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佳
【摘要】九年級是初中生一個極為關鍵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要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在如此大的壓力下,很多學生都很有可能產生心理疲勞,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甚至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而語文這門學科是學生交際的工具,是一門人文性很高的學科,如果學生心理上存在問題的話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措施,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疏導。
【關鍵詞】九年級? 語文? 教學滲透? 心理疏導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39-01
一、營造民主合作的班級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每一個契機來給學生創造一個溫馨的學習氛圍,在溫馨的環境之下,學生將會更主動的向教師或者同學來傾訴自己的內心,以此來發泄自己內心不好的情緒,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將所有的壞心情放在心中進而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例如在班會中,可以和學生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來緩解氣氛,給學生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千萬不能班主任一言堂,要讓學生參與到選舉過程中來,讓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使整個班集體更加具有凝聚力。
二、建立學生資料庫,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自身獨一無二的生活經歷,每個人之間的差異都非常大,而且他們又處在九年級這個特殊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多多觀察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歸類,對于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辦法來展開心理疏導活動。
1.成績優秀
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某一單科成績不夠優秀,但是總體成績優秀,還有一類就是不管是整體上還是單獨每一科都很優秀。
對于第一類學生來說,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注,這就導致這類學生非常有可能承受了過大的壓力,每一次考試不擅長的科目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這類學生的情緒經常處在一個緊張焦慮的狀態下,過多的關注很容易讓他們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產生害怕的心理。教師在遇到這類學生時要適當的給予鼓勵,安排其他單科優秀的學生來給他們進行輔導,注重穩定學生的情緒,不要讓學生過多的給自己壓力,要學會有舍有棄。
對于第二類學生來說,他們每一科成績都很優秀說明自身自控力較強,因此對于家長和老師的叮囑容易產生不耐煩的想法,還很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優秀而不屑與其他學生交往。這類學生語文老師可以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來進行教育,在學生遭遇到挫折時教師需要和他交流拉近距離,避免發生由于學生自負心過強而與其他學生關系不好的情況發生。
2.成績中等
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壓力是最大的,這類學生成績又不是特別差,但是又很難提高,因此平常會對成績過于看重,這類學生通常自尊心很強且非常敏感,語文老師在進行心理疏導時要注意這類學生,及時的幫助他們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定解決方法,幫助他們分析自身薄弱的地方,合理的制定下短期目標,讓他們一點點的慢慢進步,用每一次的進步來讓學生重拾信心。
3.成績較差
成績較差的學生也大多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這類學生大都畏懼考試,害怕成績公布的時候,自控力很差,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就會回避,而不愿意花費時間去鉆研,因此教師需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首先要幫助他們提高成績,主要以鼓勵法為主,抓住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來加強學生的自信心,設計一些難度適合的題目來喚起學生的上進心。
三、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各種心理活動
九年級是一個關鍵時期,學生心理在成熟和不成熟之間過渡,個體差異性較大,所以在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時一定要有計劃性的進行,在教學實踐中融入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首先可以讓前幾屆成功的學生來給應屆學生開座談會,讓他們之間互相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消除應屆學生心中的焦慮感,讓學長學姐們講述自身奮斗的經歷,讓學生對于初三的生活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對接下來如何規劃初三的生活提供一點啟發,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
其次,九年級的學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定位。對此,語文老師可以發放一則問卷調查,讓學生反思自身的優缺點,教師在進行心理疏導時就要抓住學生性格中的閃光點來進行放大,幫助學生尋求心理上的平衡。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九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疏導是非常有利于語文學習的,也符合當下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很多人都呼吁做到“以人為本”,在教學時將注意力聚焦在學生本人身上,這樣更能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梅. 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9:2.
[2]林志峰.九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疏導的策略研究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8(0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