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玲 徐倩 任曉霞 鮮于夢然 向琳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網絡的普及,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在研究大學生經濟行為的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近年來網絡的發展滋生了“網紅”經濟、校園貸等對大學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對大學生的成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產生極大的阻礙,不利于整個社會樹立良好的消費環境和消費觀念。因此我們將通過此次調查對大學生消費特點、現狀分析,提出大學生消費觀中的問題所在, 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分析他們的消費心里構成和消費觀念。幫助引導大學生向著正確的消費觀前行,培養大學生健康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建立合理的消費結構和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消費;消費特點;對策建議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日益普及,網購成為大學生最常用的購物方式。網絡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好的一面,也帶來了不好的一面。近年來網絡的發展滋生了“網紅”經濟、校園貸等對大學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對大學生的成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產生極大的阻礙,不利于整個社會樹立良好的消費環境和消費觀念。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大學生消費特點、現狀分析,提出大學生消費觀中的問題所在, 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分析他們的消費心里構成和消費觀念。幫助引導大學生向著正確的消費觀前行,培養大學生健康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建立合理的消費結構和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二、網絡時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一)合理消費
合理消費注重消費支出各個項目之間的適當比例和相互搭配、消費品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互相適應。合理消費的大學生群體的消費特點是:經濟能力有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能力,能夠有計劃地控制自己的資金進行合理消費,不盲目從眾,不與人攀比,注重商品的性價比。這部分人群能夠在滿足自身消費需求的同時還能夠帶給自己最大的滿足,這種消費行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這部分大學生是比較少的。
(二)緊縮消費
緊縮消費,顧名思義就是在消費中十分節制。通常會比較節省,在生活中也是習慣于精打細算。這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特點是:具有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生活環境比較艱苦,生活費較平均水平低。但是往往不能滿足自身消費需求,給生活帶來不便。
(三)超前消費
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超前消費行為在大學生中愈演愈烈。超前消費是指當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買現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以貸款,分期付款,預支等形式進行消費。這部分大學生通常具有強烈的消費欲望,但沒有良好的消費習慣,自我控制能力弱。通常超前消費與沖動性、無計劃性、攀比性掛鉤。這種消費行為是不正確的消費行為,應該得到控制。
三、網絡時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特點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購物縮短了時空距離,便利了人們生活,也為人們的消費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網絡推動新的產業出現,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拉動新的經濟增長,如網紅帶貨、網絡直播購物,發放消費券刺激購物。在網絡時代中,人們的消費行為也有所改變,消費者在消費中也產生了新的多樣化消費行為特點。
(一)追求消費個性化
大學生正處于追求自我的階段,消費行為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刻意追求不同體現自我獨立意識。因此,在消費過程中,許多大學生會受到網紅帶貨影響,接受一些新推出的商品,為追求新穎進行消費,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分辨能力還不夠強,所以往往最后購買的商品大多是一些新鮮的卻不實用的東西。
(二)興趣驅動消費
大學生正處于知識增長的爆發階段,興趣愛好廣泛,購買時也會受到自我興趣偏好影響。而興趣消費往往是無意識的行為,人們會主動收集自己所感興趣的物品。因為在興趣消費整個過程時大多數人會因此感受到快樂,在強化快樂的同時這樣也促進了大學生在同一領域多次消費。
(三)沖動無節制
沖動消費大多數是因為被一些消費噱頭而吸引,在進行沖動消費時會增加消費快感,過后又追悔莫及。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快,有一定的購買能力,且自我控制力較差,更容易被推銷,沖動的購買不需要或者贅余產品。比如:在“雙十一”和“雙十二”等活動期間,淘寶天貓的商家通常會利用減價、打折、送禮品等消費噱頭吸引人們消費,往往在這個時期內,大學生會經受不住誘惑,從而剁手消費,甚至使用花唄等進行超前消費。
(四)跟隨主流
盲目性消費是引發從眾消費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市場流行元素不斷更新,而總會有一種元素被大眾所接受,吸引了更多跟隨者,從眾消費就會隨之而增加。正是因為存在這些情況,商家便會生產當季流行的大眾產品,推銷過程中加以許多人都有的贅述,讓許多學生沒有深思熟慮而選擇從眾購買。
(五)攀比成風
攀比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過分追求檔次而不是注重實用性,追求時尚而沒有做到適度消費。在現實中,攀比東西可以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手機電腦等貴價消耗品。更嚴重的是,為了攀比一些超出自己經濟能力范圍外的貴價消耗品,一些人會不惜走上網貸之路,拆東墻補西墻,無法承擔結果后便草草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痛惜不已。
