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曉鳳
摘 要 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是改革改制的一個重點,對維持其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會計控制中存在諸多不足,難以滿足改制需求。本文就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展開討論,并提出幾點改進建議。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內部會計控制 現狀 改進建議
我國經濟經多年不懈努力,取得較大進步,隨著而來的事業單位改制改革也陸續發展。內部會計控制逐漸在事業單位制度的改革和發展逐漸被重視起來,希望通過會計控制掌握企業資金流動情況,做到更穩定且更有效的發展。所以,針對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不足,找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顯得尤為重要。
一、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生產效益
我國事業單位和其他企業或單位有所不同,因為其本質特點,事業單位進行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事業單位經濟活動運轉提供保障。面對激烈地市場競爭,內部會計控制可以依據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的特點,及時有效的調節內部管理系統。在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可以通過定期財務核實和審查,確保會計完整性和真實性,幫助事業單位的生產效益的提高[1]。
(二)有利于幫助事業單位降低經營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事業單位改制改革速度也越來越快,事業單位在為市場化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由于有的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不完善,造成事業單位內控審計結構形同虛設。在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可以加強監管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幫助事業單位保障制度的合法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從事業單位的各個層面,進行制度上的監督和管理,幫助事業單位降低運營風險。
(三)有利于實現事業單位的經營目標
內部會計控制對事業單位業務發展、經濟活動進行全面控制,并依據市場變化進行指導調節,從而保證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的有序穩定,所以,為了實現事業單位的高效運轉,就必須重視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各項措施的落實,利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幫助事業單位經營方針和目標的實現[2]。
二、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現狀分析
(一)事業單位對內部會計的控制重視不足
一般情況下,我國事業單位工作比較穩定,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場所。所以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很容易忽視單位資金管理,有的地方事業單位甚至認為僅靠國家財政撥款不虧損就是單位的最好狀態。在這種嚴重忽視會計內部控制的意識下,還有的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形同虛設、單位內部資金分配不夠合理、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對待工作不夠嚴格,在做事時積極性不足,有的事業單位甚至忽略財務內控管理,甚至造成公款私用、貪污和侵占公共財產的現象。
(二)事業單位會計內控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效率的保證。會計控制的核心“對工作進行合理分工,規劃財務相關”,但是,現階段事業單位的會計內控制度不合理過著嚴重缺乏,使得會計人員在實際操作過于散漫,整個單位內部的財務事宜隨意性很大。有的事業單位缺乏書面上的明確規范,在開展財務工作時,沒有科學的參照標準給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埋下隱患,掩蓋了事業單位真實的財會信息,造成事業單位整體財務管理內控意識薄弱。
(三)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過于混亂
事業單位的資產類別比較多,有國家財政撥款,有單位生產經營效益以及社會慈善捐贈等等,但是由于事業單位對單位內部的會計控制長時間得不到重視,使得單位的很多資金管理沒有具體名錄,如果年歲久遠,就會出現沒有記錄的資金使用越來越多,這樣一來就會影響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的管理和清算,給其財務管理帶來很大壓力。另一方面,事業單位還有一部分固定資產,因為缺少資金管理意識,隨著時間而增長就會出現空賬單,轉移內部資產,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很大漏洞,甚至存在較大危險[3]。
(四)事業單位人員崗位分配不合理
我國事業單位很多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編制崗位有限,招收的人員數量是固定的,鑒于事業單位崗位分配情況,在會計內部控制的各個崗位上會缺乏工作人員,編制人員數量少,導致會計內部控制的人員崗位分配不到位,有的單位甚至還會出現“一人多崗”等情況。事業單位人員崗位分配不合理還表現在很多單位聘請“臨時工”,也就是“編制外工作人員”,造成各個崗位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低下,影響了事業單位會計內控落實與貫徹[4]。
三、事業單位改進會計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建議
(一)提高事業單位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和關注
我國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的責任人要對單位會計工作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因此,作為單位的領導層和管理層,需要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提高事業單位全體人員的財務內控意識。首先,通過宣傳讓單位全體人員認識到事業單位運行的特殊性,認識到內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制度貫徹和實施,增強他們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其次,消除內部會計控制人為控制的影響,依據內控機制的工作需要,從財務內控管理風格和管理理念上開始轉變,優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環境。最后,加強全體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讓他們能本著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去處理工作事宜[5]。
(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相關制度
為了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效率,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相關制度為高效開展業務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首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深入研究國家已頒布的有關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政策和法規,比如《會計法》等,采用具體細致的條文開展各項清查工作,以法律法規為基礎,建立合理明確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其次,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為有效預防各種類型違法行為,還需要對事業單位的領導、會計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劃分,清晰各自職能范疇,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控制,減少人為因素對內部會計控制效率的影響。
(三)合理規劃事業單位人員與崗位關系
為了減少事業單位“冗員”和“不作為”等現象,可以根據當前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需求,選聘人才,通過引進內部會計控制理念,促進每一位會計、財務人員業務提高,幫助事業單位實現人才轉型。同時,加強內部會計人員的相關培訓,(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在業務活動之中發揮其他們的敏銳嗅覺,實現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高效率和高質量。與此同時,強化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崗位意識,合理規劃事業單位人員與崗位關系,發揮每個管理人員的長處,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崗位職責,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可以適應事業單位改制改革的發展[6]。
(四)強化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監督與管理
相較于其他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都有著極強的政策性,所以,強化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監督與管理,加強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政策學習,在有效、平等的交流環境中,讓會計人員可以在企業中獨立工作。其次,加強內部監督,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要建立風險防范的預案,定期對內部的各項費用進行內部審計。最后,加強會計活動監督,在實施內部監督時,偏向于內控運行的深入探索,通過提高內部機構的監督控制手法,相關負責人還需要重視會計監督職能的權威性,減少資產清算不合理、應付差事現象,通過組織監督來規范資產清算與盤點問題,對相關違法違規事項造成的損失,要及時查找責任人,并進行彌補,減少因監督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7]。
四、結語
在事業單位改制改革的大洪流下,如何實現事業單位自身的經營目標,并且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是每個事業單位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之一。為了貫徹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就需要不斷完善單位內制度、加強監管、重視人才,通過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的控制工作,及時掌握單位內資金流動情況,有效地去控制和防范并最大限度地化解改制改革帶來的風險,盡可能地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控制最低,幫助單位實現自身社會價值,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作者單位為靈寶市體育運動委員會)
參考文獻
[1] 向麗華.基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J].時代經貿,2019(23):63-64.
[2] 陳海生.分析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商訊,2019(19):126+128.
[3] 王燕華.試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商訊,2018(14):59+61.
[4] 胡海鋒.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建議——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財經界(學術版),2018(16):104.
[5] 陳利劍.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財經界,2017(11):84-85.
[6] 張靜.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執行中存在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時代金融,2017(20):251-252.
[7] 高影,楊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建議——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27(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