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增智
【摘要】隨著科技教育的不斷發展,語文教育也逐漸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元化的趨勢。初中生處于生理和心理急劇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效率方面是比較強的。但是,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夠強,需要教師加以指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創新教學方式,教師就一定要開拓思維,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語文授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學生的學習動力,濃厚語文教學的氛圍,為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斷努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境教學 有效運用
初中語文是中學各學科的基礎科目,首先,語文作為“萬能科目”,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幫助其他科目進行理解,它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其次,語文的學習是我們日常表達的關鍵,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緊抓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讓語文知識充滿樂趣。最后,初中語文的情境教學模式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的關鍵性手段,一定要將語文情境教學法貫徹落實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固定單一,沒有創新性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的模式選擇上呈現出單一枯燥的狀態,教師只顧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如何,不管學生希望用什么樣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是將語文成績看的太重,導致教學的過程都是圍繞著語文試題的內容在進行,沒有了語文本真的色彩,更加缺少了語文的魅力。同時,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形式單一,沒有進行創新性的改進,一般都是常規上課,沒有將新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帶入其中。
2.課堂氛圍壓抑低沉,沒有活躍性
有的教師不能將課堂的氛圍烘托好,導致課堂一直是死氣沉沉,沒有相應的改善,同時這樣的聽課氛圍會讓學生產生排斥語文課堂,排斥語文學習的情緒,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活躍性,這是最可怕的現象,因為學生如果一旦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這對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和發揮。
3.課堂內容枯燥無味,語文核心素養得不到提升
以上的原因會直接導致課堂的內容是非常枯燥的,在語文的課堂中找不到任何關于興趣點觸發的地方,這樣直接會導致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不到培養,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只是膚淺地學習,沒有深入文本的內部進行學習,學生也只是學習的機器,沒有自己思考和展現的空間,這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二、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枯燥,就一定要將情境教學模式帶入到課堂中,讓情境教學的優勢能很好地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這是我們在情景教學的研討中發現的,并且在我們的課堂中進行不斷的實踐。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有利于促進課堂氛圍的濃厚,幫助學生建立濃厚的學習氣氛,把握學生的內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的認知中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在語文的教學中,不斷深化課堂的氛圍,提升學生發現自己和表達自己的途徑,建立學生自己發展的平臺,讓學生能在認知中不斷提升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在情境的設置下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把握語文學習的技巧,掌握語文學習的步驟,促進課堂的不斷發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方法
1.設計別具一格的情景教學內容,增強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性
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在備課的階段下好功夫,對語文課堂中的情境教學法能進行別具一格的設計,讓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引下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升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興趣和注意力,幫助學生在情境教學法的引導下,能學會語文的遣詞造句,學會品讀文章的內涵,感受作者的獨特心境,不斷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初中生在身心發展方面都是極為快速的,在課堂中很多情況下都會呈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時教師就要豐富上課的內容,讓學生能在教師的情景化設計中,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學習興趣,更快地進入語文課堂的氛圍中來。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就能將情景教學的內容穿插到文章的教學中,讓安徒生童話的趣味性和貼近學生內心方面相互結合,讓學生能融入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并且自己當課文的小導演,分組進行展演,學生經過自編自導自演,并且自己制作道具這個階段,不僅能將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表演,這不僅是展示學生自身的一個機會,還是學生進行思考和自我提升的機會。學生通過教師給予的平臺進行表演,這是情境教學法的重要貫徹,也是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自實踐后的情境展示,這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內化,用生活的眼光看待語文,用更加貼近生活的手段去感受語文,這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將語文課堂氛圍提升的重要途徑。
2.用貼近生活的問題導入情境教學設計,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好的課堂導入在學生中間具有非常大的魔力,能將學生的思考能力逐漸地發掘出來,并且給予學生更好的思維發展空間。學生是我們課堂的主體,我們要逐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生的思維發展方面不斷地 縱深延續,提升學生的思想魅力。例如,在初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一定要設置一系列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去觀察和思考,通過學生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世界,并且感受生活中的變化。春天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也是每位學生能通過觀察而看出變化的一個季節,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大自然的觀察,想想自己身邊的春天和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有何不同,對比不同的地方請學生用自己的手筆描繪一下春天,帶領全班的同學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提升同學們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春天的感受,這是我們教師在初中語文情境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自己發現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進行語文透徹性學習的關鍵性手段,這才是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主解決的方式,是我們語文課堂應該呈現的狀態。
四、小結
總之,想要真正在教學情境設計中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始,逐漸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參與并且積極探索,這樣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師也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揚棄,發掘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讓情境教學產生的神奇魔力在初中課堂上充分發揮和施展,讓初中生能更好地在語文課堂中發揮自己的才能,提升語文課堂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新強.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低效現狀及其分析[J].基礎教育,2008,(10).
[2]劉召元.作文教學新視野:作文生活化——從國家級初中語文“改進作文教學”專題看中學作文教學的前景[J].作文教學研究,2008,(2).
[3]商乃勇.芻議中學語文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考試周刊,2007,(51).
[4]賴業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語文,2013,(05) :58.
[5]郭迎春.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1,(02):75.
[6]周麗娜.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未來英才,2016,(1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