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瑋
摘要:網絡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多元化的信息傳播主體、交互性強的傳播模式和個性化的信息表達方式都深刻影響著高校統戰工作的發展。本文從健全統戰信息化平臺、加強統戰隊伍建設和培養網絡意見領袖等方面,提出了網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統戰工作的有效實施路徑。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高校統戰
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而高校是黨外知識分子的集中地,也是各類思潮最為活躍的領域,統戰工作的新挑戰和新思路也往往在高校中產生[1]。因此高校統戰工作對于完善黨的統戰格局具有關鍵作用,高校統戰工作也成為高校黨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時代下信息化的迅猛發展給高校統戰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師生接受信息和處理問題的行為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傳統的線下統戰宣傳工作已難以滿足高校各階層對于信息的需求。同時去中心化的網絡信息傳播模式又給高校統戰工作帶來了許多機遇。如何在網絡信息化的背景下開展好統戰工作已成為各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信息化深刻影響著統戰工作的發展
1.多元化的信息傳播主體擴大了統戰工作的參與對象
傳統媒體時代,傳播主體主要是以電視、廣播、報紙等權威媒體為主,作為信息接受者的民眾往往被動地接受訊息。而如今網絡信息化時代,每個網絡用戶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去中心化的信息傳播模式使得傳播主體從單一化演變成多元化,即人人都在聚光燈下,人人都有麥克風[2]。因此多元化的傳播主體擴大了統戰宣傳工作的參與對象。各社會階層和不同的利益群體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身的想法和述求,他們可以通過政府相關部門開通的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進行建言獻策,這就為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民族人民、各宗教人士等不同群體提供了參政議政的新途徑,共同參與到統戰宣傳工作中來。
2.交互性強的信息傳播模式增強了統戰工作的宣傳效果
網絡信息以其突破時空局限性的特性深刻影響著人們接受信息的行為方式,自媒體平臺的興起更加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使得以往人們隔空“面對面”交流的愿景得以實現。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和自媒體平臺的完善,使得人人都自帶一個移動數據庫,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是貫徹黨和國家的理論策略和重大部署的關鍵,是擴大統戰工作影響力、提升全體民眾統戰意識、推動統戰工作發展的重要抓手[3],對于把握社會輿論導向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網絡信息強交互性的傳播模式可以增強統戰工作的宣傳效果。相比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介的單向傳輸,網絡平臺以其分裂擴散性的信息傳播形式可以迅速地把統戰工作的內容傳遞給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社會各階層人士,這有助于加強黨的領導,統一思想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3.個性化的信息表達方式豐富了統戰工作的展示形式
網絡信息化時代中網絡語言的表達形式彰顯著時代特性和社會特征,在當前網絡生活中傳統的長篇大論和居高臨下的說教式語言已經失去了生存空間,而精短、有趣、接地氣的小故事和網絡段子已成為網絡用戶最愿意接受的信息表現形式。網絡語言個性化的信息表達豐富了統戰工作的展示形式,越來越多統戰部門順應時代的變化,遵循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規律,搭建運營專屬的自媒體平臺,制作并傳播具有網絡特性的統戰宣傳信息,慢慢消減了統戰工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感,使得統戰工作更加平民化,更加彰顯親和力,以網絡思維來去創新性地開展統戰宣傳工作,在把握政治原則的基礎下,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政策解讀的宣傳推文和宣傳視頻,這使得統戰工作更加深入人民群眾,使得黨的領導更加深入人心。
二、網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統戰工作的實施路徑研究
1.健全統戰信息化平臺,構建“網絡大統戰”格局
以虛擬性、全球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為主要特征的網絡信息化時代,使得信息資源共享成為了可能[4]。高校應該充分把握網絡平臺信息資源共享的優勢,健全統戰信息化平臺,構建“網絡大統戰”格局。高校一方面應著力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線上平臺,利用現有的易班優課、慕課、超星學習通等網絡平臺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充分發揮統戰工作的思想引領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應重點建設統戰自媒體聯誼線上平臺。高校統戰部門應善于利用自媒體工具,加強高校中民主黨派人士、無黨派人士、各民族民眾、各宗教人士、留學歸國人員等的交流互動,開設線上學習研討群和聯誼交流群,擴寬黨外知識分子參政議政的信息渠道,共同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2.加強統戰隊伍建設,提高網絡服務能力
網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統戰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高校統戰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于是否擁有一支網絡業務能力強的統戰隊伍。目前眾多高校統戰部門缺失系統、科學的網絡信息化專業培訓,許多統戰工作人員對于網絡平臺運營一知半解,對于自媒體的應用還停留在刷微博、刷朋友圈等生活娛樂方面,這對統戰部門有效地利用網絡開展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因此高校應加強統戰隊伍建設,提高統戰隊伍的網絡服務能力。一方面高校應組織統戰干部隊伍進行網絡信息化專題培訓,普及傳播性、新聞學、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培訓統戰干部掌握網絡信息傳播規律,了解學校各類階層的用網行為規律,提升自身的網絡服務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提升統戰隊伍的媒介素養,完善統戰部門的線上工作制度,對于新聞發布、信息回復等網絡行為進行規范化管理,正確引導統戰干部使用自媒體工具科學開展統戰宣傳工作。
3.培養網絡意見領袖,把握統戰工作輿論導向
網絡意見領袖是網絡信息化時代的代表性產物,其在網絡用戶群體中擁有的高知曉度和強傳播力。一些擁有眾多粉絲的“大V”發布的言論往往能影響網絡輿論的走向。而高校中黨外知識分子、各民主黨派等統戰各階層的思想是較為活躍的,容易受到網絡意見領袖傳遞的各類價值觀影響。因此高校應加強培養自身的網絡意見領袖,把握統戰工作的輿論導向。高校應遵循網絡信息傳播規律,有計劃地把政治素養強、在自身學科內具有突出成績的教授專家打造成網絡意見領袖,針對當下發生的社會熱點、國際形勢開設網絡統戰宣傳欄目,組建團隊精心制作統戰宣傳視頻和網絡推文,利用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團結統戰各群體,牢牢把握統戰工作的網絡輿論導向。
[參考文獻]
[1]唐景成.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引導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01):32-35.
[2]堯雨晴.新時代高校統戰宣傳和輿論引導的現狀及策略探究[J].領導科學論壇,2019(21):85-88.
[3]杜薇.試析如何加強新時代高校統戰宣傳工作[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2):80-82.
[4]徐聰聰.高校統戰新聞網站建設現狀、發展瓶頸及突圍策略[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03):71-73.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GXSZ054);2019年嘉應學院人文社科項目《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SKY10)。
(作者單位: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