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平
摘要:本文從PPP 模式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和需求入手,對我國現在 PPP 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PPP 模式;工程造價管理
一、PPP模式
(一)PPP模式概述
“PPP”是指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方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PPP模式作為一種融資模式,最早由英國開始應用,指政府部門參與協調社會資本,將社會資本加入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融資模式。這種模式在推廣過程中吸引了社會的大量關注。近年來,城鎮化、工業化不斷加速,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及質量需要不斷提高,當然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新常態下財政收入的增速明顯下降導致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方面的“缺錢”成為常態,這種需求增大與資金缺口之間的矛盾,極大推動了PPP項目的快速發展。
(二)PPP模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PPP模式下,政府和企業對工程項目都負有直接或者是間接的責任,工程造價管理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政府和企業的切身利益,通過應用PPP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
(三)PPP模式對工程造價的需求
PPP項目管理工作貫徹項目的決策、設計、實施、驗收以及后期維護等全生命周期,而這些方面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嚴謹完善的PPP模式的支持。另一方面來看,通過PPP模式的管理,可以實現對全壽命周期工程造價的管理控制。
二、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現狀分析
(一) PPP項目造價不合理
PPP項目是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方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這是其項目產品的基礎。在各類PPP項目的實踐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造價不合理的現象。如果造價水平過高,不僅會使審計工作難以開展,還可能出現合作雙方已簽訂的項目實施合同無法正常履行以及其他不可預見的問題。
(二)政府機構是最終決策主體
在PPP項目推進過程中,項目公司是開展PPP項目管理工作的主體,但是這個主體的功能只有在政府審核通過后才能體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項目公司是處于政府監督的框架下進行管理的方式,政府機構是PPP項目最終決策的主體。
(三) 管理路徑選擇標準不嚴格
在實踐中,很多PPP項目在進行工程造價管理路徑選擇時,政府對項目的管控不夠嚴格,沒有發揮好監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時,項目公司也沒有對PPP項目給予更好的支持與幫助。PPP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公司應該為工程造價管理做好鋪墊工作,嚴格把控工程造價費用,對于施工項目和施工現場產生的費用進行詳細的審核和調查,以免產生成本浪費。
三、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的對策
(一)明確 PPP項目屬于政府投資范疇
影響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情況來說,要想完善PPP項目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就需要明確PPP項目屬于政府投資范疇。未來PPP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因此,PPP項目的造價管理就需要硬性規范投資范疇。一方面,政府在PPP項目進行差別財政支持,可以使項目造價管理能夠更合理,除此之外,還可以保證PPP項目能夠順利完成,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多數PPP項目在建立后,是需要政府進行補貼才能夠順利完成。政府作為該項目的最終決策主體,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對PPP項目進行財政補貼。與此同時,政府在PPP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得投資回報。例如貴州省沿德高速公路是中交一公局與貴州省政府合作的嚴格意義上的PPP項目,采用BOT+EPC+政府補貼模式建設,中交一公局作為沿德高速公路投資人成立項目公司,而貴州省政府對本項目按照項目總投資估算的35%提供投資補助。另一方面,PPP項目是一個公共項目,與民生息息相關,又涉及公共利益,如果發生問題,會給政府帶來政治和社會兩方面的巨大風險,所以政府加強監督管理非常必要。例如山東省即墨區墨水河龍泉河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就是一項與生態環保密切相關的民生工程,由中交一公局與即墨區人民政府合作完成,項目位于墨水河及龍泉河流域,全長41.52km,流域面積317.2平方公里,多年以前,這一段生態環境惡劣,水體黑臭,蚊蠅肆虐,沿線居民苦不堪言,通過建設沿線截污管道、鋪設中水管道,使兩河的垃圾及污水得到根治,通過水系梳理、河道清淤及攔蓄水規劃建設,對主河道河底淤泥進行全面清理,通過建設濱河車行路、沿河慢行系統和跨河景觀橋梁,使兩河形成兩條整體貫穿性的濱水景觀道路,極大得提升了當地老百姓得幸福指數!
(二)完善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方案
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首當其沖要完善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方案,一方面,在PPP項目立項時,就要對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方面各類信息進行詳細了解及對比,全方位掌握項目特點。比如說政府投資的PPP項目,就需要我們提前做好網絡輿情及各個監督部門的應對預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應對。另一方面,定期審查并落實方案的可行性。
(三)加強PPP項目投資評審
近年來,我國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也出現過一些沖突和矛盾。雖然大部分PPP項目都是按照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來完成的,但是仍然會有一些項目沒有實現預期價值。這就需要我們在以后的PPP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加強PPP項目的投資評審。一方面,在PPP項目在進行投資評審的過程中,要全方位了解和掌握PPP項目的特性。比如說像商業項目,若某項目的影響力非常大,而且預測能帶來非常不錯的效果。那么在進行商業項目投資評審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把重點放在經濟效益方面,從短期和長期來分析,使項目不僅能夠在短期能實現突破,更能在長期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除此之外,針對項目能否有效進行自我經營和后期拓展要做重點評估。另一方面,在進行項目投資評審初期,還要對項目的投資規模和后續投資進行深入了解。
結論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工程建設市場的競爭也異常激烈。PPP模式在我國的廣泛推廣,使得PPP模式這種融資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PPP模式下,政府不斷協調社會資本,以減輕財政負擔。本文從PPP 模式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和需求入手,對我國現在PPP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使工程造價管理能夠越來越完善,從而推動PPP模式穩步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恒. 試論PPP 模式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及需求[J]. 南方農機,2019,50(7):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