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2020-07-09 03:27:37鄭陽王海龍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3期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程造價

鄭陽 王海龍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人才則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以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為例,在分析學校人才培養和用人單位需求之間存在差距的基礎上,結合學校辦學特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積極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模式,提出“立足實戰”“一進一出”“集中分散”“立體評閱”“雙導師制”等理念和方法,并針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建立與運行。

關鍵詞:人才培養;工程造價;校企合作;立體評閱;畢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C961;TU72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20)03-0068-08

進入新時代,特別是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加快和地區產業發展的不斷升級,各行業與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聯系愈發緊密。建筑行業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石,在城鎮化和國際化的進程中獲得了長足發展,大量高新技術不斷涌現,BIM、智慧建造、裝配式建筑等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建筑企業的生產能力、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1]。

2013年中國簽署《華盛頓協議》,2016年正式成為其成員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視,基于“成果導向”“學生中心”和“持續改進”的基本教育理念得到廣泛認可[

2-4]。在此大背景下,社會對工科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才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基礎,以成果產出為評價標準;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知識水平、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5-8]。

校企合作作為推進實踐教學、提高辦學質量、密切經濟建設和行業發展的有效抓手,得到各高校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推進,出現“聯合培養”“工學結合”“雙元制”等校企合作的諸多新方式[9-10],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踐過程中,校企合作仍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

一、新時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困境

(一)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的困境

1.教育理念相對保守

近年來各高校積極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受傳統教育理念束縛,課程教學多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實踐為輔。雖然開設的實習、實踐類課程比重逐年升高,但大多流于簡單的參觀和訪問,真正能動手實踐、實操的較少。教學中教師理論知識講授多,學生動手實踐少;教師灌輸多,學生主動探索少;教師示范演示多,學生實際操作少,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聯系不緊密,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差距大,高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要求脫節。

2.人才培養體系脫節

隨著全球化、國際化進程的推進,

經濟建設的加快,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知識迭代的加快,人才培養方面跨學科、跨專業協同育人的趨勢明顯,而現行教育體系依舊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傳統專業分類上,高校對新趨勢、新發展、新需求持觀望者多,積極創新者少,導致人才培養體系往往落后于社會發展。

許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理念保守、課程體系陳舊、教學設備落后等問題,難以適應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培養的需求。

3.師資隊伍實踐經驗不足

高校教師普遍“身兼多職”,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科研任務,有的教師還承擔了輔導員或日常教學管理等工作,教師壓力較大,往往疲于應付各類考核評估,投入社會生產實踐的時間和精力都十分有限,教師隊伍普遍存在理論知識豐富、科研能力較強,但生產實踐經驗欠缺的問題。而對工科類專業來說,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更多地參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操作。由于缺乏實踐經驗,高校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弱,不能及時掌握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教學手段和理念也相對落后,難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困境

1.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距離

新時代背景下,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新和技術進步是企業的核心發展動力,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化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首要驅動力[11]。面對社會對專精尖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教育理念卻普遍滯后,人才培養中重理論輕實踐,以致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滿意度普遍偏低[12]。高校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后,還需經過工作單位較長時間的培養才能逐步勝任工作,增加了用人單位人才培養的成本,制約了企業的長期發展,以致出現畢業生就業難、企業招人難的“雙難”困境。

2.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的矛盾

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周期長、成本高的特點。企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進行員工尤其是新入職員工的培養。以建筑行業為例,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企業,平均需要2~3年才能成為該領域的核心員工,5~7年才能初步具備獨立承擔工程項目的能力,而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則需要更長時間的歷練和積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競爭激烈,員工流動性加大,導致企業人才培養的風險普遍較高。如何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成為企業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3.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迫使企業追求短期利益

