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對“英語+小語種”復語型人才的需求,使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并開設二外阿拉伯語課程。但由于阿拉伯語難度大,實際的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困難。如何改進二外阿語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優秀的多語種復合型人才,是我國高校二外阿語教學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本文立足教學實踐經驗,試總結二外阿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二外阿語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一帶一路”? 第二外語(阿拉伯語)? 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H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36-02
一、二外阿語的教學目標
(一)開設二外阿語課程的現實性和必要性。阿拉伯語因其政治、經濟、文化等背景在世界語言中占據獨特的重要性?!耙粠б宦贰睉鹇砸踩鎺恿酥邪㈥P系的發展,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順應發展趨勢,開始學習和運用阿拉伯語。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是“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對外交流使用的主要語種,但“一帶一路”建設還需要了解沿線國家的文化,與人民更好地溝通,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通”之中的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則需要語言搭橋,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溝通的工具。除了英語,學習沿線國家的語言也非常重要,“英語+小語種”復語型人才的培養就隨之受到重視,因此,阿拉伯語課程作為選修課、第二外語課,不斷在高校中開設起來。
(二)二外阿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育部《第二外語教學大綱》指出,二外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譯和聽的能力、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能以二外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并為全面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一門語言課程,首要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包括字母書寫、發音、語法等,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學習一門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與學習語言本身同樣重要。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紀阿拉伯帝國各族人民在吸收融合東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礎上共同創造的具有伊斯蘭特點的一種文化,阿拉伯語作為這種文化的載體,無不體現著該文化的悠久歷史和伊斯蘭特色。盡管與阿拉伯相關的詞匯、新聞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但是阿拉伯世界在人們的腦海中仍然是固有的印象,遙遠、神秘、充滿異域風情。加之近年來一些阿拉伯國家恐怖主義泛濫,動亂不安,社會上許多民眾對阿拉伯民族、伊斯蘭宗教產生嚴重的偏見。這種偏見正是因為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缺乏全面的、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因此,二外阿語課程除了教語言,文化講解也必不可少,使學生揭開阿拉伯世界神秘的面紗,了解其文化背景、宗教禮儀、生活習俗,具備全球意識和開放的心態,在交際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二外阿語的教學困難
盡管高校為英語專業增設阿拉伯語二外課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選課人數不足,開課不開班。一般情況下,高校二外課程會開設多個語種,供學生自由選擇,選課人數達到規定的數量即可開班。而阿拉伯語是公認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感興趣,但往往因為難度太大,轉而選擇簡單易學或者自己更感興趣的語種,如日語、韓語、西班牙語等。所以,阿拉伯語二外課容易面臨選課學生不足無法開班的問題。
(二)課程設置不夠系統完善。二外課作為輔助課程,一周只有4課時,一學期共72課時,而之后的學期課時更是減半。在如此有限的課時,要掌握一門全新的、復雜的外語,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此外,二外阿拉伯語課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其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比如,教材的嚴重匱乏,目前一般會選用高校阿拉伯語專業一年級的基礎教材。專業學習課程的教材,內容詳細、全面、深入,難度自然也非常大,比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編阿拉伯語》、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阿拉伯語基礎教程》等系列教材。其他自學、“一點通”類的教材又太過于簡單,不成體系,不適合用作課程教材。在目前的狀況下,教師只能使用專業教材,別無他選。
(三)阿拉伯語學習難度大。阿拉伯語屬閃含語,是世界上公認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大部分二外學生在上了幾次課之后便表示“阿拉伯語真的好難”。
1.入門字母學習難。阿拉伯語共有28個字母,發音方面,頂音、喉音、顫音是英語和漢語中都沒有的,學生開始接觸這類發音時完全不適應,短時間內很難掌握。書寫方面,字母單獨書寫與在單詞詞首、詞中、詞尾的書寫形態相差較大,有些字母的基本形態相同,但字母里點的個數、位置不同,導致學生容易混淆,記憶困難。拼讀方面,由于阿拉伯語沒有脫離輔音而獨立存在的元音字母,元音是通過發音符號與輔音拼讀而成,在阿拉伯語一共有十三個發音符號,除去字母本音靜符之外,也就是說每個字母與發音符號構成十二個音素。只有對發音符號、字母發音、字母書寫規則熟練掌握后,才能順利拼讀生詞、句子。入門階段的難度可見一斑。
2.阿拉伯語語法復雜。名詞有性(陰、陽性)、數(單數、雙數、復數)、格(主格、賓格、屬格)、指(泛指、確指)之分,動詞有過去式、現在式,且分別有14個人稱變位。在教學實踐中,有時遇到一些語法點,教師往往無法避免要給學生講解,但語法點講多了,學生掌握不好反而記憶更加混亂。
3.應用效果不佳。阿拉伯語學習本身難度大,加上課時有限,且學生本專業學習任務重,課下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練習,整個課程學下來,只能勉強應付考試,無法達到一個自如使用阿語的狀態,更達不到二外教學大綱的目標。
