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虎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手段之一,培養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輸入語言,為語言的有效輸出奠定基礎。只有經過大量閱讀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但是具體而言如何做呢?筆者從多年教學經驗中發現,讓學生愛上閱讀、自主閱讀、深度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保障。因此,本文筆者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以互動為方向,探討如何以互動引領學生深度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互動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98-02
1.小學語文閱讀互動教學的基本導向
小學語文閱讀互動教學的最終導向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但同時也強調:閱讀過程應該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強化學生閱讀體驗,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建立師生友好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深度交流,如此一來,既可以保證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完成閱讀活動,同時也能滿足互動所需要的條件。當然,為了保證小學語文閱讀互動教學,我們還應該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心理變化為基礎展開教學活動,比如情境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等來合理導入閱讀內容,強化師生、生生、生本互動樂趣。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藝術
2.1情景劇扮演,強化生本互動
從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來看,大部分課文內容都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了迎合小學生天真思想,課文內容也極具靈動有趣。有些課文我們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有趣的、活潑的語言來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參與體驗,進行角色扮演。例如《青蛙賣泥塘》這篇課文就可以通過情景劇扮演的形式來開展。學生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可以扮演青蛙、老牛、小鳥、野鴨、蝴蝶、小兔……等等角色,然后由教師選角表演,學生表演前我們還可以先從網上找取相關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將課本內容演繹出來。
情境的設定不僅能夠帶動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提高學生對文本中每一個角色形象的認識,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獲得參與感。
2.2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互動
相關研究表明,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無論是寫作還是閱讀,當學生置身于一個讓他舒適的環境中,效率總是要高于一個嚴肅、緊張的氛圍中學習的。因此,作為新時代語文教師,我們應盡可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由表達、敢于表達,說出自己的心聲,促進師生良好互動。
例如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以采取猜謎語的形式來導入新課,教師說謎語,學生猜謎底。出示謎語:家住暗角里,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打仗逞英雄。(打一動物:蟋蟀)我說你來猜,師生互動呈現在一問一答之間。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深受學生喜歡,同時學生也愿意積極和教師交流,從而提高師生互動效率。
2.3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
小組合作學習是每一學科教師都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最突出的特點在于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合作共贏的學習氛圍,教師成為了課堂的引導者,整個合作學習過程學生可以更自由、更舒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同時,合作能力也是未來社會人才必備能力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協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之一。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也要科學的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棗核》這篇課文為例,我們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后,就需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此時就可以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展開閱讀教學活動。具體執行如下:
首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棗核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畫出相關語句。
其次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
最后引導學生匯報交流小組學習成果:教師提問,學生回答:①棗核是一個勤勞能干的孩子,從哪里能看出來?②棗核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從哪些事情中能看出來?③棗核是怎樣幫鄉親們奪回牲口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④棗核是怎樣機智脫險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文學習過程之中,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有利于學生思維生長和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強化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3.小結
一言蔽之,互動教學的目的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應該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節奏地落實互動教學,將課堂精彩留給學生,將學習智慧教給學生。
參考文獻:
[1]朱曉潔.漫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