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學英
【摘要】初中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辯論能力的堪憂,如何才能提高口語交際表達能力中的辯論能力?本文以白銀市第五中學初中生的辯論能力為研究對象,組織開展辯論活動,研究初中生辯論能力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摸索出三個突破口:擴大知識儲備,落實“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教學 ,開展好課前三分鐘活動。
【關鍵詞】初中生? 口語表達? 辯論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050-01
口語交際就是,交流者之間、不同說話者之間的語言內才存在的關系。現實教學中老師無意識地把雙向交流變成輻射型交流,交流的要素都成了在老師這里進行中轉。事實上,這種情景下的語言交流交際狀態已經變味了,大都不是學生真實的想法。學生的辯論能力得不到發掘和提升,為此本文談談如何培養提升中學生的辯論能力。
1.辯論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集中體現
一個人的文化積累,知識層面,推理能力,道德涵養,共同構架起他的語言表達。人教版初中語文在綜合性學習模塊中加大語言實踐,辯論也是重點研究推廣的形式之一,是提高口語表達的有效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擴大知識儲備。認知能力是一位優秀辯論者的基本能力。只有建立在雄厚的知識儲備上,論說才具有說服力。首先,中學生應學好課本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出師表》和《三顧茅廬》中的諸葛亮形象相比有何不同。回答此問題,首先要對課文知識很熟悉。兩文寫作時代背景不同,《三顧茅廬》中,諸葛亮才準備出山,未出茅廬已洞見天下大勢的曠世奇才,作者極盡鋪墊渲染諸葛亮的志趣與眾不同。《出師表》中諸葛亮已是托孤重臣,出師前面對新君國事提出三條建議: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忠君愛國,深謀遠慮的一個政治家形象呼之欲出。面對此類問題必須熟知課本,會抓要點。因此只有具備了大量的知識儲備,不斷積累知識,掌握真理,才能在辯論中游刃有余。
2.落實“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教學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課本(教育部審定2016)編排三個年級六冊課本“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教學課程。七上導學:本冊學習的是寫作、口語交際的基本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口語交際”的教學是專門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表達是語言的輸出,聽就是語言的輸入。只有先學會聽方可交流。學生應練習說話,多磨練,說得多了就熟練了。首先,良好的氛圍是前提,我們應該打造一個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說的勇氣、機會,指導學生表達做到言之有物,內容充實、條理清晰。其次,我們要多鼓勵學生發言,利用好課堂生成教學資源。最后重視朗讀和復述。教材上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語言都極其優美。朗讀不但可以加深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力,而且還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復述是在學生朗讀記憶的基礎之上,重新對課文內容的組織加工,復述倒逼朗讀記憶能力,復述也是對文章的一種重組。復述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是很好的鍛煉。綜合教學實踐的特點是重視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強調知、情、意、行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審美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說,跟著課堂的節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思考的過程,在思考后學生主動地回答,課堂發言的主人始終是學生,充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適時給予指導,引發學生思考,推進活動。最后思考的結果最好由學生得出。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得到切實的提高。落實并充分利用“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教學板塊,提高學生說話和辯論能力。
3.開展好課前三分鐘活動
課前三分鐘活動以靈活、操作性強的優勢成為課堂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利用課前三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學生說話的方式,以提高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鍛煉膽魄,充分體現新課程“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活動的內容自由,模式固定,要求明確,它為師生共同學習、成長開辟了一片新天地。活動方式以小組活動為主,小組各成員有分工,各成員擔任不同的任務。
提出要求,形成模式,規范主持。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對其中的細節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在提出要求后花一段時間訓練、跟進,使其扎扎實實地開展,不流于形式。(1)充分準備。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主持人要在前一天向將輪到的同學確認: 準備好了沒有?(2)有些學生說話的聲音太小,其他同學因為聽不見,就鬧哄哄的,影響了整個活動的進行。因此大家不要說話,可以用舉手示意的方法,“告訴”說話的同學:聲音還要大點;如果沒有改善,可以不評分。(3)在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傾聽,如果說話或不留心,主持人有權扣該同學所在小組的分數。(4)評價的時候,要先評優點,再評缺點,不能有惡意誹謗的事情發生。(5)統一評分的手勢,要求全班都要參與。(6)對于每一個參與的同學,都要用熱烈的掌聲歡迎。
程序如下:“課前三分鐘”現在開始,有請 XXX 同學來主持,大家歡迎!(掌聲)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是…… ?我的……講完了,請大家給我提出寶貴意見(或是大家有什么補充)三人點評或補充。課前三分鐘到此結束,請老師上課。
在開始的時候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敢說的能力,但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增加些難度,比如進行自由朗誦、演講甚至即席演講、圍繞一個話題自由辯論。最后就教師要及時引領性點評,可讓學生也參與點評,教師做針對性發言,要切中肯綮,要言不煩。
4.語言訓練層次目標:清晰、準確;流暢、自如;豐富、多彩 清晰,主要指說話者的吐字發音要符合普通話的標準,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適度,能把每個字音、詞語、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順暢的表達出來,讓聽話者聽得真切明白。準確,主要是指口語表達要合乎規范:一是語言規范;二是邏輯規范。前者指口語表達時要遵守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約定俗成的一些規范。邏輯規范,就是要求口語表達時所使用的概念、判斷、推理、證明等思維模式必須符合邏輯。流暢,主要指說話的流利暢達、連貫無阻。口頭表達內容結構要非常清晰,開頭和結尾能相照應,詳略處理得當,既沒有冗繁累贅,也不顯得支離破碎分不清主次,句子結構相對完整,不能出現病句。自如,主要是指口語表達已達到熟練的程度。流暢自如的要求比較高,只有表達者對自己所要講述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思維敏捷、暢達,又具備相應的口語操作實踐,以及在大量的實踐基礎上所擁有的相當嫻熟的口語操作功夫,才可望達到如此水平。豐富、多彩,這是在清晰準確、流暢自如的基礎上,口語表達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豐富,是指口語表達的內容要充實、具體,語言要豐富、具有力度,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要和諧統一,產生整體上的最佳效果。要做到思想內容豐滿、深刻,材料詳實,表達方式靈活、語氣富于變化、節奏張弛有度。多彩,主要是指在表達豐富的基礎上,使口語的運用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效果。無論是敘事說理、抒情表意,都具有形象色彩、情感色彩、理性色彩和風格色彩,從而使生動活潑的表達,產生感人的魅力和征服力。
擴大知識儲備,落實“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教學,開展好課前三分鐘活動,結合語言訓練三個層次目標。通過循序漸進、科學訓練、反復實踐,相信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辯論能力一定能達到預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