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鳳倫
摘 要:立足新的發展時期,檔案是現代社會醫療衛生系統重要資源,而檔案管理成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工作的重點。隨著醫療衛生系統的不斷發展,其檔案類型更顯多樣性與復雜性,檔案管理創新發展勢在必行。為此,要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實際,深入剖析其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構建針對性解決策略,切實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檔案管理水平。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思考
醫療檔案與民生息息相關,是全社會了解醫療信息的渠道。在整個醫療衛生體系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處于基礎性地位,其檔案資源也是醫療系統重要資源。只有加強檔案管理,才能有效發揮來自基層醫療信息的價值,這也是推進新醫改的重中之重。因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檔案管理過程中,要加快步伐,轉變管理思維,以檔案數字化為方向,加快標準化與規范化發展。
1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檔案管理存在認識誤區,重視度不高
在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針對檔案管理,比較突出對問題是重視度不足,將檔案管理簡單定義為對資料的收集與保管,認為其很難給醫療機構帶來任何效益,使得醫療機構各種業務與檔案管理呈現脫節狀態。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對檔案管理的意義與價值存在認識誤區,尤其是對檔案管理與利用缺乏深入研究,這與當前全社會對檔案管理的需求不相適應。
1.2 缺乏全面的技術支持,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緩慢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用于檔案管理的各種設施與設備落后,技術缺乏先進性,尤其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基層醫療衛生系統檔案信息化建設缺乏基礎性保障。一方面,從技術角度分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檔案管理系統技術落后,更新升級不及時,需要投入較長時間進行開發與利用。另外,安全隱患重重,檔案信息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威脅檔案的完整與準確性,不利于檔案信息的查詢與使用。另外,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速度緩慢,尚且處于基礎時期,信息技術優勢尚未融入各個環節,加之專業人才的不足,很難實現先進技術與檔案管理的有效融合。
1.3 管理人員結構不合理,專業能力與素養亟待增強
對于檔案管理工作,其管理效果與管理人員素質關系緊密,深受其專業性影響。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檔案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很多為兼職,整體素質不高,無法實現醫學知識與檔案管理知識的融合,尚未實現與時代發展同步,理念更新不及時,很難掌握新時期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工作的方向。另外,鑒于基層醫療機構對檔案管理的輕視,檔案管理人員未接受專業的培訓,檔案觀念不強,工作主動性較差,尤其是面對信息化發展,信息素養不高,在根本上制約了檔案管理效率的提升。
1.4 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責任落實不到位
在基層醫療機構中,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盡管也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執行力不強,尤其是在標準缺乏的情況下,很難保證資料及時與全面的歸檔,整體管理呈現混亂狀態,規范性與標準性較差。另外,由于檔案管理整體不受重視,各個醫療部門的檔案存在收集不及時、歸檔不全面的問題,責任不明確,威脅檔案資源的完整性。
2 如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水平
2.1 提高檔案管理重視度,合理納入醫療機構發展規劃范疇
對于基層醫療機構而言,檔案發揮記載歷史的作用,是未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信息依據。因此,基層醫療機構的檔案管理觀念必須增強,尤其是領導者的管理思維必轉變,這也是順利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的保障。作為領導層,要將檔案管理置于與醫療業務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與醫療機構的規劃相一致,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切實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度,實現認識的深化。與此同時,只有實現對檔案管理工作的全新認識,增強重視度,有效增加相關資源投入,為醫療機構檔案管理設施設備、軟硬件的更新創造條件,營造更加優質的檔案管理環境。
2.2 以信息化管理為導向,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構建先進信息化管理系統與平臺
在新的發展時期,信息化勢不可擋,這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檔案管理工作也產生深遠影響,信息化管理模式也成為必然。為了加快基礎醫療機構檔案信息化管理,首要工作是應用信息化管理設備。因此,要合理加大資金投入,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積極構建現代化檔案保管設備,創設檔案資源優質的保存環境。另外,要重視技術引進與應用,充分發揮現代化存儲、網絡、信息通訊等管理技術的作用,構建檔案資源數據庫。除此之外,要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檔案高效管理。基層醫療機構要積極構建內部網絡檔案信息平臺,為用戶查詢與使用提供便利,擴大信息資源利用范疇。重視構建科學的檔案管理系統,強化對檔案資料的科學分類與歸檔,以信息化方式進行錄入與管理,挖掘網絡信息的可利用性。
2.3 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變被動工作為主動服務
在基礎醫療機構檔案管理工作中,人員建設刻不容緩。結合醫療機構發展規劃,綜合考量職業發展,在明確檔案管理工作重點與難點的同時,將人員素質建設落到實處。首先,要以醫療衛生行業整體發展趨勢為導向,遵循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律,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專業培訓與教育,以便提升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技能,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升級,正視新環境下的檔案服務的價值,創新服務理念,增強工作主動性與熱情,樹立整體理念。另外,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檔案管理行為的結合,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促使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信息技術要點,熟練進行應用,形成較強的信息素養。除此之外,要結合發展需要,引入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才,集醫療衛生知識、檔案管理經驗以及信息素養于一體,從而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實現良性發展。
2.4 積極構建健全的檔案管理機制,實施規范化管理
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管理制度,依托科學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實現對管理行為的約束與指導。首先,實施崗位責任制,加強規范化管理。要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以便能夠及時進行檔案資料的收集,強化對多種形式的資料,如電子文件、照片以及影像資料的歸檔,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管控,做好檢查核實以及簽收等工作,維護資源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其次,建立健全歸檔立卷制度,實現規范化與標準化歸檔。制定相關標準,按照標準進行資料整理分類,確立歸檔范圍、期限與時間,提升管理的合理性。再次,制定檔案保管、查詢以及借閱制度,落實安全保管措施,實施集中與統一管理,確保檔案資源的安全性,實現真正意義的檔案資源的共享。除此之外,結合檔案信息化管理,要對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進行操作與維護,強化基層醫療機構檔案統籌管理,推動檔案管理的有序進行。
3 結束語
在當前醫療衛生體系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備受矚目,而其檔案管理工作更是成為重點關注項目。因此,要結合基層醫療機構各項業務發展實際,充分考量其檔案管理工作的特征,剖析發展中凸顯的問題,積極創新,轉變思維,依托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以及高素質的人才,與信息化技術相融合,充分發揮檔案資源的價值,促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藺海燕.淺談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J].智慧健康,2020,6(06):48-49.
[2]呂欣航.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模式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