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永寧


文章編號:WHR201907148
【摘 要】 目的: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應用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的效果進行詳細分析。方法: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8例,隨機分成對照與觀察兩組,每組各24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添加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將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同對照組患者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顯著提高,且患者復發率較低,燒灼感、反流、腹痛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較短,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添加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盡早改善,降低疾病復發率。
【關鍵詞】 反流性食管炎;疏肝和胃湯;應用效果
反流性食管炎是臨床消化科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該病的發生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燒灼感、反流和胸痛等臨床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出現吞咽困難、睡眠障礙及缺鐵性貧血[1]。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通過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由于治療藥物種類繁多,若患者選擇治療方案不佳極易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4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西藥治療、聯合添加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并對比治療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8例,隨機分成對照與觀察兩組,每組各24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5.0±2.5)歲;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5.5±2.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飲食指導。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西藥治療,給予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每次20mg,每日服用2次,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餐前服用,連續治療1個月。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中藥組方:白術、蒼術各15g,丹參、柴胡各12g,金銀花、香附、枳實、郁金、法半夏各9g,旋覆花、延胡索各9g,針對食滯納呆者加萊菔子;血虛者加當歸和阿膠;氣滯者加佛手及綠梅花;腎虛者加熟地黃、枸杞、山藥;濕熱重者加黃芩和防己,以上中藥以水煎制,分早晚各1劑服用,共連續治療2個月。
1.3 觀察標準
詳細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各種癥狀的改善情況及治療后復發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食管黏膜完全恢復,無復發情況則為治療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食管黏膜顯著改善則為有效;患者上述指標無改善或加重,則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患者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用(±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描述,行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計數資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提高,結果為95.8%,且復發率較低,僅為8.3%;相比之下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總有效率僅為75.0%,復發率較高,數據達到了33.3%,兩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計量資料數據對比
治療后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且觀察組燒灼感癥狀改善時間、反流癥狀改善時間、胸痛癥狀改善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指標對比差異顯著,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治療周期長和易反復發作等特征,其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該病的發生與人們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有著密切關聯[2]。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會導致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及缺鐵性貧血等嚴重并發癥[1]。臨床針對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主要采取奧美拉唑及多潘立酮等西藥抑制胃酸分泌、保護食管黏膜及抗感染等治療,治療雖然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卻無法徹底消除疾病根源[3]。因此,近年相關研究針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了中西醫結合治療,通過治療已取得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中醫認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長期飲食失調、情緒低落、體虛疲勞和藥物刺激等多種因素導致的脾胃失調、脈絡失衡及氣機紊亂。所以應以健脾胃、理氣疏肝及化瘀為主要治療方向[2]。本研究中采用的疏肝和胃湯組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氣、溫胃散寒及理氣止痛的功效,方中添加的白術具有燥濕、化濁、止痛的功效;丹參祛瘀、生新、活血;柴胡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金銀花宣散風熱、清熱解毒;香附理氣解郁,調經止痛;郁金疏肝解郁,行氣祛瘀;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旋覆花平喘鎮咳,健胃祛痰;延胡索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同時辨證加減并配合西藥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最終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盡早改善[4]。統計學結果也表明,觀察組患者通過添加疏肝和胃湯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提高,燒灼感、反流、胸痛的臨床癥狀改善較快,且疾病復發情況較少。
綜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可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盡早改善,且其臨床效果較好,復發率較低。
參考文獻
[1] 朱煥金.中醫疏肝和胃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應用意義探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3):9.
[2] Wei T.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Journal of Practical Chinese Medicine,2018,34(11):100-101.
[3] 李川,汪春春,李淑蘭.疏肝清胃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醫療裝備,2017,30(17):133-134.
[4] 劉正海.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5):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