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群
摘 要 保險業作為現代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社會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保險業內面臨的巨大競爭壓力和自身經營風險,保險公司應該及時做出內部調整。其中集中式財務管理成為目前保險公司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體現在財務人員集中管理、預算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核算集中管理、費用報銷集中管理、財務印鑒和單證集中管理,但當前保險公司集中式財務管理也存在的財務信息系統略顯滯后、分支機構積極性和創造性不高、部分財務決策脫離基層實際、缺乏財務審計支持等問題,對此本文從保險公司集中式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入手,對此提出相應解決建議。
關鍵詞 保險公司 集中式財務管理 改進策略
一、集中式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集中式財務管理是指在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中,將財務管理的決策權、管理權集中于保險總公司手中,總公司管理和控制著公司整體經營的財務規劃和分配,子公司、分公司在財務管理中嚴格執行保險總公司的管理決策規定。這種集中式的財務管理強調的是保險總公司在財務資源調節中的權威性,有利于總公司對于子公司、分公司經營管理的統一指揮和協調,降低管理成本,更好地實現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目標。
(一)財務人員集中管理
保險公司在集中式財務管理下,對于財務人員的集中管理一般是向下屬子公司、分公司實施人員委派制度,在整體的經營管理中,基本思路是:分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員接受總公司財務部門的直接管理,按照總公司的指令對二級機構進行監督管理;中心支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接受分公司財務部門的直接管理,按照分公司的指令對三級機構進行監督管理。在財務人員的選聘上,三級機構財務人員由分公司財務部門負責選擇聘用;二級機構財務人員由總公司財務部門負責選擇聘用。在這種委派制度下,財務人員除了對接自己這一層級的部門負責人外,還要向上級的財務部門進行匯報,尤其是對于一些重大財務事項,需要交由上級財務部門審批。
(二)預算集中管理
保險公司在財務預算中實行的是全面預算集中管理的制度,在實際管理中保險公司總部和分公司進行兩級預算管理,下屬的保險機構財務預算由分公司進行統一的管理。在保險總公司中成立預算集中管理委員會,由總公司的管理委員會來對保險公司整體的財務預算進行集中管理和協調組織。保險總公司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對保險分、支公司的財務預算進行垂直管理,分公司在其內部專門設立預算管理和執行小組,受總公司財務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指揮和管理。
(三)資金集中管理
在資金集中管理中,保險公司實施的是“統一管理、集中運作、統籌調撥、收支分離”的資金管理方式。對于資金的管理,分公司和其他二三級機構無權限進行資金的運用,而統一由保險總公司進行的資金調撥,統籌配置,并對分公司和其他機構的資金收入與支出實施分戶管理,資金的收入及時的上交總公司,資金的支出需要上級公司或者總公司的審批下撥。
(四)核算集中管理
在財務核算中,保險總公司建立統一會計核算系統平臺,制定統一的核算規則,加強了各分支機構核算處理的準確性、規范性、完整性。隨著系統智能化、自動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經濟事項實現了系統自動對接,提高了核算的準確性,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相關風險。
(五)報銷集中管理
保險公司在財務管理中制定了嚴格的報銷制度,對于報銷費用的審批權限進行集中的管理。在財務報銷管理中,各保險分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報銷進行嚴格審查,超出分公司負責人報銷權限范疇的,需要總公司的財務部門審批報銷,同時各級公司業務部門對于各自部門的財務業務真實性進行審核,對于合理性、必要性負責。公司的財務部門對本部門所需要收付的各項款項附件完整性和票據的真偽性進行審核,同時判斷是否符合保險總公司的財務開支標準,強化了各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避免了在報銷過程中出現虛假費用報銷、拆分簽報等違規行為發生。
(六)財務印鑒和單證集中管理
保險公司在財務印鑒管理方面,各分公司的財務專用章由上級部門負責保管,各級部門機構的財務印鑒由指定雙人負責保管和使用,對于用于支付款項的全部印章需由不同人員進行保管。對于公司的單證管理,除了一些由稅務部門印制的發票、收據外,其他的單證都由保險總公司統一印刷,并且總公司建立單證管理系統對于分公司的單證管理、使用等進行檢查和監督。
二、保險公司集中式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信息系統略顯滯后
隨著保險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原有的財務信息系統無法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從信息化建設看已經略顯滯后,不能夠滿足保險公司的日常財務辦公需求,影響和制約了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系統的滯后表現在:第一、財務信息系統隨著核算工作量的增加出現運行緩慢等現象;第二、近些年隨著銀保監會等部門對保險公司數據的嚴格監管,保險公司需要將大量的數據通過手工的方式來錄入,這些在加重財務人員負擔的同時也會造成數據出現誤差的情況;第三、財務信息系統與保險公司的業務系統銜接不充分,未能實現兩個系統的同時同步,對保險公司的戰略布局調整產生制約影響。
(二)分支機構積極性和創造性不高
