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紅
【摘要】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利用,在以往繼承的基礎上要進行創新。教學方法創新,學生學習方式也要跟隨改變。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生活經驗以及原有知識水平充分掌握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將其內化為學習方法,學生在領會、感知以及記憶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同時將學法轉化為教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式? 學習方式? 變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55-01
一、自主學習的實施
1.將自主權交給學生
自主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態度,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實現自我管理、評價以及調整。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我掌握、探究的條件,讓學生自己走出一條道路,才能讓初中生充分發展。
2.把時空交給學生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將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鼓動者,由管理者變成引路人,由教師課堂主導地位變成與學生共處同于水平線。由課程計劃執行者變成課程開發者。當完成這些時,才能真正實現學生走出課堂、書本,進入社會、生活。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討論時間、自學時間、發言時間、評論時間,讓學生自主安排時間。學生在充足、自由的時間內更加能夠深入分析、思考,并敢于提問、質疑。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教師做好引導者角色,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二、個性化教學方式創新
新課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出新要求,要求語文教學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語文學科特點展開教學,實現個性化創新教學,以滿足學生個性差異、不同學習需求。教學是要尊重學生個性,貫徹審美教育,構建師生情感、心靈交流平臺,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同時注重心理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增強初中語文學科魅力,與學生心理發展變化相貼合。
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衣》課文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對于課文理解的不同,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故事改編成真人演繹劇本。又或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大膽改編,將自己情感喜好充分體現,選擇與自己最貼合的角色,并將人物性格特點充分展現。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被調動,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將自身的個性與特點淋漓盡致的發揮,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手段
根據研究表明,人對于音像和圖形的記憶能力遠遠高于文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課件以活躍課堂氣氛,對于學生對課文的內涵理解與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初中課文中故事性文章,直接閱讀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含義,如果巧妙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學生腦海中顯示的畫面與實際影像之間形成劇烈碰撞,沖破傳統觀念,深刻人物角色與故事情節的理解。
如在學習《威尼斯商人》課文時,教師可將從網上尋找同名電影,并將電影中激烈辯論情節錄制下來,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故事情節高潮迭起,辯論者唇槍舌戰的影像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課文內容與電影的對比加深學生對課文情節以及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師學以致用教學觀念的樹立,圍繞學生學習習慣培養著眼于教學長久發展,長遠考慮,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習慣。
1.學習時機
學習過程并不是盲目、漫無目的的,其具有指向性,這一過程中就要將學生品質培養與注意力集中,實現知行統一。調理好思維,面對復雜關聯詞對于客觀世界表述能夠準確剖析,做好語言基礎,才能分析的更透徹,學生由點及面掌握學習細微之處。日常點點滴滴中抓養成,細節促培養。
2.學習觀念
學習觀念的樹立與學習時機的掌握同等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互動,并要求學生比較其中的不同,總結樹立自身學習觀念,進而具備舉一反三的對比能力,邏輯思維合理性的掌握,并在自我總結、反省中提高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矯正進而樹立正確觀念,教師起到及時修正的作用,是學生學習觀念培養的關鍵。
3.學習堅忍不拔的精神
初中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并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持之以恒的決心。教師在不同階段、不同課程內容都以教學目的為核心,處理好教學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抓住實質,并要堅持不懈,才能在學生行為習慣的塑造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
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語文教師要在長期不斷的實踐中積極探索與素質教育相適應又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方法,才能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宇航.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8,(14):211.
[2]胡慶忠.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5):180.
[3]陳麗茵.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語文課內外,2018,(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