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從兼職班主任工作的工作職責進行闡述,結合本人一年兼職班主任的工作中遇見的成長故事,談談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粗淺認識,希望對大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兼職班主任? 成長故事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211-01
高等學校是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主陣地,班主任是大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兼職班主任是班級的輔助組織者、教育者。兼職班主任按照普通學校的德育目標和學校計劃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的和諧地發展。[1]一年班主任工作,見證了他們的成長,也陪伴我不斷成熟,有欣慰,有感動,有遺憾,也有后悔。下面就從我工作遇見的幾個成長故事談談切身感受。
一、別樣助手——幫助學生找到存在感與價值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育需要榜樣,榜樣是教育的正能量。如今一提榜樣,很多學生都會選擇那些習慣良好,學習優秀的學生,在他們看來,所謂榜樣首要標準是學習好、能力強的同學。其實也不盡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優秀的標準也有很多,要讓學生樹立優秀多元化的意識,老師就要先具備發現優點放大優點的眼光。這里我想分享一下遇到的一個另類榜樣。小祝和小解是同一宿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小祝是個情商智商較高但做事情磨蹭拖拉的學生。小解可以說是班級的另類,情緒管理能力非常不好但對朋友熱情大方。為了讓這對患難好友共同進步,經常找他們談話,讓他們通過說對方的優缺點來了解自己,鼓勵他們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就這樣,兩個學生犯錯時,找來另一方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教育作用。人只有當被他人需要時,才會感覺到生命的意義。雖然他們現在依然是班里不起眼的中下生,但我還是要感恩我們的相遇,因為遇見他們,就是遇見自己;讀懂他們,就是讀懂自己;幫助他們成長,就是幫助自己成長。“教育就是教師和學生一起編織師生的生命故事,并努力追求一個完美的結局。”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故事結局并不完美,不要緊,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的職業更加精彩,我們的生命更加明媚。[2]
二、差生并不差——換個角度看學生
評價學生的標準不應只有學習成績,老師應該手拿多把尺子來對待學生。小于是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靦腆的女孩,但只要一考試,她絕對會一鳴驚人,每次考完一門課看到她的成績,都有種想撞墻的沖動。上半學期部分課程考試結束后,特意咨詢了任課老師小于的答題情況,“真的可以用驢頭不對馬嘴來形容”。實在想不明白這么簡單的試卷怎么會做成這樣,是真不會還是故意不好好做的?我特意抽出一段空閑時間來測試一下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先讓她自己改一道錯題,不會。我非常耐心教她做題方技巧。她按照我的方法順利地改完了這幾道題目,正確率也很高。之后我問她,如果使用這種方法考試,能考60分嗎?她答,不能。我心中一驚,強壓怒火,淡淡地問,為什么?笑嘻嘻回答說:應該考得比60多,我好像掌握了學習這門課的方法了,放心吧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心中又是一驚!可見,她心中還是有向上的念頭的。這次過山車般的談話讓我感受到了不可低估任何一個學生的感受能力,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學生,也讓我深刻地理解了有人曾說的人都是易怒的動物,但老師對待學生應學會包容,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三、結語:淡妝濃抹總相宜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豐富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學生。作為教師,如果一味地“同化”學生,帶來的只有隔閡與教育的失敗,德育評價是賦予教育以生命本性的一種教育行為。因此,教師應努力順應生命之自然去引導、教育學生,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只要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的方式便可以靈活多樣。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作為老師,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個性鮮明、獨一無二的學生個體,努力做到改變能改變的,完善能完善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這樣學生才能輕松上陣,老師也能心平氣和,安然淡定,讓這種感覺常駐心間,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心中總會有一片碧海藍天。
參考文獻:
[1]張曉峰,李英麗.《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彭正宏.《激發潛能創作故事》[J].《中外交流》,2017(19).
[3]劉繼榮.《坐在路邊鼓掌的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孫玉虎(1983.10-),男,漢族,安徽宿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泛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