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措
摘要: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著名作家池莉說:“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chuàng)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閱讀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開啟心智的有效方法,還是他們滋潤心靈、提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閱讀素養(yǎng)就成了教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閱讀已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必然,特別是知識席卷而來的信息時代,對人們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語文教學建立閱讀本體論,注意閱讀訓練。閱讀訓練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以及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技能的能力的過程。如何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引入中學閱讀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感受能力,是大多數(shù)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一、閱讀教學現(xiàn)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句話道出了閱讀對教學的重要意義。縱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
(一)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局限于統(tǒng)一的教材和單一的思維方式、授課方式。教師過于重視教授過程,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使得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尤其在面對精講課文的時候,“填鴨式”“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貫穿始終,教學過程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趣味性,忽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閱讀興趣,抑制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和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二)學生閱讀量小面窄,理解表達欠缺
當前,很多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他們還對紙質閱讀缺乏興趣,經(jīng)常沉浸在漫畫、手機、電腦中,整天看圖打字,文本閱讀量普遍不達標,導致書寫時出現(xiàn)提筆忘字、錯別字,寫字速度慢等問題。量小面窄的閱讀,造成了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表達能力欠缺的嚴重后果。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具體策略
(一)以生為本確定學生主體地位
閱讀是通過收集文本信息,以信息了解世界,從而發(fā)展學生思維,最終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然而,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更不用說培養(yǎng)閱讀習慣了。因此,我認為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因為閱讀習慣本身就超出了閱讀能力。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按著教案設計,根據(j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背景,分段和分層來總結段落和主題的總體思路,分析作品的寫作特點,只是對作品進行了簡單的分解。通過這樣的傳統(tǒng)式的分解教學,學生閱讀教學習慣于合理地分割作品,阻礙了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審美評價和想象,使語文閱讀成為一門純粹的技術課程,成為一門純粹的技能訓練和工藝訓練課。喪失了學生對作品的獨立閱讀。
(二)教師、學生和課文的良好契合
課堂閱讀是一種媒介,通過文本,在師生之間進行雙向活動的過程。只有充分促進教學民主,教師可以增強學生教室里的“主體權”,鍛煉學生的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氣去質疑,讓學生體驗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不僅樂意積極參與學習,也參與教學。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民主地參與教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一份作業(yè),題目是“閱讀好點子”,問:“你對這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什么建議?”通過閱讀和仔細分析學生的建議,選擇切實可行的建議,用文字的形式記錄在黑板報上,逐步應用于閱讀教學。在學生的大力支持下,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到自學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樂趣。通過學生的閱讀意見,針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最能被學生接受的方法進行改良。可以達到通過課本提高學生與教師就閱讀教學的良好溝通和成長。
(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閱讀中的語言技能,語言意識,閱讀體驗和感知,需要是在長期的閱讀過程中的積累。這種無形的積累是閱讀體驗的初級階段,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各方面的修養(yǎng)都有很好的作用。然而,缺乏記憶強化的閱讀,由于隨機和不確定性的認識難迅速滲透到學生的大腦中,并通過大腦分析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俗話說,好的記憶不如爛筆頭。所以,在精讀階段,你必須學會摘錄、記錄、評論和提問。在閱讀一本書的主題時,可以將精讀與略讀相結合,提煉出欣賞的詞語或者句式進行摘錄,對作者思想和審美趣味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通過閱讀,收集文本信息,寫作資源,積累中外古今經(jīng)典故事,拓寬文化內涵,也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三、總結
閱讀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前提與基礎,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閱讀能力匱乏的學生對于新內容的學習無疑是滯后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逐步理解課文和其他閱讀材料的含義,并培養(yǎng)探究的能力,加深對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新時代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素養(yǎn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胡峻嶺.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26).
[2]張尚云.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中國科技信息,2006,(04).
[3]張壽山.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導刊, 2010(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