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虎 徐任飛 付蕓

【摘 要】目的: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診斷價值情況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診治100例肺部小結節患者資料,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CT診斷,研究組予以高分辨CT診斷,分析兩組病灶征象與準確性情況。結果:研究組診斷分葉征30.00%、毛刺征34.00%、棘突征36.00%、空泡征28.00%、空洞征72.00%及支氣管征40.00%等病灶征象,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統計意義(P>0.05);研究組診斷準確性49(98.00%)例比對照組42(84.00%)例高,差異比較具統計意義(P<0.05)。結論: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診斷的準確性更高,能更清晰的顯示患者各病灶征象,具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肺部小結節;高分辨CT;診斷;價值
肺部小結節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指單一、邊界清晰、直徑小于30mm,影像不透明且周圍有肺組織病變[1]。肺部小結節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不明顯,部分可有輕微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生活[2]。因此,臨床需要重視對肺部小結節早期診斷與治療,以利于患者康復。對肺部小結節疾病通常采用影像學診斷,包括CT等,為探究高分辨CT(HRCT)診斷價值,本研究主要對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診治100例肺部小結節患者資料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診治100例肺部小結節患者資料,簽署知情相關同意書,納入標準:確診為肺部小結節,大于18歲者,資料完整者,主動配合檢驗;剔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精神心理障礙者,肝腎功能障礙病,妊娠、哺乳期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38-66歲,平均(43.28±13.15)歲;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39-67歲,平均(42.50±12.27)歲;兩組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我院所用CT機型為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AS,檢查前需要屏氣訓練,選擇仰臥位、頭先進,掃描范圍從肺尖到肋膈角;對照組予以常規CT平掃,掃描參數設為:管電壓120KV,層厚5mm,層間距5mm,以層厚1mm,層間距0.6mm,低空間頻率(軟組織)算法進行重建,分析患者病灶大小、形態等,保證掃描在一次屏氣操作;研究組在常規CT掃描以后,選最大病灶可疑層面為中心予以高分辨CT掃描,掃描參數設為:管電壓140KV,層厚1mm,層間距0.6mm,用高空間頻率(骨)算法重建,完成圖像進行診斷,分析病灶形態并記錄,兩組患者均經過經驗豐富兩位醫師掃描、閱片。
1.3觀察指標
記錄、分析兩組病灶診斷征象(分葉征、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空洞征及支氣管征)情況,與病理確診對比,分析兩組診斷準確性情況。
1.4統計學
研究數據應用SPSS21.0統計包分析,年齡等計量單位以“-x±s”表示,以t檢驗,性別、病灶征象、準確性等計數單位資料以例數(n)表示計數,以X2檢驗比較,P<0.05差異具統計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灶診斷征象情況
研究組診斷分葉征30.00%、毛刺征34.00%、棘突征36.00%、空泡征28.00%、空洞征72.00%及支氣管征40.00%等病灶征象,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統計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診斷準確性
研究組診斷準確性49(98.00%)例比對照組42(84.00%)例高,差異比較具統計意義(P<0.05)。
3 討論
肺部小結節為臨床常見疾病,屬于胸外科特異性的病灶,會單發或多發,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臨床需要重視其早期診斷,但其臨床診斷方法選擇存在爭議[3]。隨醫療影像學技術不斷發展,影像學CT診斷被廣泛應用于肺部小結節疾病診斷中,為提高患者診斷準確性,本研究主要對本院診治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診斷結果進行分析。
本研究中顯示,研究組診斷分葉征30.00%、毛刺征34.00%、棘突征36.00%、空泡征28.00%、空洞征72.00%及支氣管征40.00%等病灶征象,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統計意義;研究組診斷準確性49(98.00%)例比對照組42(84.00%)例高,差異比較具統計意義,表明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相比常規CT診斷,更能顯著提高診斷準確性,且病灶征象更為清晰。原因考慮分析是,肺部小結節發病早期沒有顯著癥狀,不能引起患者重視,大部分病患常規檢查被診斷,肺部小結節的影像學多表現為高密度類圓形及局灶陰影等[4]。肺部小結節發病機制與因素比較復雜,臨床檢測存在難度。隨著CT診斷技術不斷發展,高分辨CT被應用于臨床中,高分辨CT主要指1-2mm薄層掃描與高分辨算法重建技術,通過精確部分參數,最大化空間分辨率,以提高掃描圖像質量。本研究組肺部小結節患者應用高分辨CT診斷, 高分辨CT對病灶征象圖片顯示更為清晰,病灶圖像細膩,能進行肺部小結節形態、病灶與鄰近結構關系進行顯示,通過病灶細微結構顯示,補充常規掃描結果,以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5]。受時間等因素,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診斷的深入價值,有待研究補充。
綜上所述,肺部小結節應用高分辨CT診斷的準確性更高,能更清晰的顯示患者各病灶征象情況,具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馬英劍.多排螺旋CT對肺小結節及早期肺癌的診斷作用研究[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9,20(06):564-566.
[2] 高冬冬.孤立性肺小結節的胸部高分辨CT診斷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3):183-184.
[3] 汪湘會.肺部CT掃描標準薄層重建與高分辨CT的價值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4):137.
[4] 陳愛鳳,沈曉強,汝觸會,等.胸部高分辨CT反暈征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0):3714-3718.
[5] 楊春艷,徐晶晶,陳林.肺部CT掃描標準薄層重建與高分辨CT的價值對比[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06):66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