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虹 姚海敏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效果。方法: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門診收治的(54例)盆腔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利用數字分配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27例,對照組患者27例,對觀察組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西藥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差異明顯,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觀察組患者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復發率相比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效果顯著,能夠達到根治的目的,安全性較高,對患者的刺激性較小,且可實施性高,值得在基層醫院中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盆腔炎;基層醫院;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1.33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77-01
盆腔炎為臨床中女性的常見婦科疾病,病情產生是由于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生殖器內盆腔腹膜產生炎癥,基層醫院中由于患者眾多,中醫治療慢性遷延性疾病具備較多的優點,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同時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1-2]。本次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門診收治的(54例)盆腔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門診收治的(54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均確診為盆腔炎,出現月經異常、小腹脹痛等臨床癥狀,能與醫患人員正常溝通,無語言障礙;經家屬及本人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無法配合調查研究。利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對患者進行分組,每組患者例數27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33.8±3.6)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33.2±4.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資料經過分析,差異不明顯,不會干擾數據結果(P>0.05),能夠進行研究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中醫治療。對照組:應用抗生素口服以及輸液藥物并配合外敷,藥物劑量需要根據病理狀況以及患者自身身體情況進行制定。可以應用甲硝唑(國藥準字H44024120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次2-3片,每日3次)、左氧氟沙星(國藥準字H20054408 黑龍江諾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每日1粒,每日兩次)等藥物,并結合物理輔助治療,使盆腔血液循環加快,減輕炎癥,治療時間1個月。
觀察組在西藥的基礎上添加中藥湯劑治療,在中醫中認為,盆腔炎屬于濕邪入體、氣血兩虧導致。中藥方劑為:丹參,紅花、雞藤血、丁香、山藥、蒲公英、紅藤、赤芍、太子參、阿膠、玉竹、桂圓肉、蟲草、菟絲子、鐵膽粉、桃仁、熟地、三棱、紫云英,用水煎服,每日一劑,共治療一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治療有效率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各項指標檢查均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各項指標檢查均改善,臨床癥狀顯著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指標無改善。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效果調查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治療效果及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行卡方檢驗,用(n%)進行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相比于對照組,差異顯著,觀察組有效率更高(P<0.05),實驗數據有效率比較數據見表1。
2.2 研究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復發率相比對照組復發率更低,優勢明顯(P<0.05),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2。
3 討論
盆腔炎為感染性疾病,近幾年發病率在逐年增加,盆腔炎最常見的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工流產以及藥物流產等因素。急性盆腔炎病情嚴重將導致患者感染性休克,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慢性盆腔炎臨床上表現為白帶增多、下腹脹痛,臨床上一般以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但西藥容易反復,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長期應用抗生素會使體內產生耐藥性,導致疾病難以根治,同時有可產生其他生殖健康類疾病或不孕癥[3-5]。
中醫中治療盆腔炎一般以祛濕清熱活血化瘀、平補陰陽、理氣活血,能夠進行炎癥的控制,結合西藥治療,將子宮內膜以及陰道殘留的毒素清除,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臨床效果顯著。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差異明顯,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觀察組患者復發率(半年后、1年后、2年后)復發率相比對照組復發率更低,優勢明顯(P<0.05)。
綜述,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效果顯著,能夠達到根治的目的,避免產生不良反應,藥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莉莉.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4):103+130.
[2] 林廣鋒,陳遠群.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21):19-22.
[3] 賈小林,張金玲.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醫藥,2019,39(06):112-115.
[4] 張宏.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女性盆腔炎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30):176-178.
[5] 王怡菲. 中藥灌腸配合灸療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寒濕凝滯證)的臨床觀察[D].長春中醫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