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已經變成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共識,小學語文教師也對教學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所以,當前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有效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多層面打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進而提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8-0050-02
【本文著錄格式】張薇.試論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2020,19(18):50-51.
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和提升,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可以主動投入到學習中。語文學習對于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國內近些年來一直在深化新課改,這也就體現出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要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正確認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
一、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一)課堂教學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和教學中運用相關教學方法和手段時,需要注意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和教師進行有效的配合以及互動,進而更好地學習知識。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授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引導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激發,讓他們自覺投入到學習中,對問題進行發現以及解決,讓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性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鍛煉他們的能力。
(二)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有清楚的目標以及任務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以及任務,讓教學可以有序、有效地開展,讓學生可以在探究和分析中學會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應該先掌握班級中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和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和目標,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動的情境
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語言文字知識,通過不同的形象、直觀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可以有效地進行互動。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教師就可以在新課導入部分給學生展示課件創設情境,學生可以從中看到大榕樹以及次日清晨群鳥活動的生動景象,看到美麗的景色,基于這樣的教學可以生動展示出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教師要引導學生這就是“鳥的天堂”,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些畫面之后記憶最深刻的是什么。通過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可以讓學生欣賞到獨木成林的景色,讓他們自由地抒發自己的心中感受,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他們閱讀的欲望,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課文情境中,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還可基于學生的喜好建立不同的情境,如表演情境、故事情境和繪本閱讀情境,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參與進去,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組織合作學習
當前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需要對他們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和發展,而合作學習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給學生建立探究的平臺,促進他們的思維品質發展,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比如在《將相和》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這篇文章,為了讓學生有方向、高效地學習,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有關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讓他們基于閱讀和對重點語句進行解析來掌握文章的大意及主題內涵。為了讓學生可以對文章細節進行有效的把握,教師需要給學生設置詳細的問題,讓他們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分享自己的學習思路和方法,獲得啟發以及靈感,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合作分析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自由表達觀點,之后整合各小組成員意見并進行加工提取,得出最后的結論,在班級內展示。之后教師就要綜合學生的答案,得出更完善的思路,讓學生可以不斷發散思維,進而鍛煉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需要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貫穿到語文教學中,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以及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一些學生會跟不上教學進度,教師就需要注重他們知識掌握情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基于給學生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共同總結問題答案等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和把握。只有全面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鍛煉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才能夠促進他們語文學習素養的提升,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目的。
(四)完善學生認知,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有很多的德育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對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進行挖掘和運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讓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以及道德觀,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事件或是人物進行評價,分析其中包含的道德意識以及觀念,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言行和經驗發表看法,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結構進行完善。再比如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內容進行鑒賞,讓他們正確把握人物性格、心理以及品德,感受美好精神的熏陶,完整自己的思想道德結構,提升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學習《牛郎織女》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鑒賞,讓學生感悟人物熱愛自由以及勇于抗爭的精神。
(五)科學評價,突出教學成效
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構建有效的教學,就要有完善、科學的評價機制,幫助學生及時查缺補漏,且引導學生在發展自我時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產生正面的心理暗示,達成教書育人的目標。教師要全面尊重學生,對他們的學習能力進行認可。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賞識教育,注重表揚學生的優點,讓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意識地約束以及管理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思考和參與探究。再比如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能只注重他們的學習成果,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評價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肯定學生的長處,且同時指出應該改進的地方,通過有效的評估,對教學效果進行鞏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宏.探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35).
[2]楊春霞.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和策略[J].名師在線,2019(32).
[3]段敏.小組合作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
[4]艾英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名師在線,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