面對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市場激烈的競爭,生存是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而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原生動力。為增加資源投入的有效轉化,企業在用人方面也更加注重短期效益,趨向于“拿來主義”。然而由于忽視人才的長期培養,相當多的企業核心員工流失現象時有發生,成為企業后續發展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互利共贏模式,既可以彌補學校實踐教學的短板,又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成為近年來高校和企業積極探索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工科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指高校采用同企業合作辦學、合作培養和合作就業的“三合作”方式培養專業人才[1]。高校通過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企業通過合作優化資源、節約人力培養成本、促進長遠發展,最終形成校企共贏的全新局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協同育人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應以“成果導向”“學生中心”為根本,通過積極打造以協同育人為核心的全新校企合作模式,保持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的一致性,以及課程體系建設與行業動態發展的契合,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能力和素養。

高校人才培養改革需要與時俱進,通過育人模式的創新和多元化,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也使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真正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優秀人才。同樣,企業也應建立一種新型的招人、用人、培養人的模式,以滿足自身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人才正是改變過去由上至下、單向傳授的教育模式,通過人才培養的實戰化,實現教育與產業相結合、培養與需求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學校、企業各自的特長,使校企協同培育面向新時代的應用型復合人才。因此,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是與時俱進

發展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需求,也是校企合作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在新時代背景下,各領域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

和融合,帶動整個工科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無疑對企業、學校、學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以建設工程領域為例,目前BIM技術、智慧建造、裝配式建筑、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技術已得到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對建設企業來說,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已迫在眉睫,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高校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已難以跟上新時代知識及技術的更新速度。

校企合作則可以使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緊跟行業發展步伐,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契合新知識新技術的特點和要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挖掘和培養人才,提高用人效率,降低用人成本;學生能及時掌握新技術,了解新設備,豐富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競爭力。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以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帶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反過來又促進新型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助推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最終實現學校、企業相輔相成,協同發展,與時俱進。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動力是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區別于其他人才培養模式的最大特點,也是該模式得以存續和發展的保障。積極探索全新的共贏模式,促進校企之間的積極互動和良性發展,構建長效的合作機制,使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獲益,是保持校企合作模式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學校方面,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人才培養緊跟市場需求,

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檢驗人才培養效果,回歸育人本質;企業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企業實施人才戰略,降低企業人力成本和風險,增強企業品牌影響力;學生方面,校企合作能有效增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提高學生整體競爭力,解決就業難題,促進個人職業發展。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高等院校要完善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13]。為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本文以內蒙古農業大學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為例,結合該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的建設,探索符合學校自身特點的全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內蒙古地區第一批開設本科類工程造價專業的高校,內蒙古農業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多次與區內外專業院校交流學習,借鑒一流高校人才培養經驗,通過引入“業內專家評議制”等方式,制定培養計劃和課程方案。同時結合學生與教師實踐教學的反饋意見,基于“立足實踐、服務社會”的原則,修訂完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一)畢業設計“立足實戰”的人才培養理念

校企合作的初衷是解決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人才需求脫節的問題,因此內蒙古農業大學將“立足實戰”作為畢業設計的指導思想與核心理念,將畢業設計與實際工程項目掛鉤,最大限度地體現“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認證理念,保證人才培養的與時俱進,切實落實校企合作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

畢業設計作為四年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人才培養成果的綜合體現,也是課程建設是否合理、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學生是否具備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最終檢驗,因此畢業設計應立足實戰。

工程造價專業

畢業設計從選題之初,就緊密結合實際工程項目,借鑒國內知名高校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的成熟模式,立足北方地區特有的區位建筑、設計、審計、工程核定、招投標的特點,聘請

大型建筑企業高級工程師、甲級審計事務所高級審計師、施工企業總工程師等10多位行業專家,共同研究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的題目設置、設計內容、涵蓋范圍、重點難點、過程輔導及答辯模式等主要環節。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多年教學經驗編制詳細的畢業設計指導書,確定重點難點,大力推進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畢業設計選題的長效機制,每年根據行業動態及時調整畢業設計內容及方向,確保畢業設計內容的先進性和時效性。

