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靈 王三軍
摘? ?要:2018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并將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頭號工程”。在政策頂層設計方面,改革省級財政投入方式,實行簡政放權。本文從工作實踐出發,針對產業園項目庫項目儲備機制、項目立項評估機制、產業園建設資金管理機制、產業園過程管理機制、政策保障機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描述,以期為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體制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697(2020)03-0014-05
自2017年農業部、財政部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來,各地政府、企業積極響應,迅速行動,掀起了一股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風潮。廣東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3月份在全國率先召開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推進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建設正式啟動,會議要求全省各地將產業園建設工作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引領新時代“三農”工作精神的頭號工程,并納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評體系,使之成為全省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1]。
為加快推進產業園建設,廣東對產業園進行了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如立項評審機制、資金管理機制、監督驗收機制等。本文從工作實踐出發,針對產業園項目申報、評審、監督、驗收等關鍵節點的體制機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經驗做法,以期豐富相關研究,并指導實踐,為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定堅定基礎。
一、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狀
目前,廣東已批準建設1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國家級10個,其中粵東西北地區財政扶持建設100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9個。產業園建設已經被列入省政府重點工作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成為廣東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和“龍頭”工程。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2019年底,粵東西北地區100個省級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1305.80億元,占區內農業總產值67.34%。比建設前占比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其中:一產產值626.93億元,二產產值452.46億元,三產產值231.43億元。二是農業品牌多。產業園內農業品牌(含企業品牌)達1956個,新增474個。三是農民增收快。產業園吸引返鄉創業人員25452人,吸納農民就業329539人,輻射帶動農戶61.9萬戶,產業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9.55元,比產業園建設前增長了20.02%。累計聯結帶動貧困戶7.18萬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8518.91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格局逐步形成。
二、產業園運行體制機制創新
(一)項目庫項目儲備機制
在廣東大力推進產業園建設的關鍵時期,持續做好項目儲備,積極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是確保產業園建設質量的重要前提。產業園項目庫建設是預算編制的重要基礎,關乎項目實施、資金執行進度和項目績效。推進項目庫建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立統一管理制度。規范項目庫建設管理各環節業務辦理規程,細化各項工作辦理時間節點和工作任務標準,形成地方項目庫建設制度化、系統化的管理機制。二是提前謀劃。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按照《 2019-2020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選擇符合立項條件的項目,做好項目的收集、篩選、論證和提報,形成項目儲備。三是對納入項目儲備的,要按省要求組織編制產業園規劃、可行性報告和項目實施方案。四是對納入項目儲備的項目,組織專家審查、實地考察,完善項目規劃和實施方案。五是對入庫項目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在編制產業園規劃的實施方案時,要科學設定績效目標。六是對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要突出當地特色產業與全省布局相結合[2-3]。
(二)項目立項評估機制
項目立項評估是產業園立項建設前的必要程序,也是強化項目規范管理,籌備高質量產業園建設項目的重要工作環節,做好產業園項目立項評估工作,廣東省重點從10個方面對其進行規范性引導和立項評估。
1. 把好主導產業關
產業園要突出主導產業,以主導產業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產業的高速發展。主導產業要有足夠面積的生產基地,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目前,已立項的產業園主導產業如翁源蘭花、鳳凰單叢茶、英德紅茶、臺山鰻魚、樂昌香芋、羅定肉桂、梅縣金柚、陸豐蘿卜、陽春春砂仁等均為廣東久負盛名的地方農產品和優勢產業,是廣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招牌,在全國均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2. 把好生產方式關
產業園的生產方式一定要體現綠色環保,生產方式要符合國家和省相關規定,鼓勵采用農業綠色生產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化肥施用,積極探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鼓勵在采取多種手段進行綠色生產。
3. 把好有聯農帶農關
產業園必須要有聯農帶農機制,可以通過農民承包地入股、托管、土地流轉和就業等方式,促使產業園實施主體與園區內農民建立起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2020年產業園立項評估中,將建立緊密的聯農帶農機制作為產業園立項評估的重要內容,明確將其作為創建立項的重要內容。
4. 把好區域品牌關
產業園要有較強的品牌意識,要有建立培育、發展、監管和保護區域公用品牌的意識和制度。鼓勵園區內名優特色農產品參與品牌評定及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審。鼓勵園區內企業參與創建“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等宣傳推介活動。
5. 把好科研創新關
產業園要要有一定的科研基礎,有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科研平臺,要有科技創新的機制,各產業園普遍建立了科技創新平臺,成立了主導產業研究中心或研究院。針對數字農業的高速發展,2020年產業園立項評估中,將數字農業作為產業園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積極推進數字農業產業聚集,提升農業產業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水平,開發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農業產業園區競爭力,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
6. 把好建設用地關
建設用地是產業園建設的瓶頸,制約著產業園建設的進度,也是產業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要明確保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用地需求。在產業園立項評審過程中,將建設用地作為核心指標,對于無法配備所需建設用地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
7. 把好牽頭主體關
實施牽頭主體是決定產業園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實施主體實力強弱,直接影響產業園的建設。因此,首先要求實施主體必須要是在當地登記注冊,且擁有健全管理制度的大型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等,有相對固定的經營活動場所和主要從事該產業的人員,并有一定的經營性收入。
8. 把好產業融合關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4]。高質量建設產業園將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旅游、電商融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突出加工、物流和配送環節,挖掘農業生態價值、旅游休閑價值、文化價值,也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5-6]。
9. 規范評審程序
一是制定評審程序方案。由主辦部門根據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及管理要求,制定評審程序方案。明確評審方式,注重產業園建設的科學性與實效性,采取集中評審和現場核查相結合。二是抽取評審專家,根據評審方案確定的專家類型和數量,采取電腦隨機抽取資料評審專家和現場核查專家;三是集中評審資料,由專家對申報的資料集中評審,并由專家組出具評審意見,簽名確認;四是現場核查,由專家現場材料的真實性和項目的可行性,并出具核查意見,簽名確認。五是靈活機制,如受時間和費用等條件的限制,無法實現全部由省級專家組到現場實地核查時,可采取如“產業類別分組核查”等相對靈活的方式開展。
10. 科學設定指標
一是要根據產業園建設方案設定的績效目標和建設條件的要求制定,并經充分論證。二是每類評價標準按照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中要求的八大優勢條件、整體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項目的先進性和創新性、項目經費預算和效益等情況細化為多個評價指標,并對每個評價指標設置合理的權重分數和詳細的打分說明。三是評審專家在評審打分時,針對每個評價指標對申報項目情況進行核對驗證并一一打分,最后按總分由高到低進行優選。