四、消費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消費水平整體提高,新一代的新青年——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費逐漸的多樣化,豐富化,消費結構也日益的產生變化,呈現新時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其中也不免產生了許多的消費問題。
(一)節約意識薄弱,缺少計劃能力
大學生是社會群體中相對比較自由但卻沒有自身收入的社會群體,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大學第一次享有自己自由支配各類費用的能力,這便使得他們不會約束自己消費,有時候往往會放縱自己,大肆消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見許多學生,到了期末生活費花光,連車費都沒剩。“‘花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是當今有職業、有穩定經濟來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貸款買房、買車將現代人張揚而心說的消費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然而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大學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負翁一族。”缺少計劃能力,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開通并使用花唄等提前透支消費的人群較多,這體現出了很多大學生消費的無計劃性。
(二)攀比炫耀性消費凸顯
所謂“炫耀性消費”,指的是富裕的上層階級通過對物品的超出實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費性、奢侈性和鋪張浪費,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錢財力和社會地位,以及這種地位所帶來的榮耀、聲望和名譽,這是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關于制度的經濟研究》一書中提出來的概念。大學生對金錢對消費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因此,在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消費逐漸偏向一種攀比和炫耀性消費。在大學中,甚至是整個社會階層都會出現兩種階級化的分類,即相對富有與相對貧窮,這種相對富有與相對貧窮的差距就會在消費上體現出來,在大學校園中,我們經常會看見許多人穿戴各種消奢侈商品,但是有一部分人在家庭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也立志追求這些奢侈品,試圖攀比與炫耀,從而導致大學生攀比消費性消費的情況日益顯著,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產生。
(三)“網紅”經濟的誘導及自身控制力薄弱
隨著網紅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大學生成為了網紅經濟消費的重要群體,如今,現代社會每一天都有許多網紅在直播帶貨,引導觀看者消費,其中這有許多的大學生被引導消費。在這些直播帶貨中的商品有許多是自身沒有必要的,但由于自身控制力的不足,導致大學生不必要的消費增加,這也是大學生消費重要問題之一。
五、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
(一)網絡和媒體夸大了消費傾向
由于大學生的時間充裕,同時對自己的金錢有一定的自由度掌控后,大學生逐步成為了網絡消費的重要群體,也是網絡購物的主力軍。同時,從我們調查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已經開通并且使用了花唄等透支消費的電商產品,這表明花唄,白條等這類透支性電商產品的發展,為大學生的消費進行了一定的透支度,進一步增強了大學生金錢的自由度,導致大學生無節制消費。另外,由于大學生身處網絡時代,各界消息流通迅速,而一些期刊、媒體等片面報道一些高消費和高享受的現象,給大學生帶來了錯誤的消費導向。
(二)父母消費行為的潛移默化
從家庭角度分析,父母是孩子首先模仿的對象,具有好的消費觀念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來好的消費習慣,然而也有一些父母自身存在著一定的消費缺點,從而引導孩子放縱消費,缺乏理財意識。隨著網絡消費的普及,很多父母自身的控制力也嚴重不足,不能合理控制自身的消費,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形成了一種缺乏理財意識的思維。其次,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整個家庭成員都圍繞著一個孩子,是將孩子視為珍寶,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無條件完成,這就形成了孩子一種畸形的心理觀念,即一種有求必應的觀念,從而成為一名自我主義者。同時,現在許多的父母也存在攀比心理,一部分父母在看見別人家的孩子穿名牌戴名牌時,就會產生一種攀比心理,力求在物質上與其他家庭達到平等,獲得尊重,從而導致孩子在這種消費引導下產生不合理的消費行為,養成攀比成性的消費習慣。
(三)自我管控意識薄弱
剛步入大學,才開始自由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控制力都還沒有進一步的增強,此時,由于大多數大學生受從眾心理與攀比心理作用的影響,放縱自己消費。同時,由于大學相對自由的影響,使得多數大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習轉移到了自身外表的裝扮以及社交,根據我們研究發現,大學生透支消費兩大用途作用于化妝品、服飾及聚餐聚會,其中化妝品,服飾等占59.61%,聚會聚餐占51.23%。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受到網紅推薦的影響而消費購物,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薄弱,自主意識不夠強烈,自身精神境界還比較淺薄,容易受外界影響。
(四)學校教育管理的短缺
影響大學生消費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學校的教育管理,學校是教育學生觀念意識形成的關鍵地,如今各大高校,雖然注重對大學生的德育培養,但缺少對學生系統化、全方位的教導,多為理論指導,缺乏實踐訓練。大多數的高校對于學生德育的造化普遍趨于形式,并沒有實質的效果,這就使得大學生理智消費更為艱難。同時,學校對于環境治理的力度也很薄弱,學校周邊環境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較大的,例如學校周邊眾多的餐廳、咖啡館、游戲室等一些娛樂性場所,這些娛樂性場所會無意識的引導大學生消費。