(二)以“一進一出”的方式組織開展畢業設計

采取“一進一出”的方式組織開展畢業設計,即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走進學校、學生走出學校去工程一線。一方面,畢業設計設置專題研討環節,針對畢業設計中的共性問題、主要知識點和重點難點,以及項目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問題,聘請施工技術人員、審計師、工程師、工程造價師等一線工程師和專家,以講座或宣講的形式進行專題授課。通過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求知欲,使畢業設計切實起到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畢業設計類型及方向,分組帶領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觀施工現場和建構筑物,走訪工程咨詢公司、施工企業、建設單位、設計院等,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進企業,在實習、實訓中完成畢業設計,做到以實戰補短板、以實戰促學習、以實戰增能力。

畢業設計中的“一進一出”,使學生對專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對實際工程項目也有更深入的了解。畢業設計題目與實際工程的有機聯系,為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和堅實的基礎。

(三)采取“集中分散”的畢業設計靈活指導方式

“集中分散”是指畢業設計采用集中授課和指導教師分散指導相結合、集體討論與小組互動相結合、定期集中學習與不定期講座相結合的靈活指導方式進行實踐教學。

針對特殊問題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輔導或講座,以集中授課和集體討論的方式解決理論知識的架構問題,開展重點難點的研究和實際案例的分析。在導師的主導下,以各專業方向或題目類型為切入點,采取“小組學習”“頭腦風暴”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分散開展討論,交流畢業設計經驗和分享學習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主觀能動性。

“集中分散”的畢業設計指導方式,使學生不再僅關注個人題目和導師要求,通過針對共性問題的集中指導、重點難點的專題講座以及分散討論的充分交流,構建不同導師、不同專業方向、不同題目類型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拓展專業視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到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四)建立畢業設計“立體評閱”評價機制

為確保畢業設計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實戰性,學校建立健全成果評閱與過程考核相結合、橫向對比與縱向延伸相結合、校內導師評閱與校外工程師評審相結合、隨機抽查與詳細評閱相結合的“立體評閱”綜合評價機制。

畢業設計“立體評閱”綜合評價機制,涵蓋學生畢業設計全過程各個階段的成績評價,從選題到設計、從專題授課到小組討論、從校外實習到校內工作、從軟件使用到成果文件輸出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考核評價。與此同時,隨機抽取1/3以上的畢業設計成果,聘請工程建設行業的一線造價工程師作為“校外評閱人”進行評價。主要從畢業設計成果的難易程度、可靠性、真實性、覆蓋面、時效性、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設置A、B、C三類,根據不同的難度系數給予評閱和分值。校外評閱人給出的評價將作為畢業設計重要參考指標,納入畢業設計評分體系。

“立體評閱”機制的建立,將畢業設計最終成績的評定由過去成果成績加答辯成績的簡單方式,調整為集中授課、平時成績、小組討論成績、成果文件評分、答辯成績、校內導師評分、校外評閱人評分、難度系數等多方面多維度的綜合考評,力求對學生畢業設計全過程的整體表現進行考核,使考核盡可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創新

畢業設計評價機制,鼓勵學生挑戰高難度、有特點、綜合性強的大型項目,引導學生自學高水平的工程計量計價的方式方法,著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復雜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畢業設計的收獲感和成就感。

(五)推進畢業設計“雙導師制”

工程造價是一個發展速度快、市場變化大、區域性明顯的行業,這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時效性和高校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落實畢業設計“立足實戰”的理念,切實提升師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彌補高校教師普遍實踐經驗欠缺的不足,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實行“雙導師制”,即每位學生除學校指導教師外,還同時指派一名該專業領域的一線工程師作為第二導師,校內校外導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

實行“雙導師制”,在選題上確保畢業設計從題目設置到過程輔導,再到成果評定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切合實際工程項目;在師資方面彌補高校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經驗不足的短板,增強外聘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學生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在校企合作方面,從更加微觀和實踐的角度進一步密切學校與企業的有機聯系,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六)積極嘗試開通“就業直通車”

