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杰
摘要:毋庸置疑,古希臘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它獨特的文化特征,舉世矚目的成就,深遠的影響著古代西方文明的發展。以至于很長時間以來,論及西方文明,言必提古希臘成了學術界的一種慣例,足以說明其重要性。
關鍵詞:古希臘文明;地理因素;特征;成就;影響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它的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愛琴文明是希臘最早的文明,它是愛琴海及周邊地區青銅文明的統稱,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
希臘愛琴海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北希臘的卡爾息狄斯地區曾發現早期人類頭骨,有的學者認為屬于尼人(即尼安德特人)類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散見于希臘半島。新石器時代各處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種大麥、小麥和豆類等作物,馴養綿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征豐產的泥塑女神像。農業技術大概從西亞通過小亞半島由海陸兩方面傳來,可能伴以農業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臘缺乏堅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處居民多以黑曜石制造具有較鋒利邊緣的石器,而黑曜石只產于基克拉迪斯群島的米洛溝。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間,愛琴海上就開始了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
公元前3000年,愛琴海地區進入青銅時代,出現了奴隸制國家。青銅器的使用使當時的克里特文明出現了宏偉的建筑物,19世紀出土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當時的典型建筑??死锾厝说奈淖忠话惴Q之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后期文化中,由于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語字母來記事。
約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古希臘世界從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時期,史稱“英雄時代”,又稱“荷馬時代”,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是神話和史詩。
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創造的口頭創作,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于公元前8世紀以前。它在希臘原始初民長期口口相傳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后在荷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它產生和反映的地理位置是西起希臘半島,東至小亞細亞半島,南到克里特島的廣大愛琴海地區。希臘神話的內容是一個廣闊浩繁的系統,支脈派系龐雜,傳說故事眾多,并不完全一致。大體可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 希臘神話中的神祗像人一樣,有情欲,有善惡,有計謀,互有血緣關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這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說”。如天父宙斯就經常下界追逐引誘凡間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則如同一個妒忌心極強的女人一樣迫害她的情敵。但神祗和人的區別也很明顯:長生不老,可隨意變形,各具特殊本領和巨大威力,其好惡態度對下界人類的生殺禍福起著決定作用。其中地位最顯赫的神是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的十二個主神。
《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學史上最早的正式的書面文學作品。史詩包括兩部,分別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作者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10世紀至8世紀之間的盲人詩人荷馬,不過目前更流行的觀點是《荷馬史詩》是包括荷馬在內的許多人集體創作并反復修改過的。
《伊利亞特》共24卷,15693行,取材于希臘神話中“不和的金蘋果”的傳說。相傳阿喀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的時候忘記邀請不和女神厄里斯,憤怒的復仇女神在宴席上扔下一個金蘋果,上寫“贈給最美的女子”,引發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阿芙羅狄忒之間的爭奪,并最終導致特洛伊戰爭的爆發。史詩以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統率阿迦門農奪走勇將阿喀琉斯寵愛的女俘,阿喀琉斯因憤怒而不再參戰這一情節為楔子,描寫阿喀琉斯的憤怒以及此后51天之內發生的事情。
《奧德賽》的故事發生在緊接著特洛伊戰爭之后的10年中。特洛伊戰爭中為希臘聯軍獻木馬記的奧德修斯因冒犯海神波塞冬而在海上遇難,滯留異鄉,他以無比的英雄氣概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回家和妻兒團聚。
在語言上,《荷馬史詩》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修辭技巧相當成熟,敘事結構也非常合理。荷馬善用比喻來描寫人物及刻畫宏闊的社會、歷史場面。盡管其中不乏冗長多余的華麗辭藻,但這是所有古代文學的特點。
關于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故事則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古希臘共和國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后有13個青年喪生于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于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斗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
實際上,奧運會的起源與古希臘共和國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9-8世紀,希臘共和國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并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共和國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后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圣休戰月”條約。于是,為準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在古希臘,有四大祭禮競技賽會,其中以祭祀萬神之王宙斯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名聲最高。在古希臘所有的運動會中,沒有一個比奧運會更受到希臘人的重視,也沒有一個運動會的參加者比奧運會更廣泛,奧運會在古希臘人心目中是整個希臘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延續時間之長,影響之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