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 要:多元化教學方法使初中語文教學有了更多方式、思維與手段的選擇,促進了教學過程的優化與高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對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提出了多元化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2C-0065-02
多元化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單調的教師講解及學生被動機械聽講的局面,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生機,因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多元化教學理念倡導教師教學方法及學生學習方法的多元化,不斷變化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新鮮感進而集中注意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探究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語文教學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
多元化教學方法體現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思維的多元化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滿足了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身心發展規律。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并且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而他們更喜歡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以及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會促使學生多元化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更好地拓展知識視野,讓自己從傳統僵化單一的教學模式下的被動學習中解放出來,促進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一言堂”教學致使學生過度迷信教師的權威,“師道尊嚴”的施教觀念也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順暢交流與互動的桎梏。學生處于機械聽講與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地位以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其主體學習地位得不到有效體現與突出,致使其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發揮。如對某個段落大意的概括、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提煉都是教師的主觀性結論,處于被動學習地位的學生很難產生問題意識,致使其質疑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培養。而在多元化教學方法中,教師教學思維、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創新就是圍繞學生主體活動而精心設計的,可以促使學生由課堂學習的被動者轉變為具有強烈學習欲望的主動探索者。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優勢、發揮自身潛能與主觀能動性,在多種教學方法的吸引中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以促進自身進入更優化的學習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的更深層次,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三)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教學的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索知識的自主學習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更加自主化,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了自身個性化學習的潛力,從原來的死記硬背及按照教師指令進行預習、復習、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解脫出來,使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得到更好地拓展,學生學習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有助于自身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實現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教師致力于對學生情感、思維、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決定了必須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與情感的培育、想象力與創新力的發展。
如學習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教師采取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即讓學生自主查詢了解作者與文章的寫作背景,通過閱讀了解課文內容,并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加以解決,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小說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教師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分別扮演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并且在表演中要對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進行設計,對人物的情感進行反復揣摩,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個性化的理解來表現人物,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
為了讓學生提煉小說的寫作意圖與中心思想,教師采取了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從人物的心理變化來看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由什么來維系的,并且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這給了學生想象與自主理解的空間,學生可以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使解讀更具個性化色彩。
學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與解讀小說,如有的學生說于勒先生盡管淪落到貧窮不堪的地步,卻沒有尋求兄弟與親人的幫助,而兄長與親人卻唯恐避之不及,從這個角度來看,于勒的性格也有閃光的一面,他不愿意連累他人,只靠個人的努力來維持生活。
(二)實現思維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會促使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產生。教師的多元思維也決定了教學過程的優化程度。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思維被單調的定位于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層面,因而思維方式決定了其教學的僵化,教師講解灌輸的教學方式也隨著單一的思維方式而衍生出來。
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是指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學情選擇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與高效。多元化的思維還表現在學生學習方面,指學生脫離傳統教學模式下被動學習的局面,能夠富有個性發揮多元化思維的作用而進行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的選擇,使知識學習的渠道多元化。
在學習《范進中舉》時,對于人物性格的分析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可以讓學生閱讀分析,說出自己的答案;可以進行小組討論與探究,集思廣益;也可以采取分組辯論的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扮演小說中的人物,從而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好地理解與定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多元化的思維為教學方法多樣化提供了保障。同時,學生多元化的思維可以促進自身學習方法的優化。如對于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對自身閱讀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查詢,達到對課文內容的全面了解;也可以通過網絡聽取優秀教師的課堂視頻實錄,對課文進行全面學習;也可以通過課外輔導資料來解讀與理解課文等。
(三)實現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可以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提供保障。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傳統教學靠一支粉筆、一張黑板作為全部教學手段的教學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氣息,激活了課堂與學生的思維。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課、PPT課件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同時教學視頻可以更好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切身體驗,創設具體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可以調動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體驗,參與學習與理解,提高學習的深度,拓展學習的廣度。
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一文時,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中此情節的片段,進行情景的創設,學生就很容易進入課文情境深入理解。在學習《壺口瀑布》時,可以以視頻形式展現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使學生對壺口瀑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從而實現對文本的全方位理解。
三、結束語
多元化教學方法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優化與高效,因而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并富有趣味地進行學習。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法的多元化,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得到有效拓展,有效實現了個性化學習,促進了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獨佳.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4,(10).
[2]錢英.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5,(4).
[3]柴崢.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柴崢[J]. 學苑教育,2018,(23).
[4]周波.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成效[J]. 試題與研究,2018,(15).
[5]王成龍.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 課外語文,2016,(18).
[6]王偉文. 淺析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
[7]徐衰花.分析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 ?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