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豪
摘 要:高校伙食供給部門屬于餐飲業中的特殊部門,其通過獨特的形式,融入到高校師生的日常生活中,對于保證高校師生科研生活、正常教學等均有著較為積極的意義。最近幾年,高校伙食供給中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究其原因是成本的增長。下文針對標準成本管理法在高校伙食供給中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促進高校的長期穩定發展。
關鍵詞:標準成本管理法;高校;伙食供給
最近幾年,高校后勤逐漸向著社會化方向發展,伙食改革不斷深入。在該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高效伙食供給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校后勤部門的發展需求,并且會增加伙食供給成本,進而影響到高校的長遠發展。標準成本管理法,其集合了現代企業的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成本管理,符合當代高校后勤伙食供給管理和發展的需求,高校對標準成本管理法進行應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質量,有效控制伙食供給成本,促進高校伙食供給管理的更好發展。因此,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標準成本管理法進行靈活應用,從根本上提升伙食供給管理效果。
1 標準成本管理法在高校伙食供給中的運用的重要性
最近幾年,高校伙食改革不斷深入,為高校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現階段,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高校伙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食堂設施老化、食堂內部布局不夠合理、食堂內部員工年齡相對較大且技能較為低下、經費不足、內部經營管理不夠規范、很難在學生心中形成統一的消費認同感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高校伙食供給中,應用標準成本管理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是指根據經營方針對餐飲原料進行分析,預定理想成本率,在整個作業過程中,根據理想成本率進行管理,進而實現預期利潤的一種計算管理手段。在高校伙食供給中,對標準成本管理法進行運用,可以彌補以往成本管理不足的問題,有效控制伙食成本,提升伙食質量。
2 標準成本管理法在高校伙食供給中的運用策略
2.1 對采購和庫房管理進行規范
高校伙食供給工作涉及的環節相對較多,如食材采購、食材驗收、食材儲存與食材發放等等,這些工作的規范性對伙成本有較大影響。在以往的采購與庫房管理工作中,常常因為人為因素而出現一些問題,導致增加了伙食成本。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高校應加強采購和庫房管理工作中對標準成本管理法的應用,要求相關人員進行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和標準,并加強監控工作和管理工作,使采購規格符合標準,可以滿足實際供給需求。與此同時,應加強管理交貨數量與品質驗收,堅持憑單發放原則,避免出現失竊等問題,進而使物資管理更加規范和科學,提升數據分析和處理的精準性和高效性,最終實現優化倉庫物資配送。
2.2 對食物份量進行規范
在高校食物供給管理中,想要更好的應用標準成本管理法,需要加強對食物份量的規范,簡單來講就是食物份量標準化。食物份量標準化,主要根據相關規定與標準,結合食物成本,對食物出售時的價格進行標定,使師生不會由于購買到的食物分量過小對食堂產生抱怨。并且,通過規范食物份量,可以避免由于飯菜份量過多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的問題。此外,針對食物服務工作,應結合實際情況,對食品份量標準進行創建,避免份量過大過小不均的問題。與此同時,在該過程中,需要注重計算分析餐飲成本差異,進而有效加強對成本
的控制。
2.3 對烹調方法進行規范
在高校伙食供給中,采購和處理工作會直接影響成本,因此需要做好備膳處理計劃和分量控制工作,進而有效控制成本。因此,在烹飪食物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應創建評估產品標準,其中需要包括食物的整個生產過程,從生產一直到產品試驗。②食物的生產需要嚴格根據事先預測的生產量來進行,并結合標準食譜來制作食物。③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生產日程表,進而有效提升菜肴的質量。④需要嚴格根據相關規定,定期保養廚房的生產設備。通過上述方法,加強對烹調方法的規范,有效提升生產量和食物的質量。
2.4 對賬務處理進行規范
首先,在產成品、在產品等賬戶中,可以僅僅登記標準成本,設置各種成本差異賬戶,對各種差異進行分別核算。在標準成本法管理中,在上述兩個賬戶中,不管是借方、還是貸方,都可以對實際產量標準成本進行登記,而針對各種差異,可以另外創建成本差異賬戶,進行針對性核算。并且,針對不利差異,需要結合種類,分別記錄差異賬戶借方;針對有利差異,需要結合種類,分別對差異賬戶貸方進行記錄。其次,在會計期末,注重成本差異處理。在期末時,會計需要對各種差異成本進行分析和計算,并進行及時處理。通常情況下,可以利用以下兩種手段處理成本差異。①針對本學期成本差異,根據標準成本比例進行分配,其中包括期末在產品、本期已售產品、期末庫存產成品。②把本學期出現的差異計入當期損益、在資產負債表中,產成品和在產品的賬戶可以反映高校餐飲標準成本。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校伙食供給中運用標準成本管理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伙食成本,還可以有效提升伙食供給質量。因此,高校應結合當下伙食供給中存在的問題,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對標準成本管理法進行靈活應用,有效提升后勤部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質量,對經營機制進行有效轉換,引入競爭機制,進而促進內部管理質量的提升,實現對伙食供給的有效控制,為高校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