知后,積極主動注冊武漢健康碼并每天主動打卡、上報社區。社區年輕人居多,藥品需求量少,如有所需,微信里就能說清楚明細,工作人員買后放到固定崗亭即可,居民做好防護后下樓取藥。工作量最大的蔬菜團購,買菜的商家可以通過社區認可,被物業請進業主群,直接利用微信小程序中商家的購物平臺,主要有“本來鮮”及“沃爾瑪”等,居民直接個性化按需選購,再由商家選用順豐快遞集中送貨,物業在固定空曠區域卸貨后,按樓棟號依次叫號,居民做好防護有序下樓,1.5米距離排隊無接觸取貨。部分居民人脈廣或資源豐富,也有給社區推薦糧油禽蛋蔬菜基地直供,菜品好的也得到社區采納。對于煤氣圈存,新社區基本有便民煤氣圈存機,居民網上充值后不出小區就可以操作。
2.老式小區管理模式
硚口建國社區多數是老人居住,是老齡化的居民聚集的老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為多,他們大多不會網絡,健康排查只能采取傳統方式,電話排查如遇到電話空號錯號,上門排查是唯一辦法,重新登記住戶電話,勸說用微信群聯絡,解釋現在疫情的嚴重性。社區網格員建立網格群,分樓棟管理,不會網絡的老人可以委托子女進群。對于實在無法線上聯絡的居民,網格員責任重大,需要逐一通知的事情在網格群里發布后,還要對獨居老人挨家挨戶上門服務。在工作人員通知普及健康碼的過程中,居民普及率并不高,于是挨家挨戶普及健康碼注冊、打卡方法,由于部分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網絡,普及起來有一定困難,工作人員聯系老人子女代為注冊,確保不漏一戶一人。老人基礎疾病多,所需常備藥物復雜,說不清楚藥物明細,工作人員上門收取藥盒后原樣購買,再送藥上門,如遇突發心腦血管急診,工作人員還要及時送病人就醫。社區有生活保障購物群,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團長們在群里為居民買菜,主要選用了居民信賴的武商生活館和中百超市等,首先由各商超制訂社區團購生鮮產品套餐,居民在群里接龍選購,通常50套成團。然后社區錯峰到商超集中代購,調配車輛拖貨,及時配送發放到社區。團長在群里按接龍序號叫號,有序發放,固定套餐內容一致,發放速度也較快,不方便下樓的老人可以委托社區志愿者服務送貨上門。實在無法線上買菜的老人,還可以電話社區備案由志愿者代為購買、配送,社區也有定期的愛心菜,愛心魚和禽蛋類物品免費送給老人。團長們還要在網絡上聯系各類商家,聯系10元愛心菜,10元國家儲備肉和咸寧免費愛心魚,來保障低保戶和困難戶的菜籃子。對于煤氣圈存,老社區沒有圈存機,志愿者統一上門收取煤氣卡,并逐一編號備注,圈存后送回居民家中。基本保障走向正軌后,也有部分社區的民營餐館加入社區工作中來,為社區居民提供肉食半成品、豆制品等,豐富街坊餐桌。
四、總結
武漢市民絕大多數自我隔離在家,社區的工作,一方面要重視心理疏導、輿情引導,另一方面要保障好基本物資供應,讓大家安心地“宅”。防控疫情是一場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爭,打戰爭就是打后勤。疫情要防控,生活乃至保障性生產也要繼續,基本的物資供應必須確保。武漢市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個社區都盡全力保障居民生活所需,都有著各自個性化的治理模式,其本質上都是為居民解憂。
社區管理代表著國家的基層管控力、動員力、組織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管理還有待提升,不僅僅是常規社區管理,更要做好緊急事件社區管理:一是社區管理和物業管理相結合,不能各自為政,要相互結合;二是積極引用先進社區信息管理模式,三是要提升社區的應急能力、緊急狀態下的管控能力。
武漢市突發疫情期間新老社區積極應對,基層社區防控民生兩不誤。武漢市漢陽區的漢沙社區以及硚口區的建國社區,通過社區各自最合理管理模式進行管理,這兩個社區因地制宜,結合社區各自的特點,在工作人員、志愿者和居民的堅持和配合下,在疫情防控中全力服務群眾,是大城市社區公共衛生事件的典范。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機是機。最危難的時刻過去了,居民和社區的關系更加緊密,居民對社區的信任和依賴也是此次危機中贏來的財富,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一起居家抗疫,杜絕病毒傳播機會,給一線的醫療勇士們贏得寶貴時間。百年難遇的疫情,如何做到忙中不亂,如何做到面面俱到,也著實考驗著社區工作人員,管理者在這個特殊時期也能總結出治理經驗。武漢挺住了,城市封控76天后武漢“重啟”,這是全市人民心中的期盼,但也為疫情防控穩定工作帶來新一輪考驗。解封不等于隨意出家門,社區要更加嚴密有序安排復工復產同時,抓好社區防控。本次疫情為社區管控敲響了警鐘,所以日后在常規模式下也要做好各方面的籌備,根據社區特點做好應急預案,警鐘長鳴,在第一線第一時間守護好居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0-02-24(002).
[2]桂從路. 在疫情防控中書寫“民生答卷”[N]. 人民日報,2020-03-12(005).
[3]楊于澤. 防控大考在社區,基礎物資是重點[N]. 長江日報,2020-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