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軍升 沈宏 祁東寧
【摘要】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對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做好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建立技能等級制度,標志著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能型創新性勞動者大軍,培育出勞模、大國工匠邁出堅實的步伐。
【關鍵詞】技能等級評價;職業資格制度;質量管理體系
技能等級評價是未來企業需要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涉及企業如何培養自己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因此要對評價體系、適用范圍、享受待遇等情況進行明確規范,做好與職業資格制度的銜接。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規范制度操作,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一)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搭建質量管理體系框架,需要從制度層面對等級認定的各個環節予以規范,落實有效監督,規范操作流程,實現持續改進,實現PDCA循環,達到企業、職工滿意,保證等級認定工作平穩有效開展,為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二)構筑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是推行技能等級制度的重要保障措施,它能有效發揮職業能力評價在引導培訓、促進就業方面的作用,形成培養人才、使用人次的良性循環。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技能鑒定規定》(勞部發[1993]134號)等有關法律法規文件,企業參照GB/T 19000-2000族標準,建立技能評價質量管理體系,其中包括質量手冊、管理程序、作業指導書三大方面:質量手冊全方位描述了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闡明了方針、目標,明確組織機構及各管理相關人員的職責及權限;管理程序從規范的角度細化工作流程;作業指導書則進行補充和完善。
質量管理體系從立體角度全方位對工作流程、職責分工進行規范,且實行動態調整,還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在審核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動態大循環,優化工作流程,細化工作方法,杜絕違規違紀現象發生,確保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不斷提高。因此,建立并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是為重中之重。
二、公平公正公開,充分體現制度安排
(一)嚴肅考務管理
首先在工作中做到“嚴謹、嚴明、嚴格、嚴肅”的四嚴作風,只有各級領導及工作人員不懈努力,考務管理走向科學化,考風考級更加嚴謹,使廣大職工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潛心鉆研操作技能,切實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順利通過評價。只有做到評價結果公平公正,技能等級評價工作才能持續開展,才能為企業培養更多技術人才,才能有效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二)落實考務制度
(1)堅持“考培分離”原則,在職工進行技能等級評價時,技能考核與技能培訓活動要實行分離,這是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實行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樣做保證了職業培訓工作的健康發展,也促使技能評價工作客觀、公正、科學地進行。
(2)充分利用計算機平臺功能,從申報到資格審核、考場變頻、證書管理、數據統計、工種目錄的查詢等均實行計算機 管理,利用網絡接受國家試題庫的傳遞和指令,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杜絕人為因素。
(3)加強對考評人員的管理,制定命題人員守則,防止在源頭泄密和暗箱操作,在整個命題期間事項絕對隔離和保密處理,杜絕解密事件發生。
(4)精心選用原則性強、工作經驗豐富的監考人員,考試配備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相關人員與監考老師形成互相配合、互相監督的工作機制,在具體分配考室的過程中堅持隨機性、不確定性,注意每一環節的嚴密性。同時對監考人員進行常規化、制度化的教育和約束,每次考室前向大家通報上次考試幾率狀況及注意的問題。
(5)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教育和引導,督促單位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將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車間班組,靠前監考人員宣讀考場規則,進一步對考生記性宣傳教育,事項考風端正、遵章守紀、秩序井然、公平公正的好局面。
三、以效率為先,搭建信息化平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信息時代,從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物聯網的出現,到3D打印、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社會各行各業都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與便利。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大數據”的今天,搭建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是做好技能評價工作的堅強基石。
(一)搭建大數據基礎平臺
以企業人員信息平臺,職工自助系統為依托,運用大數據分析,幫助企業篩選出符合條件職工,鼓勵參加等級評價,實現與職工的互動。職工能夠自助報名、系統自動報名審核、自助交納考試費、自助打印準考證、在自助平臺上查看考試成績等全流程信息化,讓職工體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二)構建技能評價平臺
以考試編排系統、模擬測試系統、綜合評審系統構成企業信息化,用科學、高效、立體、直觀的方式,構建數字化評價方式,實現人員技能等級認定,培養出符合企業用人需要的各型人才。實現基礎平臺與評價平臺相互關聯,才能更加準確高效的進行技能等級評級,才能發揮信息化大數據的優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四、以激勵為先,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以國家推行的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為契機,利用技能提升補貼作為激勵措施,引導職工多學技能,培養一專多能、操檢合一、會一學二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并建立企業自己的長效激勵機制,健全技能人才相關待遇政策,為技能人才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為創新型人才建設提佛那個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才培養、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良性循環。激勵方式可采用:一是等級提升獎勵,對獲得技能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的職工,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從物質方面給與職工積極學習的引導;二是在關鍵崗位中積極推行“首席技師”、“首席員工”制度,通過技能等級評價,積極培養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帶徒傳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給與職工滿足感。
只有實現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才會循序漸進,才會實現職工不斷學習創新,才會助力企業發展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