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芬蘭 李治水
摘 要:英語是注重人際交流和溝通的語言,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下,加強對學生英語情感教育,對于培育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際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結合“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立足于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目標視角,通過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實施方法,從情感的形成、情感的積淀滲透以及情感的傳遞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體現情感教育。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26
情感教育是人類教育的本質和核心。在素質教育時代,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價值體驗。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處處滲透情感教育思想,實現寓教于樂,從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出發,根據英語語言的特征,培育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快樂和愉悅的學習氛圍下掌握英語語言的技巧,為今后生活、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能夠以特殊的形式反映人類對客觀事物產生的體驗和認知的一種個體態度,而“情感教育”就是要從人的需求、內心出發,通過情感積淀、情感滲透和情感傳遞,讓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在心理、精神層面產生情感價值認同,達到高效教育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客體,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從學生的內心訴求和精神需求層面出發,引導和鼓勵學生加強情感交流、情感互動以及情感價值體驗,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和思想對待英語課堂教學,建構優質、高效、活潑的英語教學課堂。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目標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情感、認知和生活閱歷、經驗等都處于逐步完善的發展期,而且很多學生的個性、思想價值觀以及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都會受小學階段教育方式、方法的影響。鑒于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引導中的重要性,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情感教育方法理論,從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具體目標著眼,積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對話、情感交流和情感互動,促使學生身心和心智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概括來講,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標包含三個維度的內容,即“能力”“知識”和“情緒”,其中,“能力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目標,“知識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情緒管理”是情感滲透教育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重視課程優化設計,著力向學生滲透教育育人、教育培養人和教育塑造人的核心教育思想,積極按照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組織和整合英語教學內容,根據知識學習目標,既要讓學生在情感教育體系下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目標和有毅力的人,又要懂得熱愛自然、熱愛人民、熱愛社會和熱愛祖國,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素養能夠在情感教育引導之下同時得到快速提升,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一)建立堅實的情感基礎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加強情感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要改善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情感教育打下堅實基礎。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合作以及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基礎,只有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以一種合作、民主和平等的視角與教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才能有助于學生將教育教學信息及時反饋給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在情感教育中,重視向學生傳達情感教學理念,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體會和感受到教師無私、濃濃的關愛和關懷。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情感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情感教育引導下,主動參與到英語語言和英語知識技能的獲取和學習中。具體而言,教師可采用如下幾種方式活躍課堂氛圍。
1.以畫助情。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寓情于景的生動畫面,這些畫面大多描述的都是學生常見的生活和學習情景,而且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師要善于整合這些教學資源,將圖畫作為英語課堂情感教育的重要元素和工具,讓學生在欣賞和圖畫對比中獲得直觀情感體驗,同時通過觀察圖畫中的形象、分析圖畫中的意象,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下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豐富教學記憶,營造歡快、愉悅、興奮和輕松的學習氛圍。
2.以歌激情。音樂是一種“流動”的藝術,其與英語語言相通,能夠起到催化功能,為了在情感教育中陶冶學生性情,提升學生的思想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適當根據教學情境和需求,為學生播放歡快動人的英文歌曲,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讓學生和自己一起唱,或合唱,或輪唱,或又唱又跳,使學生的學習情感能夠在動人的歌曲下被充分激發,從而既實現了教學目標,又達到了情感育人的核心價值要求。
3.以演育情。情感是學生內在思想感悟和體會的主觀與客觀流露,不僅融于情景之中,而且需要在特定的場合才能被激發出來,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通過表演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參與主題表演,使學生在英語互動與英語對話中,強化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升英語學習興趣。
(三)一切以學生為根本
情感教育是包括教學和引導等在內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在小學英語情感教育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根本,將情感教育滲透和貫穿到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的思維過程進行多樣化評價,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滿足學生不同層面的情感價值和知識需求,又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自尊心,學會捕捉學生的學習優點,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及時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和情緒體驗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滿足感、優越感以及幸福感。
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體現“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情感的形成
小學英語教學中,師生關系融洽與否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傳遞愛、關懷和理解、尊重,所以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小學英語情感教學的前提[1]。具體而言,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抓住英語教學的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向學生展現自己的“童心”“誠心”“愛心”“公平心”和“寬容心”,只有具備這“五心”,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到濃濃的關愛,這也是教師為學生樹立良好形象的根本。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用面部情感感染學生。比如,在英語課堂中向學生講解生日知識的時候,可專門挑選有學生過生日的時日在班級中開生日派對,這樣既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又有助于情感教育。在教學活動實施中,教師時時刻刻都要注重激勵學生,多用激勵性語言,如“Well done”“You are great”等,時刻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和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注重學生學習情感的養成。
(二)培育科學的思維方式,注重情感的滲透
情感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缺少了情感的滲透環節,教學質量必將大打折扣[2]。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采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語言影響學生。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引入一些積極的英語語言,當學生聽了這些語言之后,能夠影響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模式,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除了通過英語語言滲透情感教育外,更要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對相關知識點作情感化處理,必要時可引入適當的實物進行課堂模擬和演示,讓整個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過程變得直觀、形象、富有趣味,讓學生從內心情感方面主動接受英語語言。比如,在英語基礎時態教學中,可為學生展示一種實物道具—“時鐘”,并向學生提問“What is this?”,當學生回答“It is a clock”后,緊接著為學生調節時鐘指針,讓學生生動體驗和感受英語語言學習中常見的幾種時態,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讓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更樂于接受英語知識,深刻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為今后的深層次學習奠定基礎。
(三)本著學以致用的思想,注重情感的積淀和傳遞
英語非常注重實際交際和應用,在英語語言應用方面,其與漢語不同,尤其在口語表達方面,除了要考慮準確性之外,還要考慮英語語言的流利性、得體性和合理性,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本著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樂趣,讓學生自主學習[3]。比如,可通過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結合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密切聯系實際,為學生營造富有知識性、實用性的課堂教學交際場合。如在講解“Tiger”“dog”“Frog”等英語詞匯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中做動作猜單詞,也可以讓一名學生說單詞,其他的學生模仿聲音和動作。除了情境教學外,教室內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都可以作為向學生滲透、積淀和傳遞情感的鮮活“標本”,只有讓學生在具體場合下開口說、大聲講,才能積淀和傳遞內心情感,而不是學習冷冰冰的“啞巴英語”。教師要通過英語交際對話教學,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掌握英語語言的適用場合,注重情感的積淀,而不是簡單為了應付英語考試而學習英語,從中流露學習英語的樂趣和快感,激發學生的興趣欲望。
參考文獻:
[1]劉喜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剖析[J].海外英語(下),2019(7):186.
[2]張珍鳳.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15):106.
[3]李莉.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12):81.
作者簡介:俞芬蘭(1973.6—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李治水(1972.10—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副校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