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高中生物教師在使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使得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本文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的意義、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問題引導;課堂討論;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40
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都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知識的傳授上,而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智力等的培養。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社會發展以及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教師要想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筆者就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教學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會選擇單一的教學模式,但是這樣的課堂普遍缺乏趣味性,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研究顯示,若想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那么教師就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1]。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努力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從現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激發,對于知識學習普遍缺乏熱情。而將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就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選擇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生物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實現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
此外,無論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還是在考試中,學生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建立在深入理解知識內涵的基礎之上,只有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知識才能轉化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綜合素養才能得到提升。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情況,對于學生的知識理解情況普遍缺乏必要的關注,甚至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前一個知識點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下一個知識點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加深了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在逐步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借助問題引導,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時候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記憶知識,普遍缺乏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同時,表面上學生已經完全理解了教師講解的知識,但是由于在學習中普遍沒有自主思考,因此在實際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很多學生依然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也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飽受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2]。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教師在使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就要重視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當成課堂教學的主體,多為學生創造一些在課堂上相互討論的機會以及自主思考的機會。教師只在學生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為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問題引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采用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來組織高中生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教育,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針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如果學生獨立解決存在難度,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相互討論的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弱化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采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主動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相互啟發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能夠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快樂,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三)借助問題引導,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趣味性
應試教育大背景下,教師為了能夠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單一的教學方式來組織教學,雖然能夠保持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性,但是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不足,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有待提升。眾所周知,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有在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有足夠的學習熱情,教師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從現階段的教學情況來看,高中生物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充分激發,課堂教學過程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熱情有待提升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體會到知識學習的樂趣,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四)借助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
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很多教師將其形容成“猴子掰苞米”,剛剛學習完新知識,就會遺忘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學習中無法主動將前后學習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將問題導入式教學方法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設置環環相扣的問題,為學生建立一條邏輯清晰、指向明確、思路完整的問題鏈。問題鏈不但能夠體現教師思考問題的過程,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達到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層層深入,深入理解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完善自己個性化特征的知識體系,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物學習方法,為之后生物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借助問題引導,引導學生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問題
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使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需要重點關注自己設置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否具備啟發意義。教師要改變以往隨意設置問題的方式,加強對問題價值的關注,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尤其是在生物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就所學的知識進行討論,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復習質量。而在新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明確本節課重難點的知識基礎上,將需要講解的知識轉化成問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通過自己思考獲得的知識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之后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做好準備。
三、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采用問題教學法組織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控制好問題的難度,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問題就失去了學習的價值,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生物學習失去興趣。但是,難度過高,學生就會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挫敗感,認為自己學不好生物知識[3]。問題的難度要以能夠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為最佳,既不會過于簡單,又能夠有一定的挑戰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置要求教師能夠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生物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設計的課堂問題要有較強的邏輯性,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能夠沿著問題找線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學生能夠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其次,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課堂討論就是學生在學習中,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受年齡特征以及知識儲備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及時的引導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必要的時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以及點撥,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就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引導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是針對在實際應用問題引導教學模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也需要加強研究,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婷.問題引導式課堂討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9(19):93.
[2]王月婷.問題引導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使用策略[J].華夏教師,2019(9):80.
[3]高紅梅.小議高中生物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71.
作者簡介:萬占軍(1976.10— ),男,漢族,甘肅金塔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