為解決畢業生就業難、企業招人難的“雙難”問題,學校充分利用畢業設計,積極嘗試開通人才培養和人才輸送之間的“就業直通車”。一線工程師不僅是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者,也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以及未來職業發展的引路人。開設“就業直通車”能大大降低企業人才招聘成本,提高人才引進質量,真正實現高校、企業和學生的“合作共贏”。

具體做法是,將畢業設計作為企業招聘和挖掘人才的切入點,以企業實際項目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的來源,由校企共同確定畢業設計題目、內容及范圍。積極鼓勵學生到招聘企業完成畢業設計及畢業實習。由招聘企業指派一線工程師深度參與學生畢業設計指導工作,作為“雙導師制”中的校外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同時承擔企業對應聘人員的篩選、考核和培訓工作。對畢業設計過程中表現優異的畢業生,校外導師可直接向用人企業引薦,用人企業可優先錄用此類學生。

“就業直通車”的開通,使學校在人才培養方式上更加多元化,人才培養路徑也更加切合行業發展需求,確保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之間的有效銜接。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將畢業設計作為企業人才招聘、試用、培訓的媒介,通過畢業設計對即將步入工作崗位的學生有更全面、深入和準確的了解,切實保證企業引進人才的質量,大幅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有效緩解企業招人難的問題。同時,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以及畢業設計的指導,有利于企業自身經營理念和文化的傳播,提升企業的口碑和影響力。對學生來說,在企業完成畢業設計,有助于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加深對企業的了解,增強自身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四、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有待完善

雖然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得到廣泛認可,許多高校也在積極進行實踐探索,但校企合作大多處于民間狀態,僅僅依靠學校資源和專業教師的個人能力與企業建立聯系。盡管國家已制定了相關的鼓勵政策來支持校企合作,但許多措施還有待進一步的細化和落實,尤其對地方院校還應加大支持力度。此外,由于缺乏對校企合作相應的法律保障措施,無法確保企業和學校的長期利益,以致

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口頭上,往往是學校主動,企業被動,兩者缺乏合作的內在動力和長效機制。

(二)校企合作模式有待進一步創新

目前我國校企合作在廣度和深度上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有意愿與學校形成長期合作關系的企業數量較少,且大部分合作僅僅是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學生接觸實際項目的機會很少,校企合作關系較脆弱。企業無法從校企合作中獲得可見效益或有效人才培養路徑,以致企業積極性不高。

(三)人才培養計劃與行業發展的同步性有待提高

高校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的人才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現有高校教學體系培養的多為大眾化和基礎性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專業化和創新需求。高校課程體系建設遲緩,改革創新力度不夠,重科研輕實踐、重學術輕教學,本科教學知識陳舊,與行業發展脫節,以致高校人才培養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四)人才培養的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

雖然各高校積極探索“聯合培養”“工學結合”“雙元制”和“學徒制”等全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創新改革的步子還應加大加快,進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制度,積極探索和推進人才培養方案的本地化、多元化、特色化。政府、社會、學校和企業還要大力協作,切實保證校企合作的長效穩定,這是實現校企合作多方共贏的基石。

五、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建議

(一)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大力加強制度建設

工程教育認證是我國工科教育與世界接軌的重要契機,對工科教育而言也是一次挑戰和考驗。對此應充分研究制訂基于“成果導向”和“學生中心”的相關政策,大力加強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建設,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多方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聯合培養為突破口,加快相關制度的出臺,激發企業和學校的積極性,確保校企合作的長效穩定。

(二)促進校企聯合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

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積極探索校企聯合人才培養、一體化發展的模式。嘗試在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等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學中開展校企合作,通過“引企入校,共同培養”,確保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增強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校企合作共贏,實現一體化發展

