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巖
摘要:道路問題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是中華民族崛起、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回顧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開辟和發展的歷史留給我們寶貴的理論財富和實踐經驗。立足現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需要總結和汲取歷史經驗,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立足基本國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演進;現實啟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斷探索著中國的發展之路,最終形成適合中國基本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題目就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黨向世界做出的一個莊重的政治宣示和歷史選擇。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演進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既遵循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借鑒了人類文明的智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經過長期的不懈探索形成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有志之士就開始了對中國道路的探索,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從洋務運動到太平天國運動到維新運動再到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這些都反映了時代的要求。人們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的總結,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開始大力提倡民主科學、追求思想解放,到五四運動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之路看出,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都曾登上過中國歷史的舞臺,但都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都沒能擔負起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重任。自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保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使中國革命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的指導思想,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總結了建國30多年的教訓,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實際國情,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從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歷史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978年到1982年的萌芽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黨的歷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穩定轉折,從此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
1982年到1987年的初步形成階段,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明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形成。
1987年到1992年的發展和完善階段,從黨的十三大的召開到1992年的南方談話。鄧小平把原來的“兩步走”發展為“三步走”,糾正了過去在思想上的錯誤。1992年南方視察首次概括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的理論問題,關于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鄧小平提出了本質理論和市場經濟理論,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熟。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黨中央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形勢,提出科學發展觀,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入新的內容,使之內涵不斷豐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啟示
(一)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命脈所在,幸福所在。新時代能否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穩步前進,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探索出一條革命和建設的、立足基本國情的道路,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取得成功的法寶,不斷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揮了關鍵作用。沒有理論,就沒有實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堅持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真正適合中國的正確的道路。未來,我們要繼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迎接新的挑戰。
(三)堅持立足基本國情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的怎么樣,要用事實來說話,由人民來評判。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走完了工業化歷程,這是發達國家用幾百年走完的歷程,我們使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推動力我國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升。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跟不容易。過去,我們也曾照搬照抄,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基本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條路,我們看準了,就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時刻保持清醒,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人民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而奮斗目標。”必須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向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結束語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立足基本國情,堅持為人民為中心。面對目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清醒,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而奮斗。
參考文獻
[1]李瑩,鄭文杰.論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8,27(02):45-50.
[2]陳先達. 中國為什么要走“中國道路”[N]. 中華讀書報,2019-11-2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