財務集中管理方式下保險公司各分支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眾多,受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因素影響,往往不同地域的分支機構面臨著不同的經濟和政策監管環境。財務集中式管理對于分支機構的財務負責人來說,他們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各項管理權限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財務核算、費用報銷審批以及稅務政策的具體把控上,受到集團公司和總公司的雙重領導,非常容易造成決策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使得分支機構的財務負責人無法抉擇,繼而影響財務策略的執行。
(三)部分財務決策脫離基層實際
在集中式財務管理下,保險總公司掌控財務的宏觀管理權,在制定公司的整體財務決策時,以匯總的各分公司上報數據為基礎來編制財務報表,據此形成總公司財務分析。但是在這種宏觀分析和整體決策的過程中,總公司可能會由于頂層設計的制約,忽視各分支機構的基層實際需求或者是一些特殊地區的例外情況,并且保險公司在進行集中式的財務決策時,沒有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分支公司和機構的實際需求也沒有途徑反饋至總公司財務部門,從而造成了分支公司和機構對于總公司的集中決策只能嚴格的執行,無法進行決策上的探討。
(四)財務審計力度下降
以前的財務管理模式中,保險公司較為重視財務審計、檢查工作,一般是由公司的合規部門牽頭組織檢查。但是在進行集中式財務管理后,財務審計人員因為各分公司財務管理權限的上交,對分公司自身合規檢查和審計的重視程度下降,檢查審計的力度也放松,造成了審計過程中存在一些疏漏。總體上來看,保險公司在集中式財務管理中財務審計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審計覆蓋面不全;第二分公司機構的審計部門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第三,審計后續出現的問題,并沒有嚴格的跟蹤解決,缺乏有效的整改機制督促。
三、保險公司集中式財務管理改進策略
(一)加強財務信息共享系統建設
保險公司在集中式財務管理中,首先需要改進完善的是財務信息系統,加強對于該系統的建設,更新原有信息系統滯后的方面,打破原有系統建設中按管理職能、部門等方式劃分工作職能的做法,將財務信息系統不再局限于部門和地域之中。建立財務信息共享系統,開展以業務流程為核心的財務集中式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公司財務集中式管理中內部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實現公司資源配置的最大化,優化保險公司的管理流程。
(二)適當分權,賦予分支機構財務管理權限
保險公司的集中式財務管理并不是為了消除各分公司、分支機構的財務權利權限,而是為了能夠通過集中式的管理來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的財務決策科學性,增強公司的整體風險管理控制。因此保險公司在實施集中式管理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的分公司基本情況上的差別,在財務管理中賦予分支機構部分財務管理權限,例如一定額度內的審批報銷權限的下放,以便于分支機構靈活應對一些財務事件。
(三)建立決策上下溝通聯動機制
在公司的財務管理和決策上,要建立上下溝通的聯動機制。例如建立縱向財務交流管理制度,由保險總公司財務部組織各下級部門定期召開財務規劃、報告等討論會,讓下級分支機構的合理訴求能夠傳遞到上級部門當中。通過建立企業內部信箱和在線匿名投票加強上下溝通反饋渠道,同時通過面談、無領導小組會議來進行深度溝通,進而建立上下溝通聯動機制。
(四)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審計監督
財務審計是監督和管控財務風險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下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有效審計的輔助,而有效審計的實施依賴于完善的財務審計制度。集中式財務管理中,保險公司需要有專業部門和專人來負責公司整體的審計工作,在現有的定期審計制度中融入不定期的審計監督,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加強保險公司的財務審計監督成效,發揮出監督的作用,審查出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漏洞。
四、結語
保險公司在面臨廣闊的市場前景、嚴峻市場競爭及自身風險的情況下,亟須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來保障內部管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集中式財務管理為保險公司帶來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健全公司財務的管控環境,實現財務效率的均衡,保障財務資源的高效運轉,但是在集中式財務管理下,保險公司也要警惕因財務權限的集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問題,做好集中式管理的創新和完善,促進在變革中的穩步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程昀.基于集中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強保險公司財務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9(19):136-137.
[2] 秦昕.試論基于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基層保險公司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19(25):26-27.
[3] 章昌源.對事業單位保留企業實行集中財務暫管及轉型路徑探索——以福建省外事服務中心為例[J].商業會計,2018(18):94-96.
[4] 甘立濤.國有企業實施集中式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以酒鋼集團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8(15):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