(三)產業園建設資金管理機制
1. 資金撥付機制
改革省級財政投入方式,將省級財政資金由過去層層轉撥至市縣財政部門,改為直接撥付到實施主體(企業),并實行清單管理,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實施制定了《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指引》(試行)《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資金管理規定》(試行),要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牽頭實施主體負責組織實施主體按照績效目標和任務清單,依法依規制定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方案,經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批后實施,報地級市人民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備案。各個實施主體必須設立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專賬,實行專賬管理,定期報送資金使用情況。省財政廳按省農業農村廳報請省政府審定的意見將省級補助資金直接撥付給各現代農業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
2. 負面清單機制
在資金使用方面,財政資金實行負面清單制。實施主體按照已上報備案的建設任務和資金使用方案,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規定,自主使用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使用范圍具體包括六個方面,但不限于六個方面所列的具體事項:一是農業設施設備補助,二是土地流轉租金補助,三是加工、流通、一二三產業融合設備設施補助,四是科技研發與信息支撐補助,五是農業品牌補助,六是貸款貼息補助。負面清單要求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不得用于建設樓堂館所,不得用于企業經營性開支(包括日常成本費用開支、職工薪酬及社會保險費用、臨時人員勞務費用、非正常成本費用開支)和債務等一般性支出。
3. 投融資機制
在社會資本投融資機制方面,鼓勵地方政府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投入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要求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除貸款貼息項外)與撬動地方統籌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比例達到1∶3以上。2018-2019年獲批資助的100個產業園,財政資金投入5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74.12億元,投入比例超過1∶3。
(四)產業園過程管理機制
1. 廳領導和處室掛鉤聯系產業園機制
為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服務,建立健全督導工作機制,推動工作落實,確保高質量完成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任務,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建立了建立廳領導和處室掛鉤聯系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工作機制,對產業園建設進度、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建設等進行跟蹤,形成問題庫,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2. 信息報送制度
為加快項目建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創新了信息報送制度。2018年要求各實施主體每季度末將資金使用進度情況報牽頭實施主體,牽頭實施主體負責匯總,并于新季度開始5個工作日內向責任主體等報告。2019年,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信息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實行完備的月報制度,除包括單個產業園的月報填報外,還包括了統計分析功能,可查詢到100家產業園建設進度、資金使用情況等。
3. 設立專門機構
2018年2月28日,廣東省農業廳正式組建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辦公室,專班人數15人,負責全省產業園的各項管理工作。
4. 一園一服務團機制
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織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科院、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東藥科大學、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等省內科研、教學、推廣部門專家,按照“產業對口、深度對接、合作共享”的原則,與粵東西北地區每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接,開展指導服務工作,協同產業園企業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服務。每個產業園至少對接一個專家服務團隊,實行專家定期駐點,全程指導。
(五)政策保障機制
在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廣東省委省政府不斷完善省級產業園的政策保障體系,持續在資金、建設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針對產業園建設中出現的不足,最終形成了《關于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并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印發,分別包括加強用地保障、加大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加強流通和品牌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環境保護措施、加大科技與人才支持力度等進行了細致規定,共計21項。
三、結語
廣東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肯定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是“真心實意抓、真金白銀投、真刀真槍干”,走在全國前列。產業園建設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當前“簡政放權”、“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負責”的政策背景下,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運行體制機制創新為為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定堅定基礎,對保證項目能真正落地并發揮實效起到了關鍵作用,也為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建設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推進會強調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建園宗旨 高質量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J ].農業工程技術,2019,39(12):8.
[2] 粵農軒.廣東多措并舉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J ].農村工作通訊,2020(01):59-60.
[3]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指引(試行)[Z].2018-11-12.
[4] 劉國斌,李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理論基礎、現實依據、作用機制及實現路徑[ J ].治理現代化研究,2019(04):39-46.
[5] 肖琴,羅其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 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1):57-62.
[6] 蔡惠鈿,吳賢奇,田立,等.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現狀和聯農帶農機制創新研究[ 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0):206-207+121.
(責任編輯:董? 濤)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LU Zhi-ling1,WANG San-jun2,3
1. Guangdong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Project Center,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0,China;
2. Cai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griculture of Sou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 In 2018, Guangdong took the lead i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n China, and took it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and "No.1 Project"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erms of policy top-level design, we should reform the way of provincial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power. Starting from the work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cribes the project reserve mechanism, project approval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fund management mechanism, process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olicy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par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system and mechanism;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