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擁有極強的集成性及交互性特點,它可以集語言文字、聲音、動畫、影像、光源于一體,為學生提供展示圖形、有聲動畫、音頻以及視頻效果的學習環境。將信息技術巧妙地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既可以為學生呈現精彩紛呈立體直觀的動態效果,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增強師生間的親密互動,大大降低小學生對語文新知的理解難度,從而使學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新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51
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信息技術的用途非常廣泛,已經運用到各行各業之中,尤其是應用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方面,其作用更為突出。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勢必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的最佳幫手。
一、應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術自身擁有較為強大的教學優勢,在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呈現出集聲音、圖片、視頻的三維立體的動態課堂教學模式,給小學生創設出更加充實、富有情趣、無限發展的語文學習空間,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呈現出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教學能夠與時俱進,散發出光輝燦爛的時代光環,以較為強大的吸引力帶領小學生步入語文知識的探索與追尋中。
(一)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發揮自身的優勢,有效彌補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缺陷。有較多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教師都知曉,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多是以教師的口授和黑板上的板書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根本找尋不到另外課堂教學輔助手段的身影。小學語文教材中抽象的教學內容出現較多,單憑教師的口授和黑板上的板書這種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恰當準確地進行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難題,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視頻、音頻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為我們的小學生創設更加生動而形象的精彩畫面,為學生呈現特別接近真實場景的效果,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如同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吸引學生注意力,輔助小學生細致地理解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內容,使小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從而有效彌補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缺陷。
(二)提高教學實踐性
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凸顯信息技術的時代特色。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多地傾向于對學生的筆試能力的培養,而沒有關注到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創新型人才是當今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工作的目標,但是受到學校教學條件諸方面因素的困擾,許許多多優良的教學計劃得不到有效實施,這就給新時代的教育教學帶來了重大阻礙。當今網絡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這一目標變為現實提供了可靠的條件保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便可以有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較直觀的教學,將平面的語文知識以一種立體可視的形式展示在小學生面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完美結合的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了應用信息技術大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三)增強課堂趣味性
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增強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單一而乏味的教學模式勢必會給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負面的效應,定會使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生拒絕之想法,嚴重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前進步伐。應用信息技術則能夠讓小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內容產生較為強烈的興致,有效提升小學生自身的專注力。學生會被視頻、音頻等先進多媒體手段所呈現出來的語文內容所吸引,從而引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獲取的強烈欲望,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得到發展。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單一而乏味的語文課堂教學環境,為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注入活力與生機。
二、針對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體會不夠到位
當前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對學生語言技能的訓練方面上,此訓練尚需花費學生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所沿用的依舊是早已摒棄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課堂教學與時代的先進技術相違背。部分教師在授課時還不習慣優化自己的授課模式,仍單純依靠板書,而對于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則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課堂教學中幾乎找不到信息技術的身影。這種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反感,逐步喪失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對小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培養和創新思維的提高也是一種影響。
(二)部分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頻率過高,影響了師生間的親密互動
當前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既有忽視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現象,也有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頻率過高的現象,過猶不及,這對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部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強大優勢已經有了充分認識,所以在語文課堂中頻繁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想以此途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但是,這種應用方法只是傾向于信息技術的運用過程,卻大大忽略了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從而造成學生如同在自學語文知識的錯覺。這種教學方式削弱了學生向教師提問或是做出反饋的機會,阻礙了師生間的親密互動,長此以往則不利于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使語文課堂氣氛呈現出沉悶無趣的狀態,勢必影響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巧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以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為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教師大都十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小學一節課授課的時間僅有40分鐘,課堂上小學生有意識注意往往連一半時間還達不到,剩余時間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最佳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學語文學習之中去,從而獲取豐富的小學語文資料信息。這是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功勞,它們的有效利用勢必為學生營造出一種不同于以往情境的新鮮感受,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真正的提升。
比如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便可以憑借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設生動的課堂游戲情境,使學生能夠目睹生字寶寶的轉換生成過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字寶寶找家”的游戲,以有效幫助字寶寶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家。在生動的小學語文學習情境下,便能夠將學生識字的欲望有效激發出來,給學生有效識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應用信息技術豐富語境,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不夠,朗讀的情感觸發與情感體驗根本就體現不出來,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制約了學生自身語文素養的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豐富語境,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在朗讀過程中找到感覺,悟到情感。
比如我們在學習《小池》這一課時,詩文中所描寫的情境美是學生難以直觀感受到的,對詩歌所獨具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更是感受不到,這就給學生的古詩學習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信息技術的利用就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可以形象而且直觀地為學生呈現詩歌所描寫的那種景象,再加上恰當的背景音樂,使學生可以將自己內心中的情感充分展示出來,使得提高學生朗讀能力變為可能。
(三)應用信息技術拓展語文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知識積累
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另一個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要求學生經歷培養的過程。為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正確運用信息技術找尋所需資料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帶領學生進行信息資料的搜集。這個過程更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豐富學生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效果。
比如我們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課前可以倡導學生自己在網上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的資料和圖片。通過這樣一種學習方式來拓展語文教學資源,同學之間實現知識的互補,使學生對美麗的桂林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認識。
(四)應用信息技術提煉語文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語文課本中許多課文故事是與學生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的,使得學生學習起來困難較大。我們就可以利用網絡信息這個先進的技術手段,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查找,有效獲取與文本相關的信息,從而豐富學生的已有認知,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有效突破語文教學中的時空限制,在大量鮮活而生動的語文教學情境的輔助下領悟課文的深刻內涵。通過這種途徑,學生掌握了與本課相關的知識,掃清了語文學習的障礙,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陶冶,師生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互動交流更加豐富充實,使教學效果得到很好體現。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巧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將先進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這是社會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有效實踐新課標要求的重要措施。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是當今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應該發揮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曾凌峰,江偉容.巧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J].新課程,2015(31).
[2]羅平.巧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J].魅力中國,2017(37).
作者簡介:王海霞(1978.4— ),女,漢族,甘肅靜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