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平
【摘 要】目的:探討心腦血管預防和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心腦血管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預防和治療,觀察組行強化心腦血管預防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飲食控制效果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飲食控制率和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治療中,采取強化預防治療方式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飲食控制效果,同時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腦血管病;預防;臨床治療;
心腦血管疾病是現階段臨床上最為常見的血管類疾病。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數量較多,且該病癥發病率較高,危險性較強,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視疾病的臨床預防和治療工作,改善臨床治療水平,使各級臨床醫師準確把握預防和治療的有效策略,強化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患者。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小年齡55歲,最大年齡81歲,平均年齡(67.2±3.9)歲,患者病程最短1年,最長20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最大年齡54歲,最大年齡84歲,平均年齡(67.8±4.1)歲,患者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2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臨床預防與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強化心血管病預防及治療。
1.2.1預防方法
一是要防治血栓的形成。注意患者保暖,并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避免血栓形成。
二是加強鍛煉。開展適當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的身體機能,在鍛煉過程中,有助于對各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不過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因神經過于興奮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三是改變生活方式。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中,應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如戒煙,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熬夜等,合理控制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結合患者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保證患者身心健康,減少因血管張力、血小板凝聚對患者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
四是血糖、血脂、血壓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的升高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實行定期檢查,對于存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要予以飲食、藥物等方面的控制和干預,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五是適當食補。大多數人都會在冬季食補來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不過過量的食補會導致血糖、血壓、血脂的升高,進而成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1.2.2.2綜合治療
一是心理治療。對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予以疏導,確保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以免病情加重。
二是運動治療。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脂。
三是藥物治療。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針對其病情情況采取合理的藥物治療,如要求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及他汀類調脂穩斑等藥物,以及一些降糖、降壓、降脂藥物等。
四是外科治療。對于較嚴重的心腦血管患者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對其進行治療,消除血腫、血塊,保證機體的正常供血。
五是康復治療。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應對患者予以正確引導,使其主動通過運動的方式來完善自身的身體機能,增強治療效果,加快康復速度。
1.3觀察項目及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飲食控制概況和臨床治療效果。飲食控制有效:患者膳食結構合理,飲食以清淡為主,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及粗纖維的易消化食物;飲食習慣好,定時定量,適當增加飲水量,忌飽餐、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控制無效:患者膳食結構不合理,高脂肪、高熱量、高鈉食物攝入量過多;飲食習慣差,飲食無規律,多飽餐,好飲酒、濃茶、咖啡及濃肉湯等。療效評價中對患者的飲食、運動、作息和情緒等進行科學評估,結合完成度將其分為5個層次,分別記0-5分,顯效:總分在16分以上,有效:總分為12-16分,無效:總分不足12分。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統計處理采用SPSS20.0專業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中飲食得以有效控制的患者共42例,飲食控制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中飲食得以控制的患者共33例,飲食控制有效率為75%。臨床治療中,觀察組中共29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中共21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2.27%。觀察組患者的飲食控制有效率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腦血管疾病由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組成,二者共同發生的幾率較高,且二者容易交叉作用,臨床上具有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而心腦血管的防治中主張高度重視預防工作,采取多種不同的治療方式。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優質預防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預防及治療方式。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和飲食控制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也就是說,強化預防方式的優勢明顯,可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遲威,韓艷.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治療[J].養生保健指南,2017(6).
[2] 李鑫.關于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