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同時也為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提供了條件。詐騙犯罪是一種典型的財產侵犯型犯罪,而網絡詐騙犯罪則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詐騙犯罪,由于網絡詐騙犯罪是借助網絡科技發展起來的,因此該類型案件中往往會涉及各種新型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問題。打擊網絡詐騙犯罪,必須要立足于充分分析網絡詐騙犯罪特點的基礎上,著重解決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偵辦過程中普遍遇見的調查取證困難、犯罪花樣頻出等困難。完善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詐騙犯罪治理對策,必須在立足于我國刑法理論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其他國家的刑事立法好的經驗,提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新的網絡詐騙犯罪治理模式,充分保障我國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的公民財產權利。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詐騙;治理對策;財產權利
一、引? 言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為59.6%。 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科技的發展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現代的人們在享受網絡科技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卻把科技當做犯罪的工具并借助互聯網技術大肆斂財,極大的損害了公民的財產權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仔細研究近幾年公安機關偵破的網絡詐騙犯罪,可以發現該類犯罪不僅所使用的科技手段更加高明、犯罪手段更加隱蔽,而且犯罪組織愈加的嚴密,不同的犯罪組成人員之間分工更加明確。而這樣的局面給網絡詐騙犯罪的偵破和審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網絡詐騙犯罪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相關領域的立法和制度的完善對于網絡生態安全和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網絡詐騙犯罪治理所面臨的困境
2.1 網絡詐騙類案件調查取證困難
想要將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就必須通過刑事審判程序對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因此,對于偵查機關而言,找到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就非常的重要,否則就只能任由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但是根據司法實踐中的情況,網絡詐騙類的案件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會面臨諸多的困難。首先,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隱蔽,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往往隱匿于網絡世界,通過虛假的身份信息注冊網絡賬戶,在詐騙成功之后,又會在第一時間銷毀網絡賬號,等到案發以后偵查機關就很難找到相關的證據將犯罪行為的實施與特定的犯罪嫌疑人一一對應起來。其次,受害人人數眾多而且資金流向復雜。在偵辦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的過程中,由于被害人散布于全國各地,因此偵查人員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被害人的供述,并通過該類證據剖析案情。最后,現在很多的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將總部設置在境外,通過在境外遠程操作的方式對國內民眾實施詐騙,由于主要犯罪成員在境外,現場情況無從獲知,證據也很難全面獲取。
2.2 新型網絡詐騙犯罪花樣頻出
互聯網的發展深刻的改變并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讓網絡詐騙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犯罪手段。在QQ、網絡論壇剛剛興起的時候,網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QQ聊天和在論壇上發布詐騙信息來實施詐騙;當支付寶的借唄、花唄功能受到越來越多人歡迎的普遍的使用時,又有人以提升借唄、花唄額度為借口實施詐騙;當全面炒股的時代到來之后,一些犯罪分子通過設計虛假的炒股軟件來實施詐騙;此外,還有犯罪分子利用WIFI熱點套取他人的銀行卡和支付寶信息。總而言之,在司法實踐中,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使用的詐騙手段讓人眼花繚亂,甚至于讓人忍不住佩服這些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的想象力。花樣百出的網絡詐騙手段不僅讓普通的民眾防不勝防,更是給偵查機關偵辦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2.3 網絡詐騙的損失難以追回
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始終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境,就是即便案件被偵破,犯罪分子被抓獲并且定罪量刑,但是受害人被騙走的財物卻永遠也追不回來了。很多網絡詐騙犯罪團伙的核心人物都身處境外,而且有專業化的犯罪團隊幫助其將詐騙得到的錢財轉移到國外。根據偵查人員的介紹,當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詐騙得手之后,受害人支付的錢會在短短的幾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之內被迅速轉移到犯罪嫌疑人在國外的賬戶中去,等到受害人察覺或者偵查機關介入的時候,才發現已經無法將受害人被騙走的錢財追繳回來,很多的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就是看到了只要將詐騙得到的錢財轉移到境外就可以保證贓款的安全,所以才會鋌而走險。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網絡詐騙犯罪分子會在詐騙得手后,會迅速地將贓款揮霍一空,這樣即便是案件被偵破,受害人的損失也無法得到彌補。
三、完善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詐騙犯罪治理的建議
3.1 加快推進網絡詐騙犯罪治理的立法
為了更好地打擊網絡詐騙共同犯罪,應該首先完善我國相關領域的立法。以筆者之見,完善相關領域的立法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在刑事法律中設置單獨的網絡詐騙犯罪罪名。如前所述,我國目前對于網絡詐騙的定罪量刑主要還是沿用傳統詐騙罪的思路。但是,以筆者之見,網絡詐騙犯罪已經侵害到了新的法益,因為在互聯網和電子支付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不僅僅是公民的財產權利,還破壞了公民和支付平臺、網絡購物平臺之間的信任關系。另外,集資詐騙罪已經單獨設置罪名,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罪和幫助網絡信息活動罪也通過幫助行為的正犯化而被單獨設置了罪名。因此,基于刑法體系的嚴謹性,筆者認為應該將對網絡詐騙犯罪單獨設置罪名,并規定相應的刑罰措施。
3.2 加強網絡警察隊伍建設
網絡警察是指警察隊伍中從事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工作的人民警察,是打擊網絡詐騙犯罪的一把利劍。以筆者之見,培養高水平的網絡警察隊伍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應該提升網絡警察隊伍的科學文化素質。網絡詐騙犯罪案件越來越具有隱蔽性和高科技性。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升網絡警察隊伍的科學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偵查人員在開展偵查工作時得心應手。以筆者之見,想要真正提升網絡警察隊伍的科學文化素質,首先應該提高網絡警察隊伍的入職門檻,將更多擁有著高學歷的精英分子招募進公司機關擔任網絡警察,通過嚴把源頭關來保障新選拔進入網絡警察崗位的偵查人員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另外,要積極開展針對網絡警察隊伍的科學文化教育,不斷更新網絡警察隊伍頭腦中的科學文化知識以保障網絡警察隊伍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
其次,應該給網絡警察配備高水平的辦案工具。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的時候借助高科技手段,而且一些網絡詐騙犯罪團伙中不乏精通計算機技術的高科技人才。 而對于與網絡詐騙犯罪作斗爭的網絡警察而言,想要達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效果,就必須借助比犯罪分子更先進的辦案工具,否則很難應對日益復雜的網絡詐騙犯罪。而且,偵查人員在偵辦網絡詐騙犯罪的過程中,經常要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信息中尋找證據,借助高水平的辦案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辦案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秉志、于志剛.計算機犯罪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 曹詩權.2017年新型網絡犯罪研究報[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7.
[3] 黎宏.電信詐騙犯罪中幫助取款人的刑事責任分析[J].法學.2016(6).
[4] 于志剛.網絡思維的演變與網絡犯罪的制裁思路[J].中外法學.2014 (4).
[5] 周光權.犯罪支配還是義務違反———快播案定罪理由之探析[J].中外法學.2017(1).
[6] 張明楷.網絡時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謙抑性為中心[J].人民檢察.2014(9).
[7] 劉憲權. 網絡侵財犯罪刑法規制與定性的基本問題[J]. 中外法學.2017(4).
作者簡介:
謝政武(1980.05.18-),男,漢族,本科學歷,河南律旗律師事務所主任,研究方向為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