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指導模塊為例,在分析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討相應的完善策略,以此來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8-0023-01
【本文著錄格式】丁璇.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任務與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20,19(18):23,25.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中必不可少的載體,教材內容的規劃和構想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決定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最終效果。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對教材內容的優化和完善成為了相關部門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而根據文章內容對學生閱讀活動進行正確引導則成為了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只有保證教材內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教材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學生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縱觀我國以往高中閱讀的教學情況,閱讀資料的選取大多來自于語文教材,雖說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材對于文章的選擇更具科學性和教育性,但從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這些閱讀材料和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根本無法滿足素質理念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培養的需求,致使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閱讀興趣不濃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表現出對閱讀興趣的缺失,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承受的高考壓力過大,尤其是高三學生,幾乎將時間全部放在了文科知識的死記硬背和大量理科習題的練習上,很少能抽出時間開展閱讀活動,加上可供學生閱讀的文章缺乏趣味性,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久而久之,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無法養成,開展閱讀活動的時間必然會越來越少。還有一部分學生在網絡生活中迷失自我,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以及偶像電視劇中,對閱讀索然寡味。
(二)閱讀內容片面
在眾多高中生中,不乏一些對閱讀感興趣的學生,也有興趣十分濃厚的學生,但這些學生所感興趣的文章題材大多集中在言情、玄幻、武俠、修仙等方面,對名著文章的閱讀卻興趣缺缺,甚至對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也沒有細細品讀。由于閱讀內容存在片面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很難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缺少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而且對學生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但就目前高中生閱讀情況來看,并未采取較為科學的閱讀方法,大多是走馬觀花,甚至閱讀一遍之后對文章的大意未能理解,而且在閱讀時很少做筆記、查資料,也很少針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沒有將閱讀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導致閱讀效果事倍功半。以這種方式開展閱讀活動,即使閱讀量再大、投入閱讀的時間再多,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閱讀存在盲目性
在目前高中生閱讀中還存在這樣的情況,那就是部分學生在經過長時間的閱讀之后,閱讀效果并不理想,語文綜合水平也并未呈現出明顯的提升,這種問題的出現原因主要來自于閱讀的盲目性。據調查,有70%以上的學生在閱讀時沒有計劃,想到哪讀到哪,整個閱讀活動比較松散,也成為了制約閱讀質量提升的關鍵問題。
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中的兩大重要主體,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學什么、怎么學,其主導權全部掌握在教師手里。因此,針對上文中提到的高中生閱讀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并結合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對整個閱讀教學進行科學規劃,同時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這是語文教師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兩項基本任務。
(一)規劃閱讀內容,明確閱讀目標
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留給閱讀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想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將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全部讀完是不現實的。這樣一來,高中語文閱讀若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閱讀活動的開展就必須具有針對性,這就需要教師對閱讀內容進行科學規劃,明確閱讀目標。比如在對“愛的生命樂章”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莎士比亞全集》《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樂府詩集》等作品,讓學生開展整本書的閱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整本書的閱讀,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創作背景、文章內涵以及人物性格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開展閱讀指導,注意閱讀完成形式
閱讀指導若想收獲實效,需要教師做好以下幾個工作:首先,要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對教學所需的資源進行整理;其次,要將準備好的閱讀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最恰當的時機將其推薦給學生,指導學生對整本書進行閱讀;最后,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應定期傳授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可以科學、高效地展開閱讀活動。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語文綜合素養將得到顯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缺乏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教師應該為其布置定量的閱讀任務,同時規定閱讀時間和閱讀方式,例如做閱讀筆記、寫讀書報告等,這樣一來,可以幫助這些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制定訂閱讀計劃,設置閱讀環節
與普通閱讀活動相比,高中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更為全面,除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尤為注重閱讀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和精神影響,換句話說就是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然而,核心素質的培養目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而是需要教師將這一目標貫穿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對閱讀教學有計劃、有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熟讀語文教材,全面把握教材中不同文章的文體特點,然后在充分理解新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制訂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計劃,設計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任務,安排整本書閱讀流程,為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四)結合學生實際,挖掘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興趣同樣也是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驅動力。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對“生命的贊歌”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推薦一些具有勵志色彩的文學作品,如《創業史》《平凡的世界》以及《亮劍》等。針對一些對閱讀興趣不大的學生,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去觀看作品拍成的電視劇,讓學生換個角度去了解文學作品,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
(五)開展多種活動,培養核心素養
上文提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依賴一種形式來實現培養目標,而是要豐富活動形式,讓學生在不同體驗的閱讀活動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閱讀的魅力。如《簡愛》這本書的閱讀,根據語文課堂閱讀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大家簡單分析一下簡愛這個人物的形象,并在此基礎上列舉西方文學名著中那些令人過目不忘的女性形象、硬漢形象,讓大家圍繞作品說人物,談感受,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保證教材內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教材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學生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閱讀教學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塊,教學質量的提升除了教學方法的更新,還要使閱讀內容呈遞進式模式開展,讓學生可以通過序列化的閱讀內容以及綜合性的閱讀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也可以在閱讀指導任務完成過程中,增強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晶晶.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方法探究[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4(z2).
[2]張財秀.對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的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