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維娟
【摘要】小學生認知水平較低但求知欲高,適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教學將事半功倍。當前教育技術更新迭代加快,應用在教育中的新媒體不斷地升級和更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適當運用新媒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為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新媒體的應用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激發興趣 激趣策略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057-01
一、前言
語文是學校教育中的基礎學科,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界對語文的教育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但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里,語文學科在教育的地位一度走低,那個年代我們的教育缺失了對語文應有的重視,缺失了繼承文化的根源。語文學科的內容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能否學好語文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影響深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愛語文,愛上母語,意義非凡。本文著重討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通過課堂的興趣激發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趣策略探究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陣地,是進行知識傳播和師生之間交流的重要環境。小學語文教師要把小學生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需使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1.課堂導入多樣化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生有著自己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對新奇的事物很感興趣,但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而轉移注意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應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導入,讓小學生在課間的嬉鬧中進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課堂導人的設計尤為重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我展示,讓學生觀看展示產生羨慕與競爭的心理,對語文的學習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設計導人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展示與課堂相關的內容,如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讓其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展示做“主播”的功底,讓學生設計自己的新聞節目,報道相關事或物,又或講一段有趣的故事、演一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劇。而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考慮集體活動,如唱一首有意義的歌,背誦相關的文章。在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多媒體平臺,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導入,有效地激發學生投入課堂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互動方式密度化保證學生高度參與,激發學生持續保持對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要調動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提高互動方式的密度,提高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時刻讓學生保持語文學習的參與性。例如,在講課時,教師不應將自己束縛在教臺上,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多走到學生中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隨時發現學生的學習情況,看到開小差的同學可以輕敲桌子提醒,或者直接進行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語言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溝通環境。通過課堂的問題探究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用不同的形式提問,可通過個人、小組合作、推火車等方式回答。通過“抽獎”活動進行師生互動,教師準備一個“名牌”箱子,抽出學生名單進行對話。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也可以使用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后再上課,使到每個學生都有備而來,課堂間互動的面就能夠更廣。
3.練習形式游戲化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產生積極做題的興趣
練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做題是最直接、簡單的做法。但網絡與數字設備的應用,以游戲為代表的商業軟件對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作為語文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多設計類似于游戲的練習,讓練習游戲化。如低年級學拼音,就可以設計拼圖游戲,給出漢字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字母,拼出漢字的拼音;學習成語則可以設置接龍游戲;背誦詩歌則可以設置搶答游戲。再如學習課文,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可以玩“傳聲筒”游戲,設置游戲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如借鑒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形式,用“看動作猜內容”積累檢查學生對上課所學詞匯的掌握程度。結合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可以設置學生喜歡玩的“搶紅包”游戲,將問題界面設置成紅包的樣子,讓學生來“點紅包”,點出相應的題目,回答正確有相應的獎勵,學生做題的興趣也能得到有效的激發,積極答題以鞏固知識。在設置課堂練習時應由淺入深,讓學生在開始時產生成功的喜悅,也有利于鼓勵學生迎難而上。在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不停地優化我們的練習形式,精心篩選練習內容,讓做題充滿樂趣,語文教學可事半功倍。
4.教學模式靈活化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以傳遞——接受方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到引入多媒體的自學——指導等教學模式。教學中要要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和現代化的模式結合,更能彰顯語文課堂的魅力。如對于語文課文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帶著朗朗的書聲走進文本是最基本而有效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朗讀配一段合適的背景音樂,那更是有效的提升。對于講讀課文,也可以通過故事會或微課模式的教學,讓學生自主解讀,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語文教學是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全面發展人的必經之路。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靈活運用激趣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俞全仁基于生本歷年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9(25):121.
[2]錢豐年,趣在伊始,趣在其中——小學生語文學習激發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10):54.
[3]王雪霞.聚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趣策略[J].學周刊2012(10):89