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俊敏 王恩慶 張靖 朱燁然 吳艷民 賈辛未 王艷飛
【摘要】傳統的課堂醫學英語教學已不再是獲取醫學知識的唯一途徑,將微課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引入醫學英語的教學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和醫學英語的水平。
【關鍵詞】微課程? 醫學英語? 教學
【基金項目】河北大學醫學部第一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項目編號:YXB01-B-0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3-0112-01
隨著國際醫學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各類醫學學術會議、臨床技能交流、深造學習、醫學文獻閱讀、撰寫醫學論文中,醫學英語均成了必要的交流工具。針對醫學高等院校的學生,如何提高醫學英語的教學水平成為教學改革始終不變的話題。本文擬探討微課程在臨床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可行性,并分析影響微課程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為改善醫學生專業英語的水平提供幫助。
一、醫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醫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大學生完成從學習到實際應用的有效途徑。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采用的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結合的教學模式。由于就業、考研、出國留學等均對基礎英語要求較高,導致了學生對ESP課程不夠重視。尤其是醫學高校專業課程較為繁重,學生大多數時間用來學習專業課或者基礎英語,從而忽視了ESP課程的學習。
在醫學英語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大班授課,以翻譯、朗讀和背誦為主要教學方法,學生為單純的被動接受,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難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醫學英語的教學與基礎英語不同,醫學英語詞匯多,文獻句子長,對醫學知識背景也有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的難度[1]。
二、微課程在醫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教學不是學術獲取醫學知識的唯一途徑,而新媒體包括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平臺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網絡教學也順勢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2]。國內外網絡教學實踐發現,在線視頻超過8分鐘,人們觀看視頻就會感覺有些冗長。微課程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錄制一般在10分鐘以內。微課程可采用幻燈片、音頻、黑板等結合,制作成本較低,技術難度不大,可以直接利用錄屏軟件來錄制,也可以使用手機或者攝像機拍攝。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建立了移動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訪問網絡課程,為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打破了傳統的固定場所、固定時間的課堂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3]。
微課程的優勢恰恰是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具有課堂翻轉化、學習地點移動化、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方式互動化、學習資料廣泛化、學習內容前沿化等特點,能夠達到提高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改變學習思路、提升醫學英語水平的效果。根據文獻報道,在某些醫學院校專業教學中,微課程的引入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了87.5%[4],與傳統授課對比,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微課程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更能激發學習興趣[5]。
三、微課程在醫學英語教學中面臨的挑戰
微課程的制作并非簡單地將授課內容錄像,繼而分解成不同的片段,而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點的呈現。醫學英語覆蓋范圍極為廣泛,需要結合授課目標及重點進行微課程的制作,相比公共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聽磁帶、錄音或者聽力試題等方式,可能錄制視頻讓視覺與聽覺同時觸發,課堂學習效果更顯著一些。
微課程的制作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要求教師對教學知識點集中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講清楚,其中不乏趣味性,制作的難度較高。目前醫學高等院校對微課程的重視程度有限,如果想錄制高質量的微課程,在策劃、講授、錄像及剪輯等過程中需要一個完整的教學團隊來完成。此外有報道開展的微課程還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缺乏連貫性,就目前的教學模式,微課程還不能成為主要的課堂教學方法,而是傳統教學方法的有力補充,不需要應用微課程將所有的知識點全部展現,而是將某一個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或重點,為深入理解,加強學習而設計的。
在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也可以參與微課程的制作,制作形式可以多樣化,不拘一格。在臨床本科醫學英語的教學中,微課程可以是傳統教學的補充或錦上添花,目前還不能成為醫學英語課堂教學主要的教學模式。恰當地應用微課程,對醫學英語教學將產生正性、積極的教學效果,否則將是畫蛇添足,增加了教學的負擔,達不到預期教學目的。臨床本科醫學英語的學習只是醫學英語學習的開始,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才是繼續學習的根本。將微課程引入臨床本科醫學英語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是可以嘗試的新型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勁果,梁燊,胡光麗,陳士良,謝小燕,朱漢祎,溫耀安,劉道洪,楊洪波,趙善超.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19):215-217.
[2]劉瑛,韓竹林,劉貞玉,丁坤敏,朱莉莉,時晨.新媒體時代下醫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04):447-449.
[3]王喜梅,楊紅.網絡時代下微課應用于高校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01):9-11.
[4]劉鐳,劉紹晨,王建平,趙學榮,程露陽,高亞賢,肖麗君.微課程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85-86.
[5]張莉,王濤,郭媛,陳麗,霍福權,孟凱,謝雯,王會生,劉健.以微課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05):8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