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東


【摘 要】目的:研究在外傷性肝破裂治療中應用損傷控制性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外傷性肝破裂患者4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4例。對照組患者行一期確定性手術治療,給予試驗組患者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手術時間及術后各項恢復情況。結果:試驗組治療成功率為95.8%,死亡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2.5%、25.0%(P<0.05);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體溫恢復時間、APTT及PT恢復時間分別為(142.84±24.85)min、(7.78±1.75)h、(13.57±2.62)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相比于一期確定性手術,對外傷性肝破裂患者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治療成功率,可明顯降低死亡率,縮短手術時間,快速恢復肝功能,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外傷性肝破裂;損傷控制性手術;一期確定性手術;臨床研究
作為人類機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臟最易受到外力傷害,造成肝臟破裂[1]。相關數據顯示,肝破裂僅次于小腸、脾臟損傷。通常由外傷導致的肝破裂會合并顱腦、腹腔等其他臟器損傷,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較高的致死率[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手術為目前臨床針對該病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手術具有較高的風險及病死率[3]。因此,選擇一種最有效的手術方法以降低風險及病死率尤為重要。為研究在外傷性肝破裂治療中應用損傷控制性手術的臨床效果,特選取48例我院收治的外傷性肝破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行對比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外傷性肝破裂患者4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4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齡范圍20~69歲,平均年齡(48.53±7.16)歲;受傷原因:刀刺傷2例、墜落傷5例、碰撞傷7例、車禍傷10例。試驗組,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齡范圍19~70歲,平均年齡(48.31±8.26)歲;受傷原因:刀刺傷3例、墜落傷6例、碰撞傷6例、車禍傷9例。確保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外傷性肝破裂,并伴有失血性休克;②上腹部CT檢查結果顯示腹腔出血;③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手術不耐受者。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行一期確定性手術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肝破裂程度選用包括肝葉切除加肝破裂修補術、肝破裂修補術、破裂血管修補術加紗布填塞、不規則肝葉切除加肝動脈結扎術等在內的不同方法進行手術治療。
給予試驗組患者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接診后根據損傷控制性手術原則,治療初期的首要目標為控制出血,同時行復蘇術,待復蘇后再行確定手術。根據初期治療方式及患者具體情況,于二期行針對性治療。具體方法為:初期填塞紗布于肝周,二期于肝破裂位置作修補術;初期行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止血,二期對破裂肝葉進行切除或修補肝破裂等。通常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外傷性肝破裂分三個主要步驟,①初期行快速、簡單的手術對污染與出血進行控制;②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消除凝血功能障礙,穩定體溫及呼吸,恢復血容量;③行二期確定性手術。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及死亡率。
(2)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APTT)及凝血酶原(PT)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內所涉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算,采用χ2檢驗進行樣本率比較,用“-x±s”表示正態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治療成功率及死亡率比較
試驗組治療成功率較高;且死亡率明顯降低,兩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術中、術后相關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體溫恢復時間、APTT及PT恢復時間等相關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3 討論
肝臟是維持人體正常解毒凝血功能的實質性器官,其內具有豐富的血管,受外力作用,以使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導致嚴重后果的發生。損傷控制性手術將一臺完整復雜的手術分步驟進行,根據患者病情初期進行快捷、簡單的處理后快速關腹,在控制病情發展的同時,將進一步深入處理的條件保留。在患者經對癥處理復蘇后,再擇機行二期手術,針對性修復肝臟損傷部位[4]。能夠避免患者因失血過多導致凝血功能障礙、代謝性酸中毒、低溫等易致使患者死亡的情況出現[5]。
本研究結果顯示,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的試驗組患者治療成功率顯著高于一期確定性手術,死亡率也明顯降低;同時,手術時間、體溫恢復時間、APTT及PT恢復時間等相關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對外傷性肝破裂患者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成功率高,手術時間短,肝功能恢復快。
綜上所述,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外傷性肝破裂,可縮短手術時間短,加快肝功能恢復,治療成功率高,明顯降低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松平,袁中旭,劉書先,等.84 例外傷性肝破裂診療經驗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3):331-334
[2] 高勵斌,桑衛東.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嚴重創傷性肝破裂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15):1523-1524
[3] 陳秋星,葉寧,盧華東,等.100 例外傷性肝破裂的治療體會[J].中華創傷雜志,2015,31(4):345-346
[4] 陳曦耕,劉建國,盧沖,等.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創傷性肝破裂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貴州醫藥, 2019(7):1109-1111
[5] 呂朋,李大偉,張凌,等.兩種不同處理方式治療嚴重創傷性肝破裂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7,14(5):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