三、提高二外阿語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客觀方面。應該提高對第二外語的認識,加強和重視第二外語教學。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無不開設第二外語課程,可見其重要性,它是我國外語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語專業學生拓寬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考研、就業有切實的作用。尤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沿線各國日益增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使英語+小語種復語型應用人才在市場上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英語專業的第二外語課就是培養這類人才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應該包括阿拉伯語在內的各語種二外課程更多的重視,在師資培養、師資職稱晉升、課程設置、教學實踐等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二)主觀方面。由于各高校實際情況不同,英語專業本身課時多、任務重,客觀條件很難改變,要應對二外阿拉伯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提高教學效果,首先只能從師生主觀方面的努力做起。
1.做好二外阿語課程宣傳,保證足夠的選課人數。任課教師在選課前做好宣傳工作,比如,在相關年級開展有關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的講座,增加學生對阿拉伯語了解,消除學生對阿語的固有印象,提高學生學習阿語的興趣。再比如,開展專門介紹二外阿語課程的講座,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和目標、考核方法和范圍、成績評定規則、已選課學生的學習反饋和建議等,從而消除學生的顧慮,增加選課的人數。
2.改進二外阿語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學有效性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著眼于教學過程內在規律的分析”,“研究如何優化組織和實施教學,以有效地完成和實現既定的教學任務和目的”。
1)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適當放慢教學進度,減輕教學難度。阿拉伯語本身難度大,且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對新語言的認知和接受度也是有限的,不能為了趕進度,給學生灌輸式地講解過多的內容,否則教學效果會適得其反。阿拉伯語語法規則精細復雜,不能以阿語專業的標準來要求二外學生,應適當降低語法難度,更多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
2)做到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耙詫W生為主體”是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激發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對所學知識體系進行有意義的自主構建的一種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用在二外阿語教學中,也就是教師應該多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多練習、多思考,對新學的知識點“趁熱打鐵”,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初期階段學生對阿語字母的發音和書寫規則(阿語共28個字母,書寫變化復雜,有單獨寫、在詞首、詞中、詞尾寫法的變化)的練習和掌握,是阿語入門至關重要的一步。
3)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也會影響學習的效率。比如,在學習字母階段,教師可以制作字母卡片,讓學生認讀,或者給學生觀看阿拉伯語字母歌曲視頻, 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加強記憶。入門階段完成后,可以給學生觀看簡單的阿拉伯語動畫、電影等,讓學生說出自己聽到的詞語、句子,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小游戲和小競賽來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
3.語言教學與文化導入相結合。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交際的工具,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尤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阿交往密切,但仍然有很多人對阿拉伯世界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誤解。他們可能認為阿拉伯國家都是石油富國、男子都可以娶四個老婆、所有的女性都是只能穿黑長袍等等,但事實并非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阿拉伯世界在發生變化,也面臨著各種復雜的實際情況。所以,要消除誤解,就要了解文化。可以給學生介紹阿拉伯飲食、服飾文化,書法藝術,伊斯蘭宗教文化,日常生活和交往各個方面豐富的宗教用語等等。學生們只有了解了對方的文化,才能清楚他們的習慣、特點、禮儀、禁忌等,在交際中保持自信、自如和尊重的態度,達到理想的交際目標,成為更加優秀的“英語+阿拉伯語”復合型外語人才。
結語
阿拉伯語在高校英語專業二外課程設置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將使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二外阿語課。任課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國家的方針戰略,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和計劃,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認真反思總結,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深刻思考和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曹銀舉.對高校第二外語教學進行改革的建議[J].河南教育,2009.
[2]崔金帥,李可兒.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第二外語教學現狀及改革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5).
[3]馬冬,陳豐艷.“英語+小語種”復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以“一帶一路”為視角[J].知與行,2019,(1).
[4]劉瑾.高校阿拉伯語二外教學改革與探討[J].山東工會論壇,2015,(1).
[5]王麗.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英語+小語種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J].高教學刊,2016,(15).
作者簡介:
夏小燕(1991-),女,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言學、阿拉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