六、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已經有著自己獨特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消費現象,比如沖動消費,網絡經濟時代的網紅經濟消費,校園貸,還有“雙十一”和“雙十二”的“剁手”沖動性消費,以及一些攀比性消費等等,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知道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主要有四個: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自身原因以及學校教育。我們將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建設性建議。通過多管齊下、全方位協調、通力合作,共同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性消費觀。
(二)對策建議
1、整頓社會大環境,還給大學生一個安全綠色的消費環境
當前大學生存在著種種不合理消費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會缺乏健康的消費文化及消費方式的引導。因此,我們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具有良好的消費風氣引領大學生消費。如花唄類提前消費的網絡平臺降低大學生的提前消費金額,以此節制大學生的沖動性消費。另外,各大新聞媒體、電視等平臺應多報道正能量、綠色消費的信息,不斷章取義地錯誤引導大學生消費。學校應整頓周邊消費環境,杜絕非法不良商家的進入,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心的消費環境。國家應加強對大學生關于征信系統及校園貸等方面知識的普及,盡量減少大學生落入“經濟危機”的大網。同時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
2、父母做好榜樣,教育引導下一代
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觀,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家庭的作用必不可少。父母是子女的“榜樣”,做得正確就是好榜樣,錯誤的做法則起到反面作用。家長要把自己“勤儉持家、綠色節約”的消費行為言傳身教給子女,讓子女明白掙錢的不易,擺脫依賴心理,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家長在做好言傳身教的同時,要及時了解子女的消費狀況,對其消費情況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而對于學生在其他方面如:游戲、戀愛、追求時尚等方面的開支,家長應適度供給,不僅要考慮到家庭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到是否會使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心理以及鋪張浪費等不良消費行為。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觀。
3、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樹立良好消費觀念
大學生作為一個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的特殊群體,其思想觀念經常搖擺不定。通常消費心理與消費習慣與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是緊密相聯的。培養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的消費上,我們都要拒絕盲目從眾,增強自律自主意識。當然,好的從眾行為如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等是應該提倡的。在消費中堅持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和自身素養,不與他人攀比,消費量力而行,不貪圖享受。
據研究,大部分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剛好花完,只有少數人在月末還有剩余的。就這方面而言,我們建議當代大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經濟獨立意識并建立起自己的儲蓄觀念,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為以后出入社會夯實基礎。
4、學校加強教育管理,結合理論與實踐
在理論層面,學校應該通過事實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行為的知指導,特別使在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各種套路貸層出不窮,大學生雖然文化水平已經達到平均水平,但在實踐方面還比較薄弱,容易中圈套。學校應加強這方面知識的普及,同時還可以進行模擬訓練,幫助大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危害。高校還可以建設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在大學生理性消費觀的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輔導員、學生黨支部、團組織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的有效作用,引導理性消費輿論,積極營造健康消費、合理消費的校園氛圍。在校園內也可以多開展關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專題或者競賽,引領學生綠色消費。因為,大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園內各種觀念和行為的影響,其消費觀和消費行為也是如此。
在實踐層面,學校可以多鼓勵大學生假期兼職以及校內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不僅能減輕家庭負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起勤儉節約、理性消費的正確的消費觀念。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教會大學生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也就是培養大學生的財商。它能使大學生有效控制自己,減少沖動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J]. 王曉娣,韓夢思.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社 第560期.2017(05)
[2]關于大學生消費觀的思考[J]. 姜順洲,黃淑娟.?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04)
[3]王雅茜,吳文文.淺析“雙十一”期間大學生的網絡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3):213-214.
[4]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與問題探析[J]. 梅雪蓮.?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