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長
摘 ?要:如今我國教育事業也迎來了現代化的發展時期,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潮流和趨勢,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對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作為一門最關鍵的課程,更應該積極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融合,將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地改進和提升數學的教學水平,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入的教學應用[1]。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教學應用;研究
引言: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依然有部分教師在使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在這種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小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數學學習效率低的情況。在新的時期下,教師應該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并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融合,合理地利用信息計劃來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簡化難懂的數學知識,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有效地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長遠開展[2]。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重要性
如今,在現代化教育的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程之間的融入已經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更應該積極響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地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來改善數學教學現狀,提升數學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首先能夠有效地激發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應用,創新了教學模式,豐富了小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建立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對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其次,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難點,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更加形象的數學知識,方便了小學生學習和理解,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最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以及信息素養的發展,這對小學生的全面學習和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
(一)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材為中心,使得教學內容有限,不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得教學效果受到了影響。當教師拓展課外內容時,主要以板書的形式進行呈現,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由于現有的課時量有限,教師很難拓展更多的教學內容。而利用信息技術,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克與千克”內容時,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包括食鹽、洗衣粉、大米、水果等,要求學生感受一下各個物品的重量,并進行內容講解。但所舉例的物品有限,對于學生未知的物品,很難用語言或板書的形式進行展現。對此,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一些關于物品重量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資源,包括飛機、汽車、坦克、大象、牛、羊等,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克與千克的認識,并利用數學知識來認識世界、創造世界。
(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教學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斷豐富教育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其中,情境教學是目前教學過程中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由教師結合所學知識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都能普遍參與其中,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配合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年、月、日”時,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張日歷圖片,讓學生從中找出自己的生日對應的陰歷日期與星期,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向學生講授有關年月的知識,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多媒體教學畫面性比較強,能夠對學生形成視覺上的沖擊,增強對知識的記憶。也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多媒體手段下的情境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
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中一些重難點來說,都比較抽象化,所以學生也很難理解,那么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教師就可以進行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更加地形象化具體化,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如說在具體講解圓柱體表面積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用三維動畫的形式將圓柱體呈現給學生,可以將這個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形成一個長方形,這樣就有助于學生進行認識。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加深理解,圓柱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同時也能夠有效地算出圓柱體的表面積。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教師在具體講解過程中,更加直觀地為學生解答,而且能夠將比較復雜的知識科學地為學生呈現出來,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學習,能夠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思維活躍了以后,對于數學的問題的理解也比較輕松。
(四)布設練習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交互靈活,可以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設計合理的練習層次和聯系方式,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一題多解或是一題多用等訓練。學生在訓練活動中,不僅可以鞏固與夯實所學知識,還可以鍛煉解題思維,促使學生解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例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組織趣味性游戲活動,對過五關、分層練和找朋友等活動合理評價,并通過圖文和動畫等形式進行反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的教育改革,已經成為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工具。在新課改的發展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加大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融合力度,從而創新教學理念,拓展教學手段,以保障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融合起來,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提升其教學有效性[3]。
參考文獻:
[1]王紅,馮小英,何少芳.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探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3):151-152.
[2]李仙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11(03):115-116.
[3]黃鳳華.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00(013):P.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