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培財
摘 要:新時代下,建設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是與時代接軌的重要路徑,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研究并分析以職業技能教育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使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能持續發展,并以提高職業院校的綜合競爭力,實現人才培育為目標,為高職院校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職業技能;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途徑
基金項目:天津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科研課題(2019)年度課題,課題名稱:職業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課題編號:XHXB2019B108。
目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而高職院校正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不少高職院校開始重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這不僅能使高職院校健康穩定的發展,更對樹立良好的高職院校形象有重要影響。特色文化的建設需要高職院校根據學校辦學理念,依托社會發展特點以及社會經濟等,全力構建特色校園文化,以培養與社會相適應的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
一、建設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問題及成因
(一)對校園文化認識不足
據調查,職業院校在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時整體暴露出對校園文化認識不足的問題。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深刻認識到校園文化的價值和重要作用,使其在建設中流于表面,沒有落實到根本上,嚴重導致校園文化無法在實踐中落實和發展。主要是校領導等管理者根本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或對校園建設的重視度不高,造成校園文化方案內容不夠全面,制度不夠完善,使校園文化建設與傳播無法在校園環境中開展。
(二)未與新時代發展相結合
我國職業院校在建設校園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缺乏網絡文化建設的狀況,導致建設校園文化時無法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資源,造成校園文化中網絡文化的缺失。由于在使用網絡時,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再加上學校缺乏對網絡的管理與檢測,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受影響。
(三)校園文化建設中缺乏特色
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方面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使之在建設過程中缺乏特色。不論是中職還是高職,其學校都是以專業技能為主的教育教學,均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這本身就是一大特色。但不少職業院校沒有利用這一大特色,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率極低,也使學校不斷降低發展水平,從而失去與其他院校競爭的實力。
二、以職業技能教育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途徑和方法
(一)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學校思想政治課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實際問題展開的理論思考,并對其新的實際和新的發展提出新的認識和發展方向,從而深化對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進而開辟新的發展路徑的思想論斷,這一思想對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有指導性作用。通過對校園文化中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從而針對不同問題展開理論思考,著眼于特色校園文化的新方向和新發展,以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為行動指南,嚴格按照教育政策的改革方向,結合校院實際情況,綜合開展校園文化思想政治學習。需要院校加強對教師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定期召開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針對特色校園文化的實際突出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并制定實施辦法,從而深化教師對建設校園文化的思想決心,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建設特色校園文化的方法能充分體現在教育教學中的各個階段。學生是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建設校園文化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政治思想課程中結合新時代發展方向,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在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時能發揮顯著的理論品格和優秀素養,促進特色校園文化的快速發展和實踐創新。
(二)加強建設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管理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能反映出學校的文化內涵和本質。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可通過整理校史,宣講學校歷史及現實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和文化內核,并結合校院實際情況進行相關建設。學校可以對院校骨干教師、有重大成就的校友、有先進事跡的人物等錄制相關的影像資料,弘揚他們的先進事跡,從而激發學生對院校的熱愛。學校應重視節日和重大文化的活動,使院校全體成員在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培育創新精神,進而使他們能積極配合開展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時學校還需要建設獨特的校園網絡文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并加強網絡管理,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識能力與擇取能力。學校還需重視網絡安全,做好網絡凈化工作,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指導其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學習。
(三)加強院校管理者對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
提高管理者對特色校園文化的重視程度,并在把握時代發展的前提下,明確建設校園文化的方向,需要管理者立足于院校的實際情況,計劃并制定與學校總體建設相適應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方案。發揮管理者的牽頭作用,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小組,促進學生和老師對校園文化的認識,組織文化建設小組對校園文化的建設進行統籌、檢查、督促和反饋。設立校園文化小組負責人,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階段的工作目標和措施,并切實落實。另外要注重物質建設,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四)強化校企融合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積極打造校企融合的特色校園文化,注重整合校企文化。一方面院校以市場為導向,從院校職業教育入手,建設特色校園文化,同時在對專業的設置上注重市場人才需求,提高專業對口性,使高職院校人才與企業實現順利對接。另一方面,院校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建設校園文化,能夠充分借助企業實踐資源,使企業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從而更好地加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進而實現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院校可通過開展技能大賽等活動帶動全院師生共同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環境中,從而使他們在校園活動中感受到校園精神文化,進而建設出以技能教育為導向的特色校園文化。
三、結語
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高職院校以職業教育為基礎,增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高職院校師生的凝聚力,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的綜合競爭力,進而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繼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與路徑[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49-52.
[2]劉尚儒.我國高職院校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1).
[3]季紅.高職院校職教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管理/制度),2017(4S):122-123.
[4]李嘉偉.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和實現途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9):22-23.
[5]趙萍.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構建與實現[C].廣東蠶業,2019,53(3):153-154.
[6]朱冰.給予型自身特性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途徑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