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現階段市政道路建設緊跟城市建設步伐,同時也正在往更高品質、更加快捷的方向不斷發展;隨著市政道路逐漸改造擴寬,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難點也會隨之轉變,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員能夠切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措施上的創新管理,確保各環節難點在處理上都能夠得到更好的技術保障,從而推動市政道路施工品質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技術難點;解決措施
1、市政道路具體施工特征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過程中,必定會伴隨著一些相關的問題出現。其一,環境景觀的物質性老化問題。正常情況下,道路在使用的過程中會一直處于損耗的狀態,當磨損至一定程度后,必須通過定期的維修與保養才能夠延長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另外,反復挖掘對道路的質量也會造成影響,因此,道路的修復及保養工作將更為重要;其二,道路施工功能性老化問題。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的道路交通也會隨之發展起來,對道路基本設施進行更大的使用,導致道路施工功能性老化。假如因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道路的使用一直處于超負荷的狀態,道路就會加速老化程度,減少使用壽命;其三,道路結構性老化問題。城市的道路結構應伴隨著城市發展及經濟中心的轉移而進行調整。隨著城市內交通工具的增多,導致發生交通擁堵,尤其是經濟中心附近交通擁堵狀況更為明顯,此時應適當進行道路空間結構的調整,否則將無法繼續為城市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而道路結構進行調整時,相應的附屬設施也需跟隨變化,這極大地提高了市政道路施工的工作量。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術難點
2.1管道溝槽問題
在管道溝槽挖掘前,要提前計算好槽底的標高和溝槽的邊坡坡度,在實際挖掘中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挖掘,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隱患發生的概率。例如,若溝槽底部挖掘的深度過深,就會容易出現管道下沉或斷裂的現象,最終影響溝槽的質量;若溝槽兩邊的坡度太小,就會造成坡邊穩定進而出現坍塌的現象,嚴重影響道路的質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內管溝回填和路基填土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施工整體的質量,但是可能造成路內管溝回填和路基填土質量不達標準的因素有很多,回填土的壓實程度是監測道路施工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大體來說回填土的密度越大,說明壓實度越高,也就表明材料整體的性能更好。若是由于施工工藝和技術水平不夠就會使管溝回填和路基填土的密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就會出現路基下沉的現象,時間一長就會造成道路路面斷裂,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
2.2排水管道的技術問題
目前,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排水管使用的是無壓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管道坡度問題,設計時應考慮到利用坡度促進排水,防止出現管內堵塞和水倒流等現象。在按照管道時,還要保證接口的緊密程度,防止因為某一個接口不緊密產生漏水,嚴重時還會造成接口周邊的土方坍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排水管還涉及到排污管道,這類管道的施工操作應更加謹慎,保證投入使用后不會出現漏水污染環境的問題。
2.3道路結構層厚度,處理施工縫的技術問題
任何一項施工工程中都會出現裂縫,有些裂縫是因物理原因不可避免產生的,有些裂縫卻是由于施工過程中因不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施工造成的。前者會隨著時間和工程進展逐漸穩定,無需在工程后期特別處理。但是那些因人為原因造成的裂縫必須著重處理,不然這類裂縫會隨著時間進一步擴大,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成為一大安全隱患。作為衡量道路質量的指標之一的道路結構層厚度,與道路壓實度一樣,對道路表面結構的質量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必須保證這兩方面的質量完全滿足相關要求。
3、市政道路施工技術難點的解決措施
3.1設備方面
市政道路通常選用商品混凝土進行鋪設,若是選用水泥混凝土進行澆筑,應對水泥混凝土做好相應的技術措施。首先,施工現場應當配備充足的振搗設備(插入式振搗棒、平板振搗器),整個攤鋪過程應當進行跟蹤管理,避免攤鋪路段出現漏振的情況發生;其次,對攤鋪設備(水泥混凝土攤鋪整平機、密排式振搗機組)進行定期檢修及維護,并做好相關的驗收記錄,以便出現問題時更快地查明原因進行設備的調整;第三,對路面縮縫進行切割過程,應當注意切縫的寬度以及深度,確保切縫能夠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從而對施工路面起到延長正常使用壽命的效果;最后,若是上層設計為瀝青路面的話,還需要適當進行必要的人工拉毛處理,確保上下層混凝土能夠緊密銜接。
若是選用瀝青混凝土進行攤鋪的話,應配齊相關的碾壓設備,通過對試驗段的碾壓,最終確定碾壓設備機組的組成。首先,應當確定碾壓設備跟進攤鋪設備的距離,即確定初壓開始時間,避免過早碾壓導致瀝青粘附輪胎;其次,應確定碾壓設備的碾壓遍數,碾壓過程是否需要帶振作業,即確保碾壓過程當中不會由于設備帶振影響實際碾壓效果;第三,應對碾壓設備進行定期保養,設備進場前對輪胎進行灑水清理,避免輪胎附著污物;最后,應當配備小型碾壓設備,對于花圃及加寬段等不利大型設備碾壓的段落進行碾壓。
3.2材料方面
由于市政道路材料多為一次外購材料,對于進場材料應當嚴格把關,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以及預埋的管線材料,應當避免因為材料質量原因,導致市政道路在運營階段存在安全隱患。關于商品混凝土攤鋪,應當加強現場控制,并定期對商品混凝土進行抽檢,還需根據施工環境的天氣狀況來調整商品混凝土的各項參數;例如:強降雨過后,施工現場地面較為潮濕,應通知供應單位對所生產的混合料,適當降低一定的含水量或者適當添加相應的外加劑,從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避免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出現離析等不良狀況。管線材料選用,則要求各類管線進場后,必須附帶一系列相關證明材料,其中:包括出廠合格證、該批次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單等。
市政道路施工場地空間有限,故在材料采購階段應根據施工需求以及場地限制等情況綜合考慮材料采購的數量及先后,確保到達施工現場能夠立即投入使用或者能夠有序地進行堆放,避免由于材料堆放原因造成合格材料由于堆積原因出現局部損壞,影響到實際的施工品質,對于損壞的材料應當及時清理出場,避免施工過程當中,出現施工作業人員誤領用損壞材料的情況發生。
3.3完善排水系統施工技術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管道的鋪設要使用水準儀進行跟蹤測量管道內底標高,用經緯儀跟蹤測量管道的軸線,保證管道內底標高和管道軸線都要符合設計圖紙的標準。管道施工要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施工,一旦出現誤差,就可能會影響管道整體的穩定性。由于大多數管道施工是在地下進行挖掘,有可能會在施工中遇到障礙物,這時就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管道的方向和坡度,但一定要保證排水管道能夠順利排水。
3.4改善施工縫的施工技術
當前社會主要使用的施工縫施工技術主要有橫向施工縫處理技術和縱向施工縫處理技術。出現縱向裂縫時,應從縱向裂縫為起點進行全幅的攤鋪,從而盡量減少路面的裂縫,若想減少縱向裂縫,在攤鋪時就要從路邊開始向路中心進行攤鋪。在攤鋪時要對虛鋪的厚度進行規劃,以保證路面整體的平整。
結論:
總而言之,市政道路施工不僅對交通影響巨大,更代表著經濟的發展程度,所以市政道路施工作為城市化過程中的重要建設工程,一定要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對工程管理、路基質量、施工縫處理以及排水系統等多方面技術的研究,來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昊,黃驛涵.芻議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的常見問題和解決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4):236.
[2]李志強.芻議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處理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2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