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巧英

【摘要】
目的:為了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跟骨骨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經過護理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軀體疼痛、生理機能和情感職能)的評價。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的Maryland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且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與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提高跟骨骨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并且使其功能盡快恢復,降低病人的并發癥發生,對患者的恢復發揮著重要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根骨骨折;早期康復護理;生活質量;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 R151.4+1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209-02
根骨骨折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其治療方式主要是進行手術,通過手術對其進行固定和復位,但是對其護理也是相當重要的,若護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對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1]。有研究表明,對根骨骨折患者的術后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可以提高對患者治療的有效率,促進患者根骨功能的恢復[2]。為了進一步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跟骨骨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功能恢復的影響,本文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對象選取
將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3例,其中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58歲,平均年齡(34.81±5.15)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其中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57歲,平均年齡(33.96±4.86)歲。對照組與實驗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后續的相關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的跟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患者要進行常規的檢測,指導患者遵照醫囑正確用藥,并進行健康教育。
1.2.2 早期康復護理 (1)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關節功能恢復的鍛煉,協助患者下床進行適當的鍛煉,加快患肢的血液循環,減少患者患肢的水腫。(2) 將患者的患肢抬高,并用石膏進行固定,且使患者的足跟部保持懸空狀態,進行腳趾的屈伸活動。(3)患者在術后,其疼痛感會有所加重,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疼痛感進行評估,根據結果對患者進行藥物止痛,若患者因為疼痛而出現焦慮、暴躁及消極的心態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梳導,鼓勵安慰患者,并引導患者做一些其他事情分散其注意力,提高患者對康復訓練的積極性。⑷ 對患者術后傷口進行定期檢查,對出現的創傷裂開等情況進行及時的處理,以防患者傷口出現感染,對患者患肢的恢復及傷口愈合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康復鍛煉,使患者根骨功能盡快恢復。⑸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緩解患者的緊張及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康復訓練的積極性,督促患者進行患肢功能恢復的鍛煉,這對患者身體的康復是有益的。
1.3 觀察指標
經過護理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的Maryland評分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軀體疼痛、生理機能和情感職能)的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若P<0.05,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若P>0.05,則表示兩組間的差異不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Maryland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價的對比 在患者進行護理結束后,對患者的Maryland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價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Maryland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的提高的分值比對照組高,且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Maryland評分是對足部功能恢復情況的評價,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恢復情況越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軀體疼痛、生理機能和情感職能)的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如表1所示。
?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對 患者在術后可能會出現手術切口感染,傷口裂開和皮膚組織壞死等癥狀,因此對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了統計,其統計結果發現,實驗組中出現并發癥的只有1例,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是2.22%,而對照組中有34例出現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8.89%,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根骨骨折患者的患肢的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手術又對其進行了二次傷害,加重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出現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影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3]。臨床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復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足部功能,促進關節面的塑形,減少并發癥的發生[4,5]。本文中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經過護理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軀體疼痛、生理機能和情感職能)的評價,兩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的Maryland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與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提高跟骨骨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并且使其功能盡快恢復,降低病人的并發癥發生,對患者的恢復發揮著重要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婁菊紅, 程鳳敏, 吳秀玲, 等. 跟骨骨折術后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34):150-152,156.
[2] 吳曉妹. 對跟骨骨折患者進行術后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9):229-231.
[3] 廖翠東. 橫形入路可塑性跟骨鈦板治療Sanden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護理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 2015, 5(13):132-134.
[4] 沈峰. 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評價[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8):115-117.
[5] 黎瑜, 趙婷婷, 章曉云. 跟骨骨折術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4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