以校企合作為契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育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鼓勵教師積極深入企業一線,與企業開展項目合作;以實際項目為切入口,形成以項目促建設、以建設促培養、以人才促發展的良性循環;通過深化校企合作,降低企業用人成本,提高企業引進人才質量,提升學校師資水平,增強高校的社會影響力,最終實現學校和企業的一體化發展。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要突出創新性和前瞻性

高校應加快人才培養速度,把握行業發展方向,成為行業發展的引導者。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中重視引進新理念、新思想、新技術和新手段,帶動行業技術革新、產業升級。通過建立以成果為導向的靈活培養模式,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真正培育一批行業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五)校企合作與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相結合,發揮高校孵化器效應

除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合作共贏”長效機制是保持校企合作生命力的關鍵,而其中企業的積極性尤為重要。企業需要長期而穩定的增長和可觀的經濟效益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單一人才培養的維度并不能滿足企業的訴求,這也正是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難以為繼的癥結所在。而校企合作與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的結合,則能實現校企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贏,或將成為解開癥結的關鍵突破口。

以高校為平臺和孵化器,利用高校優質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大力支持高校研究成果的轉化,鼓勵高校人才創新創業?!靶F蠛献?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的有機結合,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的與時俱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以及社會影響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業擺脫人才困境,獲得發展機遇,確保經濟效益,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增強職業競爭力,實現自我價值,真正形成高校、企業和學生“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保障校企合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六、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與困境,探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立足實戰”“一進一出”“集中分散”“立體評閱”“雙導師制”和“就業直通車”等具體理念和措施,嘗試構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全新平臺。針對實踐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提出促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立與運行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勇.“以本為本”視角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育研究[J/OL].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2019-03-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207.G.20190321.1324.024.html.

[2]張水潮, 宛巖. 基于校企導師制的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J]. 文學教育, 2019(9): 158-159.

[3]呂金梅.新時代我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經濟,2018(21):130-132.

[4]周輝, 張欣鵬, 方心草. 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優化[J].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32(5): 106-108.

[5]龍絳珠,唐文華,陳建飛,陳詩超,張敏.BIM時代工程管理專業特色發展探索[J].價值工程,2017,36(36):162-164.

[6]湯麗萍. 新工科視閾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創新研究[J]. 中州大學學報, 2019,36(1): 100-104.

[7]柳長安, 白逸仙, 楊凱. 構建“需求導向、校企合作”行業特色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J]. 中國大學教學, 2016(1):36-41.

[8]任志安. 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產學契合問題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3(1): 84-89.

[9]牛國鋒,常晉義,朱苗苗.應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雙元制”創新培養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4(22):79-83.

[10]劉克勤, 劉力. 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幾個重要問題[J]. 教育研究, 2012,33(7): 82-86.

[11]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秘書處.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指南 (2018版)[S].2017.

[12]初紅艷,程強,昝濤,劉志峰.基于成果導向與學生中心的教學設計及學習效果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8(25):1-5.

[13]石婕,潘雨星,王琳麗,湯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教務工作的挑戰及其對策[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3):79-82.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高教[2018]3號)[Z].2018.

Explo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ZHENG Yang, WANG Hailo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 P. R.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ale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After analyzing the lack of matching between college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employment demand, taking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personal training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ion design. Some concepts and methods like “actual combat”, “one-in and one-out”, “centralization and dispersion”, “stereoscopic review”, and “double tutorial system”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some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project cos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ereoscopic review; graduation design

(責任編輯?王?宣)

猜你喜歡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程造價
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3:28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58
工程造價之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网|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α片|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狠狠干欧美|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在线无码私拍|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综合亚洲网|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福利| igao国产精品|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欧美爱爱网|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色香蕉影院| 国产免费a级片|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亚洲美女一区| 在线99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国内毛片视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免费视频| 国产一在线观看|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中国精品自拍|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综合网久久| 2020极品精品国产|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久久黄色影院| 99视频只有精品| h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丝袜精品|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色综合激情网|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一在线| 在线国产你懂的|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