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樹豪 張慧
關鍵詞 高校 少數民族 大學生 教育服務管理 路徑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工程大學2019年基層黨建工作研究課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在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入黨工作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9DJKT22)階段性研究成果;陜西省2018年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普通高等學校少數民族學生‘紅色向心力及其凝聚途徑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學為例”(項目編號:2018FKT18)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郝樹豪,西安工程大學,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學生工作;張慧,西安工程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0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這是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中國化的發展和完善。西安工程大學在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服務管理過程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民族宗教工作提出要“根據新的實踐”“做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的要求, 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從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做好學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服務管理工作,努力為少數民族學生鋪就健康成長成才之路。
學校認真領會黨的治疆方略,嚴格落實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管理安全穩定工作的第一責任。根據省委相關文件精神和總體安排,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強化配備、夯實責任,狠抓維護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建設,筑牢學生反分裂反滲透的思想防線,切實加強教育服務管理水平。
(一)高度重視,健全管理體系
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和培養工作,將此項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定期研究,統一部署。學校于2017年調整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堅持“維穩一盤棋”的指導思想,以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為組長,分管后勤、保衛和穩定工作的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處室及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形成了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能分工開展具體工作的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機制。
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配備專職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1名,2017年接收新疆內派教師1名,機構和人員都設在學生工作部(處)。進一步明確了學院黨委(總支)副書記為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同時指定各學院一名講政治、懂業務的輔導員為院級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側重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工作,新疆內派教師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服務教育管理工作,構建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校院雙軌工作機制。
(二)建章立制,確保管理到位
學校先后制定印發了《西安工程大學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西安工程大學關于禁止在校園從事宗教活動的規定》等文件,逐步完善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相關制度。學生工作部對《學生工作考核指標》進行了修訂,綜合研判如“建立關愛幫扶檔案”“四進兩聯一交友情況”“總體安全穩定情況”“開展專題座談會”等工作,對重點指標進行科學量化考核,確保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落實、落細。
要求全體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學習掌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論,認真領會黨的治疆方略、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管理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指導實踐工作。
(一)加強培訓,提升理論水平
結合學校學工系統“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工作目標任務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從三個維度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工作團隊培訓調研力度。
1.內派教師層面。主要參加兩類培訓,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內學辦組織的內派教師培訓會,二是新疆駐陜工作組教育協調小組組織的培訓,主要從當前國際、國內及區情,三股勢力的產生發展,新疆系列組合拳等五個模塊進行培訓,同時傳達領會自治區教育廳內學辦下發、轉發的最新規定和通知,加強各校院間工作開展交流。
2.專職輔導員層面。參加由中省相關部門舉辦的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培訓班,深刻認識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的嚴峻形勢,細致把握黨的宗教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學生工作中的重要影響。
3.院級輔導員層面。選派4名學院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參加“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訓班”,學習更具借鑒意義的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理論、政策與方法。
(二)加強研究,指導實踐工作
為適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進一步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探索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的客觀規律,學校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課題申報,從兩個維度加強專業工作團隊培訓調研力度。
1.省級輔導員課題層面。加強把握中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九大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鼓勵輔導員積極申報與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相關的“陜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和“陜西省輔導員研究課題”。目前我校申報的2018年省級輔導員課題已獲批并結項,以此課題凝練的“少數民族學生紅色向心力”為抓手形成的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管理的新模式作為內參呈報給了中辦國辦 。
2.校級輔導員課題層面。積極引導輔導員申報關于少數民族學生工作方面校哲學社科項目、黨建項目、共青團社會實踐、輔導員調研等課題,進一步理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工作思路。僅2017年至2019年3年,圍繞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立項數就達到8項。
學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感恩教育為載體,積極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實推動少數民族學生各項工作創新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
制定教育活動主題并下發相關文件,組織少數民族學生代表觀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各學院少數民族學生代表赴延安、梁家河開展現場教學,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筑牢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由學工部設定談話主題,組織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與少數民族學生每月談心談話一次,了解學生思想動態。
(二)安全法制教育
結合七五普法宣傳,深入學習《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白皮書)》《新疆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等法律法規和宗教政策,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法制觀念、愛國意識和國家安全統一意識。定期與省委相關部門溝通聯系,排查涉恐涉暴、校園內宗教滲透、特殊學生群體安全穩定情況,開展思想狀況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堅決締校內民族餐廳內的宗教用語標志,全面掌握在校學生宗教信仰狀況,不定期檢查學生上網情況,對于部分具有宗教信仰的學生進行逐一談話和跟蹤了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宗教觀,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對學校的滲透。
(三)愛國主義教育
積極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學會理性表達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認同感。以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紅色向心力”為目標,深入發掘陜西當地獨有的紅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組織少數民族學生赴華清池、秦始皇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事變紀念館、西安革命公園、陜西省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館等地,發揮其在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天然優勢,著力培育少數民族學生“愛國興邊”“強陜榮校”的情懷和志向。
(四)誠信感恩教育
校領導堅持每年暑假走訪新疆,慰問少數民族新生、家庭貧困在校生。學工部以誠信、感恩、勵志三條主線,開展“誠信教育月”“勤工助學義工崗”“誠信圖文征集活動”和“精準資助基層行”等活動。在資助少數民族家庭貧困學生的同時,強化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強化資助實踐育人功能。
結合少數民族學生學業、生活情況,以“摸清底、特事辦”的理念和“看得見、摸得著”的關懷,切實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成績、生活水平的提高,溫暖少數民族學生心田,增強其“向心”凝聚主動性。
(一)學業提升
在獎學金評選、課程輔導、學歷提升等方面實施傾斜性政策,單設指標、單獨評審,優化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考評機制,促進其成長成才。開展學業普查工作,對學業存在突出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預警,針對未通過考試的少數民族學生,由教務處協調相關師資組織課程輔導及考試。在推免研究生方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少數民族學生,對于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的少數民族學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我校現階段已針對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及概率統計等課程進行幫扶,累計輔導64學時。2018-2019學年,參加輔導的少數民族學生中,課程通過率達94.12%,獲校級獎學金比率達50%,獲得國家級獎學金比率達7.14%,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達38.89%。
(二)生活關愛
學校在改善就餐環境、提高飯菜質量、完善民族餐廳管理、優化后勤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活關愛工作。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基本醫學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的引導。對家庭經濟困難、地處偏遠的少數民族學生暢享“綠色通道”政策、發放補貼。積極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校園文化活動,承擔勤工助學崗位,提升其融入度與歸屬感。我校近兩年共為新疆籍內高班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返家路費等近20萬元,6人獲聘學生勤工助學崗位。14人參加了學校各類學生社團組織,在2018年10月我校建校40周年慶典晚會上,由包括維吾爾族、藏族、土家族、蒙古族4個少數民族27學生參加民族舞串燒節目表演,獲得廣大師生一致好評。
(三)心理幫扶
學校秉承“用心服務,以愛育人”的工作理念,通過摸索實踐,構建課堂教學、教育活動、輔導咨詢、危機干預、心理建檔和科學研究“六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機制,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做好心理育人工作。2019年新生心理測評中,經篩查判斷,我校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呈現健康態勢,0人需建立心理重點關注檔案。學工部根據各學院對重點關注少數民族學生的定期跟蹤,實現每月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評估更新,動態呈現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變化趨勢。
注釋:
《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朱曉明.問題導向·政治擔當·創新推進——學習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J].科學與無神論,2018(6):3-8.
馮翊,張慧,黃超,郝樹豪.“紅色向心力”與普通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J].中外交流,2019(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